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北师港浸大与浸大联合举办大湾区未来商业论坛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0 00:37 2

摘要:在AI加速重构商业逻辑的今天,行业将怎样重新定义人才需求?而高校又该如何回应这一时代命题?2025年9月5日至6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商业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澳门举行,一场尝试回应追问的深度对话就此展开。逾三百名学者、专家、行业代表与高校师生汇聚于

在AI加速重构商业逻辑的今天,行业将怎样重新定义人才需求?而高校又该如何回应这一时代命题?2025年9月5日至6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商业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澳门举行,一场尝试回应追问的深度对话就此展开。逾三百名学者、专家、行业代表与高校师生汇聚于此,通过主旨演讲、专题探讨、圆桌对话等多元形式,探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商业变革、教育转型与职业形态重构等前沿问题。

论坛由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BNBU)与香港浸会大学(HKBU,以下简称“浸大”)联合举办、两校工商管理学院携手承办,以“智能时代下商业与博雅教育的展望”为主题,聚焦智能时代的商业、行业发展、商科教育与研究三大核心命题。

从“互联网+”到“智能+”,再到“人工智能+”,AI技术已成为引领新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主管EMBA与IMBA项目)沈海鹏分享了其所在团队的最新发现:人类平均创造力与当前顶级大语言模型相当(均为79分),但人类个体间的差异远大于各模型。创造力强的人可能达到90分以上,有些人则低于40分;而AI的“创造力”因为是对人类数据的学习结果,所以趋于平均化。 “因此,过度依赖AI工具可能会导致高创造力者的能力向平均值回归,而低创造力者则可能借此提升至平均水平。这意味着AI可能使人的创造力‘均值回归’。”沈海鹏说。

传统职业正经历重心转换,新兴职业因AI而生,人机协作已成必然之势。因此,使学生掌握应用AI的能力,并重点发展他们相对于AI的独特优势,成为未来教育转型的关键所在。

浸大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晗认为,未来教育应注重批判性思维、伦理与价值判断、领导力、情感智能与共情力等能力的培养,“这些素养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行业成长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

人工智能浪潮加速奔涌而来,作为一所创新的博雅型大学,北师港浸大已有行动:2021年已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今年4月更成立博雅智能学院,旨在融合博雅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

今年9月,博雅智能学院迎来首届120名新生,他们将分别进入“智能商业领袖+N”“数字全球传播+N”“数学+N实验班”“计算媒介+N”四个项目,学习成为具备跨学科知识、创新思维及伦理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其中,“智能商业领袖+N”项目由博雅智能学院与工商管理学院共同创办,旨在培养具备人工智能尖端技术能力、创新问题解决思维及商业伦理素养的新一代商业领袖。

“对我们而言,重点在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帮助学生作出更优质的商业决策。”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吴盖宇介绍,“因此,我们加强了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和数学课程的设置,重点培养学生在商业决策中的分析与管理能力,助力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都能具备更强的商业竞争力。”

而针对教育界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不匹配的普遍现状,博雅智能学院将通过搭建跨学科教师团队、大量引进业界导师等方式强化师资支持,致力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充足的应用场景与实践机会。“推动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型为导师和教练,这是我们未来致力发展的方向。”博雅智能学院院长陈钟介绍。

“我们正身处深刻的转变过程中。”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国际商学院院长方世豪指出,“商业教育必须与行业深度融合,共同探索发展方向,让他们告诉我们需求是什么,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培养方案,为学生铺就通往未来的道路。”

横琴工作室 出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朱鹏景 赵雨琪

通讯员 邓雅文 宋可嘉

来源:文博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