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市,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长期扎根于职业教育一线,用技能照亮了学生的人生之路。9月9日,教师节前夕,记者走近我市部分职业教育工作者,听他们讲述各自在职教战线上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产教融合经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故事。
在我市,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长期扎根于职业教育一线,用技能照亮了学生的人生之路。9月9日,教师节前夕,记者走近我市部分职业教育工作者,听他们讲述各自在职教战线上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产教融合经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故事。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徐征:以赛促教铺就学生成才路
徐征,44岁,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营销与直播教研室主任。执教20年,他在教学科研与技能竞赛指导中深耕不辍,孜孜以求,不断追求卓越,多次带领学生在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
徐征(右一)带队深入项目合作企业,了解艾制品销售痛点
7月初,徐征接到了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商贸赛道备赛任务。作为指导老师,徐征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备赛周期仅有两个月,时间紧迫;另一方面,大赛新规则尚未明晰,核心考点与评分标准没有细则,一切需从零梳理。面对压力,他与同事时若飞迅速组建备赛团队,开启了高强度的训练模式。
“早上8点进实训室,晚上12点踏着夜色回家”,这是整个暑假期间徐征与备赛学生的常态。为吃透规则,他和时若飞逐字逐句拆解竞赛规程,查阅往年赛事资料,熬夜制订出阶段性训练计划;为提升学生实操熟练度,他陪着学生反复打磨比赛流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实训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桌上的赛程表被标注得密密麻麻,指导学生的讲稿打印了一份又一份……
凭借这份“啃硬骨头”的韧劲,徐征带领团队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商贸赛道金奖,为学校、为南阳赢得了荣誉。
“我带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并非仅仅为了夺金摘银,更是为了给学生创造真实的竞技环境,让他们在极限压力下检验所学、开阔眼界、磨炼心性,从而塑造学生们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工匠品格。”徐征说,“工匠精神是职教人的灵魂,我们要把它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在教学与竞赛之外,徐征始终将科研创新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助推器”。他还结合企业真实案例与教学经验,主编出版教材3部。这些教材内容紧密贴合商贸行业发展需求,既融入了最新的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又兼顾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成为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良师益友”,也为同类院校的商贸专业教学提供了优质资源参考。
“作为一名高职老师,我最大的幸福,不仅在于教会学生一项职业技能,更在于看到他们认同并爱上自己的专业。”徐征说,当看到自己的学生毕业后学以致用,成为行业的技术骨干,他就感到无比满足。
南阳技师学院教师魏伶芮:匠心筑梦绽芳华
28岁的魏伶芮,是南阳技师学院信息工程系专任教师。从教5年来,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扎根于技工教育一线,用扎实的专业学识、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显著的育人成效,书写了一名新时代技工院校教师的奋进篇章。
魏伶芮进行网络布线赛项练习
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挑战,魏伶芮致力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刻理解技工教育“工学一体、知行合一”的精髓。在信息工程专业课上,魏伶芮注重在课堂中融入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锤炼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品格。
今年春期,魏伶芮带领学生前往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期间,她不仅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安全保障,更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与企业共同制订实习计划,指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岗位,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凭借扎实功底与创新设计,年轻的她先后荣获2022年度河南省技工院校一体化优质课评比信息类二等奖、2024年度南阳市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信息类一等奖,以及河南省第五届全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信息类二等奖。
作为班主任,魏伶芮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怀爱生之心、树师者之行,倾情构建了温暖而富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用实际行动做好学生温情的“守护者”和贴心的“引路人”。
技工院校的生源中,有的是没考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有的学习基础差、家庭困难。魏伶芮认为,让学生重树自信心,建立起“人人皆可成才”的意识最为紧要。她精心设计的“开学第一课”,为同学们打开了“放下包袱,技能成才,强国有我”的崭新篇章。
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魏伶芮的办公室,总是充满了青春的活力,经常被学生包围。已经毕业的张同学需要查询档案,魏老师不厌其烦,帮助解决难题。2024年,肖同学参加河南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被淘汰,一度心情低迷,魏伶芮主动找他谈心,指导他提升专业技能。这些暖心的举动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
5年来,她所带班级学生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其个人也连续两年荣获学院“优秀班主任”称号。
全媒体记者 于晓霞 文/图
来源:南阳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