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斯评论员:布莱恩・基尔米德的一些争议言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9 21:15 1

摘要:布莱恩・基尔米德(Brian Kilmeade)是福克斯新闻(Fox News)的核心评论员,自 1997 年起担任晨间旗舰节目《福克斯与朋友们》(Fox & Friends)联合主持人,同时主持全国联播广播节目《布莱恩・基尔米德秀》(The Brian Ki

一、个人背景和媒体角色

布莱恩・基尔米德(Brian Kilmeade)是福克斯新闻(Fox News)的核心评论员,自 1997 年起担任晨间旗舰节目《福克斯与朋友们》(Fox & Friends)联合主持人,同时主持全国联播广播节目《布莱恩・基尔米德秀》(The Brian Kilmeade Show)。

2022 年推出周末政论节目《布莱恩・基尔米德的国家》(One Nation with Brian Kilmeade),进一步巩固其在保守派媒体中的地位。他以支持共和党政策、强化右翼意识形态为主要基调,节目受众以美国中部保守派选民为主,日均收听 / 收视率常年位居 cable news 前列。

二、争议言论编年史(2009-2025)

2009 年:种族言论争议起点

7 月:奥巴马种族主义言论辩护

在哈佛大学黑人教授亨利・盖茨被捕事件引发全国性种族讨论期间,基尔米德在节目中回应同事格伦・贝克称奥巴马是种族主义者的言论时表示:现在为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工作的可大都是白人啊。这一表态被《华盛顿邮报》批评为 以表面平衡掩盖实质种族回避,未能明确反对种族主义指控,反而暗示奥巴马政府的种族构成可抵消歧视嫌疑。

8 月:纯基因争议

讨论瑞典一项关于婚姻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时,基尔米德称:"美国人与其他种族通婚,而瑞典人有纯粹的基因... 在瑞典他们保持血统纯正,而我们什么人都娶"。这番言论立即引发强烈抗议,Unity 组织(记者有色人种协会)发表公开信,指出其言论 "基于白人至上主义的伪科学"。基尔米德次日道歉称:"我无意冒犯,美国的多元文化正是我们的力量",但拒绝承认言论背后的种族偏见。

2010-2013 年:伊斯兰恐惧症言论集中爆发

2010 年 10 月:“所有恐怖分子都是穆斯林”。在评论 9/11 事件九周年时,基尔米德在《福克斯与朋友们》及个人广播节目中两次宣称:“并非所有穆斯林都是恐怖分子,但所有恐怖分子都是穆斯林”。媒体监督组织 Media Matters 立即整理出非穆斯林恐怖分子案例(如 Timothy McVeigh)反驳。基尔米德随后辩解称仅指近期重大袭击事件,并最终道歉:我错误概括了恐怖主义的复杂性。

2013 年 6 月:支持极右翼组织

在采访英国防卫联盟(EDL)领导人时,基尔米德明确表示我们支持你。该组织因在穆斯林社区举行暴力抗议而被英国内政部列为 "极端主义团体"。英国《卫报》批评其 "为仇恨团体提供主流媒体平台",福克斯新闻未对此表态。

2013 年 9 月:关联真主至大与恐怖主义

在报道叙利亚冲突时,基尔米德看到反对派使用真主至大口号的视频后称:"我无法帮助那些在袭击后喊这句话的人"。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当场反驳:"美国士兵也会说 ' 感谢上帝 ',你会因此拒绝帮助他们吗?" 基尔米德未回应,事后也未道歉,伊斯兰人权组织 CAIR 称其 "持续妖魔化伊斯兰信仰"。

2020-2021 年:政治立场与新闻伦理争议

2020 年 6 月:回避种族不平等问题

弗洛伊德事件引发全国抗议期间,基尔米德在采访特朗普时提问:"70% 白人信任警察,而黑人仅 36%,如何改变这一差距?" 特朗普回避问题转而吹嘘经济数据,基尔米德未追问。CNN 主播 Don Lemon 批评:"他本可迫使总统直面种族歧视,却选择充当传声筒"。

2020 年 7 月:罕见质疑特朗普

在特朗普团队宣称美国人比三年前更幸福后,基尔米德在节目中直言:"疫情导致 11% 失业率,经济停滞,怎能说生活更好?" 这一表态引发保守派观众强烈反弹,《纽约邮报》专栏称其 "背叛右翼阵营"。

2021 年 12 月:煽动治安恐慌

纽约新闻集团大厦圣诞树纵火事件后,基尔米德在节目中宣称:"没有一个城市是安全的,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纽约市长安德鲁・科莫回应:"这种危言耸听无助于解决问题,只会加剧分裂"。数据显示,当时纽约市犯罪率同比下降 7.3%。

2023-2025 年:近期重大争议

2023 年 4 月:淡化卡尔森离职事件

在接替塔克・卡尔森主持《福克斯新闻今夜》时,基尔米德仅用 8 秒提及后者突然离职:"福克斯与卡尔森已同意分道扬镳,祝他一切顺利"。《洛杉矶时报》披露,内部邮件显示基尔米德被要求 "避免任何可能引发法律风险的评论",因其涉及 Dominion 诉讼案。

2023 年 10 月:热麦辱骂议员

众议院议长选举期间,基尔米德在直播中热麦未关,骂共和党众议员 Don Bacon"dumbass"(蠢货),因后者拒绝支持吉姆・乔丹。视频流出后,福克斯新闻仅称 "技术失误",未对基尔米德处罚。

2024 年 1 月:为特朗普种族言论辩护

特朗普质疑卡玛拉・哈里斯族裔身份后,基尔米德辩解:"总统根本不关注种族,他只关心输赢"。《赫芬顿邮报》评论:"这种辩护比言论本身更危险,它将种族歧视合理化"。

2024 年 7 月:"Colored" 词汇争议

批评哈里斯出席黑人姐妹会活动时,基尔米德疑似将 "college sorority" 说成 "colored sorority"。尽管福克斯称 "口误",但语言学家指出两词发音差异明显。民主党人集体谴责,称 "colored" 是 "吉姆・克劳时代的种族歧视 relic"。基尔米德拒绝道歉,仅表示 "被断章取义"。

2024 年 10 月:淡化纳粹争议

在特朗普被曝赞扬希特勒 "优秀将军" 后,基尔米德称:"总统可能只是欣赏执行力,未必了解纳粹背景"。历史学家 Deborah Lipstadt 批评:"这是对大屠杀遇难者的亵渎,任何成年人都应知道希特勒将军的本质"。

2025 年 2 月:俄乌战争立场

采访特朗普时追问:"俄罗斯应为战争负责,对吗?" 特朗普被迫承认后仍辩解 "本可阻止"。基尔米德未追问具体阻止方案,反而转向批评泽连斯基 "无谈判底牌"。乌克兰驻美大使称:"这种报道完全偏离事实,忽视了俄罗斯的侵略本质"。

三、争议模式

1. 言论特征

基尔米德的争议言论呈现三大模式:一是种族宗教刻板印象,多次将特定群体与负面标签关联;二是政治双重标准,对共和党失误轻描淡写,对民主党严厉批评;三是事实准确性妥协,为支持意识形态牺牲客观报道。

2. 行业影响

福克斯内部:被视为 "安全牌主持人",因能平衡争议性与收视率,2023 年续约年薪达 600 万美元。

媒体同行:《纽约时报》称其 "定义了福克斯的矛盾性,既追求争议又试图维持可信度";CNN 前主持人 Brian Stelter 评价:"他比塔克・卡尔森更危险,因为他用温和语调包装极端观点"。

3.政治影响

其节目核心受众为 55 岁以上保守派白人,对共和党基层有显著影响力。2024 年大选期间,基尔米德对特朗普的支持性报道被研究机构认定 "显著提升了摇摆州共和党选民 turnout"。

四、总结

布莱恩・基尔米德作为右翼媒体代表人物,其言论争议折射出美国媒体极化的深层问题。他的职业生涯证明,在当前媒体环境中,争议性言论可转化为高收视率和商业成功,但也需付出公信力代价。随着美国政治分裂加剧,其角色可能从 "评论员" 进一步滑向 "政治活动家",这对新闻客观性原则构成持续挑战。

来源:棱镜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