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中央、毛主席为两广战役制定了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作战方针。毛主席、中央军委指示:“对白崇禧和西南各敌,均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回打的方针。”
关于广东战役中的阳江围歼战
霍百非
1949年冬,为了歼灭猬集在华南和西南国民党残余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在第四野战军的指挥下,配合第四野战军主力进行了两广作战。
党中央、毛主席为两广战役制定了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作战方针。毛主席、中央军委指示:“对白崇禧和西南各敌,均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回打的方针。”
当时据守广东的国民党军队是余汉谋(华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集团,这个集团有正规军约3个兵团(12兵团、4兵团、21兵团),共约12万人;另有5个保安团、4个保安纵队及其他地方武装共约2万余人。余汉谋集团和据守在湖南、广西的白崇禧集团组成了所谓湘粤联防,就是以湘南衡阳、粤北韶关等为重点布防,以保障两广。
9月初,四野首长决定以4兵团、15兵团(欠1个军)及两广纵队、林平纵队等22万兵力,结合广东人民游击部队四万余人,与衡(阳)宝(庆)战役同时,分三路向广东进军。在进行战役部署的同时,中共华南分局发出了告广东人民书,号召坚持对敌斗争的广东人民武装和广东人民,动员一切力量协助人民解放军解放广东全境。
9月22日,我4兵团15军之先头部队45师越过大庾岭进入广东,该师在湘粤赣纵队北江支队协同下,于24日攻克南雄县城,歼守敌63军186师一部及护路队等4个营,俘敌1390余人。25日又攻克始兴县城,并夺取通往曲江(韶关)公路上的江坝大桥,俘敌103师309团副团长以下百余人,伪始兴县长率自卫队1000余人向我投降。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广东战役开始。
我左路军15兵团于10月6日奔袭翁源之敌,接着主力沿粤汉路东侧向广州攻击前进,一部兵力出增城,切断广九路,从东及东北方向构成对广州的包围。我南路军两广纵队和林平纵队向南急进,插断广州、潮安、汕头间敌之联系,进至广州、虎门间地区,构成对广州的南面包围。我右路军4兵团沿粤汉路及北江西侧南下,从西及西北方向构成对广州的包围。10月7日,4兵团15军解放曲江,曲江守敌63军南撤,兵团命令13军一部控制曲江,主力在曲江待命;15军沿粤汉路及其东侧分两路平行追击;14军沿北江西岸兼程南追。我军两个兵团齐头竞进,各部队每天行程都在130里以上。在我军猛烈追击下,敌人虽已在许多重要桥梁上安放了炸药,准备破坏桥梁,迟滞我军前进,但是大部还未来得及爆炸,我们的追兵即到,准备炸桥的敌军不是当了俘虏,就是仓皇逃散。
10月9日,我15军45师攻占英德及翁江遥步好铁路大桥,歼敌91师一部,俘敌500余人;11日又攻克连江口之万公桥,歼敌looo余人。为了抵抗我军的猛烈进击,敌人还企图在清远、沉潭一线布置防守广州的最后防线,但这种部署尚未完成,又为我分路追击的部队所击破。13日,我15军攻占沉潭,击溃敌103师、147师4个团,俘敌千余人。同日,我14军40师在清远东北击退敌32军211师、213师的阻击,占领清远县城,俘敌保4师800余人。
在我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广东敌人先后弃守曲江、翁源、英德、花县、增城。在广州也不敢抵抗,纷纷逃跑。10月14日早,李宗仁乘飞机逃走。14日晚,我两个兵团进抵广州,15兵团进入广州市区,广州遂告解放。至此,我各路军共歼敌2.2万余人,解放了广东省大部地区。
毛主席在10月12日曾指示:“如查明广州一带之敌向广西逃窜时,陈赓兵团即不停留地跟踪入桂。”我军解放广州后,余汉谋的3个兵团,除4兵团已为我歼灭一部外,其主力21兵团还未遭受打击,必须迅速判毗知之些敌人的逃向,加以歼灭。因此,在冲破敌人在清远、玩潭一线的防御后,我14军先头部队40师果敢地在两岸还有敌人的情况下,顺北江南下,利用夜暗,奇军突进,一夜行进120里,于15日拂晓在三水与敌39军接触,歼其后尾一部,敌103师4000余人于16日起义,从而卡住了北江、西江的汇合点,控制了由广州到广西的要道。
在部队南下时,14军是4兵团的2梯队,后来由于部队实施平行追击和超越追击,进展神速,敌我态势不断变化,军长李成芳为了及时掌握情况,做出判断,常常通过通讯工具直接和一些团部联系。
15日晨,我15军进占佛山,并继续向西南方向前进。16日,14军42师解放四会,击溃敌4兵团部,俘敌500余人,并继续向高要追击。17日,南渡西江的14军40师118团,在舍明县境松柏坑歼敌147师441团全部,俘团长以下干余人。当晚,118团5连和119团7,9连又与粤中纵队配合,在鹤山县迫敌91师1700余人投诚。这时14军军部获悉:广州逃出的敌军除63,109军等向西流窜粤桂边境外,敌21兵团经佛山向阳江方向撤退,13兵团残部经高要向阳春方向撤退,39军经高明向阳江方向撤退;余汉谋已于13日逃往雷州半岛之湛江。情况表明,敌粤军主力企图逃往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当时敌已远离我一百公里以外。
李成芳军长当即(于17日)将所得情报报告4兵团司令员陈赓。在此之前(15日)林彪曾电告陈赓、邓华:“如你们追不上敌人,则望停止追击。”陈赓司令员对李成芳军长报告的情况十分重视,他在电话里问:
“你能估计现在还能追得上逃敌吗?”
“能。”
“要追歼逃敌,你考虑有什么困难和问题?”
李军长坚定地回答:“只要把前方的部队统归我指挥,我有把握追歼这股敌人。”
同日(17日),毛主席电示:广州敌逃跑方向不是向正西入广西,就是向西南入海南岛,4兵团应乘胜迫击。陈赓司令员依照毛主席的意图,当即决定由李成芳统一指挥6个师(14军3个师、15军之43,44师及13军之38师),立即行动,追歼逃敌。
李成芳军长接受命令后,就部队当时态势分成3路实行平行追击。具体部署是:以42师(欠124团)附40师之120团为右路,由高要渡西江,经腰鼓好,向新兴、阳春方向追击;以41师(欠123团)附40师之118团为中路,由西南及高明出发,进占新兴,切断敌之南逃道路,尔后向阳春追击;以43师、44师为左路,由佛山地区出发,经鹤山、单水口向阳江方向追击。以38师为2梯队,由三水经高要向新兴、阳春方向前进。李军长还严令各路军:要尽一切努力,不畏艰苦、不怕疲劳,务必追上敌人。
各路军自江西南部出发以来,已经连续进行了半个月的作战,相当疲劳,但是传达了毛主席的乘胜追击的指示以后,士气十分昂扬,又以惊人的顽强精神,以每天150里以上的行程,进行了5天的大追击,终于在10月24日,于阳江、阳春地区追上了逃敌。这5天追击作战的主要情况是:
10月19日,我中路军40师118团按时赶到新兴,歼灭当地土顽200余人。20日,该团又配合41师在新兴东南歼敌63军一部,俘敌干余人。同日,我右路军40师120团及119团3营进抵新兴以北50里之腰鼓好,歼灭敌广州绥署系统的第3纵队,俘敌千余人。我左路军亦解放鹤山。当夜获悉,向雷州半岛逃跑之敌尚拥滞于开平、恩平地区,我中路、左路军均距敌不远,4兵团当即急令各路军尽一切努力追上敌人。21日,兵团又严令右路军排除万难,勇猛急进,直出阳春,尔后折向阳江,对敌形成包围。李成芳军长特别注意右路军的行动,因为该路军的行动关系到能否阻敌西逃,从而形成合围。
22日,我右路军解放阳春,12a团在阳春以南之岗尾好接受敌保安5团1个营(600余人)投降。接着部队利用船只,顺漠阳江向阳江疾进;23日晚,进至阳江西北30里之双捷坪,其先头部队已前出江电(阳江至电白)公路北侧之瓦窑头、大寨,占领阵地构筑工事。
22日晨,我中路军在圣堂坪歼敌50军后尾一部,当日晚进至恩平附近;23日又尾敌进至阳江东北40里之合山好地区,并继续向阳江迫进。我左路军43师抵达恩平后,继以日行150里的强行军(其中90里跑步)向阳江疾进。2梯队38师亦已进至阳春地区。
至此,我军已对阳江地区3万敌人形成西、东、北三面包围。
围歼战的主要情况是:
24日,120团2营进至山仔以北的公路时,与西逃之敌21兵团接触,俘敌180余人,缴获汽车6辆。这时东面远处敌人正在焚烧轴重,估计敌人可能沿程村好以南的大路西逃,该团1营、2营即向程村好方向堵击,部队进至胡屋寨时,发现敌39军147师正经程村好向西逃窜,并在龙运岭设有1个排担任掩护。我即以2营6连和1营2连从程村好以西向新村将敌拦腰切断,以4连从正面夺取龙运岭,经过约两小时战斗,将敌切断,并占领了龙运岭高地,俘敌600余人。据俘虏说,后面还有敌军准备通过这里向西逃。我军一面控制龙运岭高地,一面集结部队准备向平岗好前进。
部队集结完毕,进至大岭七一高地和二六高地之间,与敌39军1个营遭遇,经1小时战斗,毙敌80余人,俘营长以下300余人。当晚部队进至旱禾庙。25日拂晓,在大仓岭、乌石头地区与敌39军军直及另1个营接触,俘敌300余人。与此同时,该团1营在新屋俘敌39军通信营80余人。部队进至蛋场,又俘敌50军之36师一部250余人。当日19时30分,2营经一个半小时战斗夺取了南山岭高地,并在附近俘敌50军直属队及其他溃散之敌500余人。26日7点多钟,2营沿大路直插九羌埠,1营经九羌埠东南直插至龙塘村。
在120团向江电公路接近时,我右路军125团和119团3营由阳春进抵合水坪,接到40师首长命令:“尾随120团迅速切断江电公路,阻敌西逃。”当时部队已十分疲劳,有的干部建议乘船前进,团政委周力考虑部队已接近敌人,如果乘船,一旦与敌接触无法展开战斗,便毅然决定步行取捷径直插江电公路。10月24日拂晓,该团前卫3营8连进至江电公路附近的罗屋寨南侧,发现敌军正沿公路向西突围,其前卫企图占领公路西北侧一个高地,我8连指导员王之江当即率1个排迅速抢占了那个高地。接着居高临下向敌发起冲锋。这时隐蔽在公路北侧一个小高地的8连两个排和小炮班,在连长刘子忠率领下冲向公路朝敌军猛烈开火,打得敌人晕头转向。该团7连、9连也加入战斗,向东追击,一直打到佛子岭,俘敌七八百。据被俘的敌39军参谋长供称,挨打的是他们的先头部队,大部队和兵团部还在后头。团里命令3营长石占标:“继续猛追,不给敌人喘息机会;如果遇到有利地形,可留下小部队构筑简易工事。”与此同时,该团1营在公路左侧沿山道进至新村以东,2营则进至佛子岭南侧高地,完全截断了敌人西逃退路。24日晨5时许,敌39军残部3000余人首先来犯,我迎头痛击,将敌打退。上午9时,敌又用密集炮火向我阵地轰击,接着派出步兵反复冲击,团副政委李振之、1营营长张太子、教导员刘一峰、2连连长王福友壮烈牺牲,7连指导员身负重伤,同志们劝他下去,1排长向他保证:“有我们就有阵地!”但他往下走了几步又马上返回来,说:“我们的阵地一寸也不能丢!”在9连阵地上,战斗也在猛烈进行,敌人以1个营兵力向该连阵地最突出的3排攻击,5次冲锋都被我打退。该连1排被敌炮火毁坏的阵地还没来得及修好,敌1个连就冲了上来,他们向敌人扔出一排手榴弹,乘势实施反冲锋,将来犯之敌全部歼灭。敌人想由左翼绕到我们侧后,却遇到我1营密集火力反击,6次冲锋都被我打退。敌我激战竟日,我阵地始终屹立不动。下午五六点钟,担任预备队的119团3营赶来加入战斗,9连向突围之敌实施反冲击,一举夺下一个山头,将敌击退。
当夜该营又向敌纵深白沙坪出击,前出至白沙附近才返回,敌人突围西逃的企图彻底破灭,用炮火向我阵地乱轰一阵之后,掉头南逃。
10月25日约3点多钟,125团受命向廉村前进,协同友邻追歼残敌。该团在南进途中接受敌50军两个营投降。他们从接敌到阻击、追歼,先后歼敌50军、39军及147师各一部,共俘敌1900多人。
向南逃窜的敌军想从海上逃走,但逃到平岗好以西海边的小村石牌,又与我120团相遇。该团4连排长段自立带头蹬过深没膝盖、长达2里的淤泥,接近村边,两梭子弹把敌人打乱,敌军长程鹏及副军长、参谋长等在慌乱中,马陷在淤泥里,连卫士也来不及带,弃马坐小船逃脱,其余敌人都当了俘虏。
在我右路军与敌人激战、实行合围的时候,我中路军40师118团于24日追击至阳江城北之茶亭侧。敌50军的掩护部队36师106团和108团占领公路两侧高地,企图阻止我军前进。为打开通路,118团3连在机枪掩护下向茶亭侧以南敌占高地攻击。
部队虽然勇猛,但在敌人三面火力封锁下伤亡较大。1营营长韩庭根和教导员李廷忠商量,决定用2连攻击该高地侧翼的一个山头。经半小时战斗,拿下了这个山头,敌人连续反扑,敌我形成对峙。为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我2营、3营经板村、桥头、军塘向阳江城东南迂回前进。此时敌人开始撤退,1营亦从正面攻击前进。
20时,我占领阳江城,敌人已渡过漠阳江,我军准备连夜从城西渡河,但无船只,直至2S日b时才找到3只小船。这时发现敌主力正从白沙坪向南移动,因河流阻止,来回调动,我3营秘密渡河占领五岗,敌人发现,渡河点被敌火力封锁。我后续部队强渡之后,敌人已全部占领了莫屋以西的南北山梁,我118团和友邻15军部队停止在莫屋附近。118团3营当即向敌发起猛攻,1营,2营则冲过敌火力封锁,勇猛渗透到白沙以南敌人掩护部队的背后。4连在营重机枪掩护下攻占了五六高地。这个高地窄小,只能容少量部队(1个排),但是却控制着由白沙好通往海边的道路。敌人集中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利用高地前的坟包,向我阵地冲击。4连在营机枪连火力支援下,用手榴弹和排子枪将敌人打下去。敌人反复冲锋,人数一次比一次多,炮火一次比一次猛烈。扼守在阵地上的机枪射手牺牲了。2排长徐川喜上去接替机枪射手,不幸头部中弹,他仍然紧握机枪,用最后一口气跃回阵地,放下机枪才倒下去。排长的牺牲更激起战士们的愤恨,子弹和手榴弹打光了,战士们就用刺刀和石头同敌人搏斗,负伤的班长张学斌,用一只手臂打死了两个敌人。在山顶上的战士李文堂凭着一把刺刀和石块同敌人拼杀,结果了3个敌人的性命,自己也壮烈牺牲。然而敌人始终没能占住山顶。2营营长李亥生率领5连占领五六高地左翼的一个高地,保障四连坚守阵地。到红日西沉时,敌人用猛烈炮火轰击4连和5连阵地,组织第5次攻击。4连补充了弹药,又将敌人打下去。天黑后,5连向敌纵深出击,发现敌人已经溃乱。
在2营、3营与敌人激战时,团命令1营占领公塘西南地区监视敌人。26日晨,不时有炮弹往1营阵地落下,但不集中不均匀,随后炮击也停了,他们发现左前方有一群俘虏。营长韩庭根判断敌人已溃逃,我军正在追歼,于是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向海边追击。
1连连长张长安在途中据俘虏说河西有敌人两个连,便带领1排向河西追击,这时3营部队赶上来,一起冲进村内,各俘虏敌1个连。1营副营长卢水生和教导员率领1连的两个排直插海边。
24日,我左路军占领北津港,主力进抵阳江西南漠阳江边的渡头地区。25日强渡漠阳江并占领屋背山、五岗、王屋寨、朝东、良村。至此,我军已从南边完成了对敌人的包围,3万敌人被压缩在平岗抒地区东西10里、南北20里的狭小范围内,走投无路,混乱不堪。我2梯队38师也进至白沙灯投入战斗。当日晚,各部队继续压缩包围,敌人已失掉有组织的抵抗能力。
26日拂晓,各路部队开始向敌总攻,10多支突击队矛头交互插入平岗圩敌人的心脏,将其割裂成无数小块,残敌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奔跑呼喊,一片混乱,敌我相互拥挤交错,敌人成百成千被我活捉。
我40师118团1营俘敌700余人。该营1连3排机枪射手张玉琪只身冲入敌群,俘敌200余人。张玉琪投入阳江战斗时还发着疟疾,而且手中的机枪出了故障,打不响,在这种情况下取得了卓著战果,显示了我军英勇无畏的雄姿。
被困在平岗圩地区的敌军大部当了俘虏,侥幸漏网的由平岗好以南海路逃走的敌军,因为仓皇抢登渡船,纷纷挤落海中淹毙,企图逃走的4只大船又被我军击沉,船上2000余敌军葬身大海。
战斗于26日12时胜利结束。
阳江地区追击作战,我军共歼敌50军、39军(欠1个团)、伪广东保安第2师全部及4兵团部、21兵团部、62军、63军、109军、32军、23军、70军、广东保安第4师及第S师、江西指挥所第3纵队、广东保安第6团等各一部,共4万余人,其中俘3万余人,毙伤及溺毙1万余人。
这次作战的胜利,正如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同志指出的,“不仅摧毁了国民党匪帮残酷压榨华南人民借以苟延残喘的海滨巢穴,关死了美帝国主义从海上援助国民党残匪的一条通路,歼灭了余汉谋集团主力,而且完成了对白崇禧集团东南面的包围,对于解放海南岛和解放广西都有重大意义”。
(摘自谢振华、张侄秀、范金标等著《征程曲—我们的战斗回忆》(下),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来源:白马茶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