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书 | IONM领域权威综合性专著《围手术期神经系统监测》第3版重磅来袭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0 08:09 1

摘要:《围手术期神经系统监测》是术中神经生理监测(IONM)领域的权威综合性专著,此前各版代表了术中神经生理学领域先驱者的“使命宣言”,他们将深刻见解、技术手段及多维视角转化为临床实用工具,用于评估无法通过标准神经系统检查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

点击图片 直接购书

《围手术期神经系统监测》是术中神经生理监测(IONM)领域的权威综合性专著,此前各版代表了术中神经生理学领域先驱者的“使命宣言”,他们将深刻见解、技术手段及多维视角转化为临床实用工具,用于评估无法通过标准神经系统检查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

第3版在承袭前两版科学架构的基础上,创新构建“监测技术—临床应用—病例解析”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新增清醒开颅与全身麻醉下脑功能区定位策略、多模态脑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创新、术中神经电生理信号解读范式、神经内镜颅底手术监测方案等前沿内容,系统性反映了该领域近10年来的重大理论突破与实践创新。

本书面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中接触IONM的专业人士,包括麻醉科医师、外科医师、神经科医师、护士、研究者以及其他临床工作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彼此的角色,从而提升患者安全与诊疗质量。

主审简介

韩如泉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主任,长期从事临床麻醉与神经科学科研工作,先后以项目负责人身份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课题十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累计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包括Lancet、JAMA、Neur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Anesthesiology、British Journal of Anesthesia、Anesthesia & Analgesia 等期刊收录90余篇,主编或主译《神经外科麻醉学(第3版)》《Cottrell & Piyush神经外科麻醉》等专著10部。兼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全国委员、神经外科麻醉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神经外科麻醉学组组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意识与意识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副主任,以及Journal of Neurosurgical Anesthesiology、《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常务编委、编委等职。

乔 慧 研究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电生理室主任,长期从事神经内外科疾病电生理诊断及神经外科术前功能评估及术中电生理监测。社会兼职主要包括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神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电生理监测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生理监测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科委、卫生行业专项、首都发展专项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100余篇。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术中监测学习班10余届。

主译简介

刘海洋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主任助理、区域组长,第22、23批中组部、团中央援青博士服务团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术中神经生理监测与麻醉,意识的脑网络功能连接等。主持或参与课题多项,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参编参译书籍多部,主译《围术期神经系统监测(第2版)》。社会兼职主要包括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器官保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青年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质控组副组长,北京医师协会麻醉专科医师分会副总干事,《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青年编委等。

菅敏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讲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麻醉科访问学者。北京医学会第十五届委员会神经科学麻醉学组学术秘书,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五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主持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委员会“青苗”人才项目一项。研究方向:麻醉与脑科学。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文章10余篇。

PART.01

译 者 前 言

preface

围手术期神经系统监测作为神经功能保护的核心技术,已逐渐成为保护神经功能完整性的标准策略。该技术通过实时评估神经功能状态,构建起指导手术决策、优化麻醉管理、降低围手术期致残率的科学路径,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远期预后。我们团队分别于2013年和2018年有幸翻译了该领域经典著作Monitoring the Nervous System for Anesthesiologists and Othe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第1、2版,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得益于原著体系完整、临床导向的编写特色,中文版问世后深受麻醉学、神经外科及相关专业领域同仁好评。

本书第1版及第2版封面

2023年原著第3版发行,在承袭前两版科学架构的基础上,创新构建“监测技术—临床应用—病例解析”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版新增清醒开颅与全身麻醉下脑功能区定位策略,多模态脑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创新,术中神经电生理信号解读范式,神经内镜颅底手术监测方案等前沿内容,系统性反映了该领域近10年来的重大理论突破与实践创新。从Antoun Koht教授、Tod B. Sloan教授、J. Richard Toleikis教授,再到现任主编Christoph N. Seubert教授和Jeffrey R. Balzer教授,历经三版的编者团队始终保持着国际顶尖水准,其多位成员更与我国麻醉学和神经监测领域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互动。

本次翻译工作主要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承担,承蒙韩如泉教授和乔慧教授全程主审,在此谨致谢忱。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发展,我们特别邀请青海省医学同仁参与翻译工作。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袁帅军老师在出版统筹中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全体译校成员勠力同心终成此作,在此一并致谢。

虽经多轮交叉校对与专业审读,然神经监测学科发展日新月异,译文中或有专业表述未尽精准之处,恳请学界同仁不吝指正,以利再版时臻于至善。

刘海洋 菅敏钰

2025年5月于北京

PART.02

样 页 试 读

sample

左右滑动 查看全部样页(16页)

PART.03

本 书 目 录

contents

来源:新青年麻醉论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