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秘境黔东南,有一处如诗如画的所在——西江苗寨。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独特的苗族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青山绿水之间。当最后一缕绚丽多彩的晚霞,似一条轻柔的丝带,被那古色古香的吊脚楼高高翘起的飞檐悄然勾住时,整个苗寨仿佛从白日的喧嚣中苏醒过来,点点灯火
西江月夜
叶志权
秘境黔东南,有一处如诗如画的所在——西江苗寨。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独特的苗族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青山绿水之间。当最后一缕绚丽多彩的晚霞,似一条轻柔的丝带,被那古色古香的吊脚楼高高翘起的飞檐悄然勾住时,整个苗寨仿佛从白日的喧嚣中苏醒过来,点点灯火如灵动的精灵般逐一亮起。
苗寨的青石板路,历经岁月的打磨,光滑而又洁净。此刻,路上正浮动着清脆悦耳的银饰碰撞声。那声音,仿佛是山涧里欢快流淌的清泉,跳过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梯田。年轻漂亮的苗族姑娘们身着华丽的盛装,她们身姿轻盈,笑语盈盈地穿梭在青石板路上。身上佩戴的银饰,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每走一步,便发出一阵清脆的声响,那声音清脆而又悦耳,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
远处,墨色的山峦在夜色的笼罩下,宛如一幅尚未干透的水墨画。那连绵起伏的山峦线条,若隐若现,充满了朦胧的美感。对于那些远道而来的归人来说,这如诗如画的山峦却成了一种温柔的阻隔。他们心中既埋怨这山峦阻挡了自己前行的脚步,可又谁能真正舍得离去呢?那如诗的风景,那淳朴的民风,早已深深烙印在他们的心底。
在寨子中央的广场上,一场热闹非凡的长桌宴正在举行。长桌宴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食,其中散发着浓郁香气的米酒格外引人注目。那米酒在月光的映照下,泛起一层淡淡的银光,仿佛是夜空中洒落的星辰。旁边的蜡染布,在轻柔的晚风里缓缓舒展,那精美的图案和绚丽的色彩,宛如一条流动的银河,美得让人陶醉。
突然,悠扬的芦笙声穿透了弥漫在寨子里的薄雾。那声音,清脆而又响亮,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随着芦笙声的响起,廊檐下成串的红辣椒也被惊起,微微晃动,仿佛在和着这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
盛装的姑娘们伴随着芦笙声,踩着“啊咿呦”的古老调子,欢快地跳起了舞蹈。她们的银项圈在颈间晃出细碎的星光,如同一串串闪烁的珍珠。她们的舞姿轻盈优美,眉眼间洋溢着幸福和喜悦,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人群中,有几位醉倒的旅人趴在栏杆上,他们眼神迷离,望着眼前的美景。万家灯火倒映在白水河的柔波里,河水波光粼粼,灯光摇曳生姿。他们恍惚间分不清是星河倾泻到了人间,还是人间的灯火点亮了星空。这如梦如幻的场景,让他们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疲惫。
此时,我的眼神中透露出欣慰和自豪。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到这个寨子时的情景,那时的寨子贫穷落后,基础设施匮乏,只有昏暗的煤油灯在风雨中飘摇,人们的生活十分艰难。
然而,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在一批又一批扶贫干部的努力下,苗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5G信号满格的电子导游牌矗立在寨子的各个角落,为游客提供着便捷的服务。在电子导游牌旁边,九十岁的阿婆正拿着智能手机,开心地给远在外地的孙辈直播长街宴的热闹场景。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里包含着对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寨子的非遗工坊里,绣娘们围坐在一起,她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正热烈地讨论着直播订单的情况。她们的指尖在绣布上翻飞,将千年的图腾一针一线地绣进精美的布料里。这些绣品不仅传承了苗族的传统文化,还走向了国际舞台,成为巴黎时装周的新款。
夜色渐浓,整个苗寨沉浸在一片宁静而祥和的氛围中。在风雨桥上,传来了清越悠扬的苗歌。那苗歌的调子时而高亢激昂,钻进云端的观景台,仿佛在向天空诉说着苗族的历史和故事;时而低沉婉转,跌进咖啡馆的拿铁拉花里,为忙碌的都市人带来一丝宁静和慰藉。
吊脚楼的轮廓被景观灯勾勒成金色剪纸,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耀眼。而真正的故事,都藏在那一扇扇木窗后。游人们沉浸在最美西江月夜中,感受着苗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只有火塘边的铜壶,还在不紧不慢地哼着亘古不变的咕嘟声,仿佛在诉说着苗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就是西江的月夜,一个充满诗意、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夜晚。它如同一个巨大的舞台,演绎着苗族人民的美好生活,也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无限生机。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