跨品牌换车如换衣?吉利AI座舱让体验无缝衔接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9 17:46 1

摘要:老李拎着早餐钻进新提的极氪,座椅自动后移两厘米——那是昨晚那台领克才量好的距离。

早上七点,地下车库的灯光像刚醒的猫,眯着眼。

老李拎着早餐钻进新提的极氪,座椅自动后移两厘米——那是昨晚那台领克才量好的距离。

他愣了一秒,笑出声,“嘿,原来你也知道我怕腿伸不开。

”点火,熟悉得跟换鞋似的,连昨晚听完一半的播客都从三十八分十二秒继续往下走。

这一幕要是放到五年前,准得被当成科幻片;现在,只是吉利把三套不同车标塞进同一个“脑壳”,顺手把门槛取消了。

他们做的不是加戏,而是删戏——省下那一幕重新学车的狼狈,让换车变成换外套。

底层逻辑粗暴:把 Flyme Auto、Zeekr OS 统到一个 AI OS 架子上,像把三套不同方言塞进同一种普通话教材。

领克负责潮、极氪负责酷、银河负责亲民,表面风格三分,骨子里同一套语序。

再配一把万能钥匙——统一用户 ID,谁上车谁就是“房主”,座椅、歌单、空调记忆值自动搬家,像微信聊天记录漫游。

更妙的是那口“气”,主动又有点社恐。

它不会吵着发言,只在必要时候举手:挡风玻璃先发现雨点,它才轻声问要不要雨刷;路线里塞着幼儿园地址,它会自动调到 25℃,同时把音量拉低三分。

像是有人先悄悄帮你扣好了安全带,再提醒你“可以走了”。

有人吐槽:这不就是把同一套系统换个皮肤卖三次?

但真开过三辆车就知道,重点不在皮肤,而在于那套肌肉记忆能不能通用。

谁也不想一边开车一边猜“返回键藏哪儿”。

把复杂藏起来,正是复杂本身。

也有人说大厂在讲“生态”时像在画饼,这次倒好,饼蒸出了热气:OTA 已经排到去年那批老领克 10 EM-P、银河 M9 头上。

不花钱,睡一觉醒来,中控桌面多了可互动的 Alive 壁纸,手机一碰就连投屏——这一步把“90% 的手机牌子都能连”从 PPT 搬到方向盘边,比发布会上放烟花更能打动人。

当然,车依旧是铁疙瘩,只是会说话的版本。

真正改观的,是把“人车关系”扭成了“人与人的关系”。

车不再像刚租的民宿,钥匙交到你手里却到处找拖鞋;它更像一位老室友,连你吃面喜欢加醋都记得,换到隔壁屋也照样给你递醋瓶。

至于价值,一句话就能戳心:省下那点折腾,就是生活本身。

省下十分钟重新调座,够孩子在后座多看十页绘本;省下那些皱眉找按钮的怒火,留到晚上一家人好好吃饭。

科技最动人的时刻,从来不是炫技,而是偷偷把日子熨平一点。

以后,吉利用哪块标、哪个车型已经不重要,那个统一的大脑会继续长大,老记忆跟着走,新朋友也能上车。

所谓出行自由,大概就是:不管今天开的是哪辆车,方向盘后坐着的,始终是昨晚那副自在的自己吧。

来源:爱车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