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委联合发起的巴渝“土特产”名优百品评选火热开启。来自世界自然遗产地南川金佛山的“南川方竹笋、南川大树茶、南川米”凭借鲜明地域特征,厚重的文化传承,浓厚的乡土气息,正组团冲击榜单。
近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委联合发起的巴渝“土特产”名优百品评选火热开启。来自世界自然遗产地南川金佛山的“南川方竹笋、南川大树茶、南川米”凭借鲜明地域特征,厚重的文化传承,浓厚的乡土气息,正组团冲击榜单。
巴渝“土特产”名优百品评选活动是全市推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活动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3年时间内,选出100款名优巴渝“土特产”。最终确定的巴渝“土特产”名优百品,将优先享有LOGO授权、媒体宣传、地标展示、消费券支持、文旅赋能、直播带货、金融支持、政策倾斜等支持。
南川方竹笋
南川方竹笋自古生长于金佛山、柏枝山、箐坝山1200米至2200米海拔范围内,秋季自高海拔区域向低海拔区域发笋,笋茎小,略呈方形、有四棱,淡黄色、有光泽,肉质丰厚、质地脆嫩、细腻化渣、清香鲜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北魏末年成书的《齐名要术》,“笋皆四月生。唯巴竹笋,八月生,尽九月……”南川方竹笋现有竹林20余万亩,产量5万余吨,产值超5亿元,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及名特优新农产品。
南川米
南川米产地处于海拔600至1000米的倒置山区,且受金佛山小气候的影响,水稻孕穗结实期气温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生产的稻米外观、食味品质俱佳。南川米米粒油浸,心腹白极少或无,经蒸煮后米汤油绿,米饭滋润,清香味浓。
南川米是南川区特色优质农产品代表名片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南川志》记载“涪州出好米,尤宾化最盛……”宾化即现今南川;南宋抗蒙时期宋军扼守龙岩天险,得南川米供给,力拒蒙军而不败;明朝万历年间,宾化县每年都要向皇家贡奉“宾化贡米”200担;清咸丰年间,“南川梅滩米”成为朝廷贡米;2015年8月,袁隆平院士视察南川超级稻高产攻关片,品尝南川米后欣然题词“南川米好”。
南川大树茶
南川大树茶是世界自然遗产地金佛山区域特有的地方乔木型茶树品种,主要分布于南川区南部的德隆镇、合溪镇、古花镇、大有镇、三泉镇800-1600海拔山区,是茶树资源的宝贵原始材料,对研究世界茶树起源和育种具有重要作用。
南川大树茶与“方竹、银杉、银杏、杜鹃”合称金佛山“五绝”,具有叶型大,叶质柔软,叶色黄绿,抗寒性强,成茶品质优良等特点,制成绿茶“外形肥壮,色泽深绿,品种香浓郁,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黄绿匀亮”,红茶“外形乌润肥壮,香气浓郁隽永,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醇厚回甘”,南川大树茶耐泡,各项理化指标均明显优于普通绿茶、红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
编辑:唐浩鑫
责任编辑:胡建
值班总编:任北川
总编辑:张仁俊
来源:慧哥可真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