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太原市杏花岭区五一路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总有一个温暖而专注的身影——她就是教师秦玫。自站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她就将“做有温度的教育,育有情怀的新人”作为不变的追求,在语文教学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陪伴一批又一批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还主动担起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
在太原市杏花岭区五一路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总有一个温暖而专注的身影——她就是教师秦玫。自站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她就将“做有温度的教育,育有情怀的新人”作为不变的追求,在语文教学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陪伴一批又一批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还主动担起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用热爱与坚守,书写新时代青年教师的答卷。
以“传道”为根 为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语文课堂不是封闭的书本,而是通向生活与时代的窗口。”在价值多元的当下,秦玫深知“传道”是教师的首要责任——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字读书,更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人生奠定坚实的精神底色。她将社会热点、时代楷模和家国情怀融入日常教学中,让语文课既有“烟火气”,又充满“正能量”。
在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秦玫带领学生聆听革命先辈的办学故事,让“爱国”从课本中的词汇化作可感可知的信念;在“每日新闻播报”环节,她引导学生用稚嫩的声音解读“神舟飞天”“嫦娥探月”的科技成果,讨论“垃圾分类”“文明出行”等社会议题,让学生从小养成关心时事的习惯。她坚信,教育应如“润物细无声”。她不刻意说教,而是借助真实情境与体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责任与担当,稳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以“欣赏”为魂 做学生成长的温暖守望者
“教育的本质是爱与唤醒。每一个孩子都是待放的花苞,只是花期不同。”这是秦玫写在教学笔记扉页上的话。在她的眼中,没有所谓的“差生”,只有“不同的学生”。她耐心倾听内向孩子的低声发言,为调皮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更用信任的目光照亮每名学生的成长之路。
课堂上,秦玫从不以“标准答案限制思维”。讲授《小蝌蚪找妈妈》时,有学生提出“小蝌蚪也许不想找妈妈,它想自己冒险”,她笑着鼓励:“你的想法真特别,我们一起来编一个‘小蝌蚪冒险故事’吧”,让课堂变成创意迸发的乐园;批改作业时,她从不打刺眼的“红叉”,而是写下“这个比喻真诗人”“这句话比上次流畅多了”等评语,甚至为学生多写的一个好词画上一颗小星星。她用欣赏的目光捕捉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以温暖的师爱静待每一朵花苞的绽放。
以“钻研”为翼 做教育行业的坚定追光者
秦玫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虚心向前辈请教,积极参与课堂观摩、名师工作站等活动,持续提升自我素养与教学能力,努力成为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她曾代表山西省参加第八届“教育艺术杯”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以全场最高分荣获一等奖;作为山西省唯一代表,参加第二届“南北名师”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再获一等奖;在第二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优质课评选中,获最高奖“优质课一等奖”,也是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课例。
2023年9月,秦玫再次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小语会举办的第四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荣获“视频示范课”最高荣誉。在太原市教学能手、教学标兵比赛中,她均以笔试与讲课双第一的成绩获相关称号。多年来,她累计获得各级教学荣誉30余项,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参与编写并出版《上读书课啦》《小学语文同步阅读》等多部著作,以扎实的专业能力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初心与坚守。
以“担当”为炬 做教育路上的温暖共行者
“我走过的弯路,希望年轻老师能避免;我积累的经验,愿意毫无保留地分享。”作为学校语文学科研究院主持人,秦玫始终以“引领者”的自觉和“担当者”的热忱,为团队成长和教育公平贡献力量。每当有青年教师备战赛讲时,她总是主动担任“全职陪练”,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环节梳理,到课堂语言锤炼、板书细节优化,她都逐字逐句帮助推敲,亲自示范互动技巧,助力多名教师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近年来,秦玫积极承担太原市《名师公益同步课堂》授课任务,持续参与精准远程授课与在线教研,为偏远地区的学校提供教学指导,帮助乡村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效率。至今,她已累计完成15节远程授课,以“微光聚火”的方式,为推进教育精准帮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贡献了坚实力量。(本报记者 郭丽菲)
来源:山西青年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