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闻名中外的大罗宫是绵山上一处规模宏大、设置全面完整的系列道教宫观建筑群体,它是绵山风景名胜区的经典大作,是介休人民在绵山复兴大业中创造的第一处辉煌。从绵山复兴大业初期的复修规划设计,大胆创新、大胆构思、艰苦卓绝尽心尽力地施工建设,把图纸转化为建筑物,到建筑物局
文化艺术瑰宝荟萃 道教建筑奇葩云集
闻名中外的大罗宫是绵山上一处规模宏大、设置全面完整的系列道教宫观建筑群体,它是绵山风景名胜区的经典大作,是介休人民在绵山复兴大业中创造的第一处辉煌。从绵山复兴大业初期的复修规划设计,大胆创新、大胆构思、艰苦卓绝尽心尽力地施工建设,把图纸转化为建筑物,到建筑物局部的精细雕琢、到宫殿庙宇间的踏道栏杆相互巧妙连接、以及室内外精细装修、彩绘,雕塑、壁画、室内饰物陈设、楹联、匾额、碑刻、壁刻等的设置方面既遵古训,又结合实际,真正做到了古色古香、标准、完美、精致。大罗宫建筑群体处处闪耀着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光芒。
大罗宫位于绵山风景名胜区、中层游览线路的中岩地段,地名曰:狮子山。它坐北朝南,是一处建于近60度陡坡的道教宫观建筑群体。大罗宫总体布局大致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主体建筑大罗宫阙位于西部部分山崖上。
大罗宫景区
(一)总体情况简叙
绵山风景名胜区中岩地段大罗宫景区的西部三清殿四合院后檐墙外高高的月台上耸立着一座大型楼阁高层建筑,这便是名闻遐迩的绵山大罗宫阙,她成了山西一座标志性建筑。二00三年国家邮政局专门发行了山西绵山大罗宫纪念邮票和明信片。大罗宫其建筑规模之大、用工用料投资之巨、施工难度之艰巨、施工期之长(一九九七年至二00三年历时六年)、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阎吉英董事长和绵山复兴大业大军、工程踏勘设计、建造建设者们所付出的心血代价,是古往今来历朝复兴者不可比拟的。
从三清殿正殿台明起向上筑有梯形钢筋混凝土高台,高台其上部表面为长方形,其长46.60米、宽20.50米、台高14.00米,这便是大罗天宫台基。大罗宫主体建于近60度的坡崖上。其建筑物高台台明的基础部分与山体基岩牢牢地紧密锚固(3.00米以下)做到了建筑物与基岩固为一体,设计施工标准抗震性能可达8级以上。
大罗宫台基上建有9楹6层歇山顶大型楼阁式宫殿,从建筑构思上充分体现了”三清上,谓大罗”的道家箴言。
大罗宫面阔9间,进深5间,“九五间”象征帝王之尊。其主体高6层48.90米,主体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台基及1至6层全为400#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砌砖体维护。廊檐部分及斗拱、门窗及6层屋架屋顶部分为木构件。大罗宫主体柱多、层高,仅1至6层就有各种柱152根,其中高在40米以上的通天大柱就达18根。按类型分:有檐柱58根,墙柱70根,内柱24根。出于建筑美学的要求和各种立柱所承担的荷载不同,自明间向两侧的开间尺寸依次递减。
大罗宫设有宽敞的回廊,各层有大规格汉白玉石雕栏杆围绕。1层2层为夹暗层,后室城堡式,3至6层为楼阁式。3层3面可转通,4至5层4面可转通,4层5层设有平座,平座下设有斗拱。
大罗宫主体斗拱单翘3昂,其特点是斗拱种类多、踩数多、攒数多。斗拱按其分布位置不同分为上檐斗拱和平座斗拱二类。大罗宫3至6层斗拱合计532攒,其中上檐斗拱(9踩)352攒,平座斗拱(5踩)180攒。
大罗宫6层木构件歇山式屋顶覆盖以黄色琉璃瓦作,象征明朗、华贵、欢愉。整个建筑基础坚固、布局得体,巧妙地将明清建筑风格与现代创新技术、新的建筑材料融为一体。调动一切艺术手法建造美化了这座悬崖宫殿。其建筑形象给人以高大、飘缈、幽深、辉煌的心理感受。大罗宫具有我国北方古建筑那种雄浑壮阔、敦厚朴实的外在美。
大罗宫主体建筑三四五层斗拱部分展望
(二)分层情况详述
一、大罗宫一、二层外部
大罗宫一、二层为城堡式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基全部浇筑于高台3.00米以下,砖砌填充墙壁护维,水泥抹面,一层二层三围花岗岩板材贴面。正面中间部分设有3个上部为半圆形大门装有实木门扇,小门钉、上部1对大铺首、下部1对小铺首。
一层院外三道宫门侧两墙壁镌刻有大型横联,宫门西面墙上:“大道无名长养万物,上极无上天中之天”。宫门东面墙上:“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通无情情运行明。”开宗明义阐明大罗宫奉行大道思想。东西两侧各留4个上部为半圆形小窗户。一层前院其长约49.00米、宽4.00米,外边缘砌筑有高等级汉白玉石雕栏杆:(地伏0.15×0.30米,方柱高的1.00米,浅花纹雕,上部呈须弥座形,柱头为圆柱体、高约0.30米、浮雕以凤凰戏牡丹。栏板,长约1.30米、高0.90米、厚0.10米,扶手部分较高下镂空部分为2椭圆形,支撑为1整2半花束形,下部槛板部分镌有荷花、鸳鸯、龙凤、奔马、群兔、金鸡、博古、以及其他花卉动物等图案)。
一层台明其长约45.50米、宽14.00米、高0.40米。一层大门悬挂有高级木刻对联,红底金字,明间联头镌有菊拥龙、雀、联下部镌有海浪云朵、蟾戏月。次间联头镌有以龙、凤、虎、蛇盘龟拥圆形阴阳八卦,联两侧全部镌有云朵和八卦方位。木制镌花纹浮雕文字匾额楹联,正门书以:“广济群生”、“朝圣大罗宫美景无限,览物莫忘神默佑;虔诚秉丹心圣恩有应,处世当效古贤人。”西侧门书以:“消灾延寿”、“消灾御患挽救危机扶宇宙;荡魔镇邪排除厉福护人间。”东侧门书以:“吉祥平安,”“神光普照祖德昭彰逾日月;慈云拥护圣恩浩荡满乾坤。”
院内8只形态各异的金鹤站立于铁制须弥座上,院内还设有一只中型4腿长方形铁香炉。3个门下统一设如意踏道3级砌石阶,院内地下设有封闭地沟,装有照明、通讯、采暖、排水等线路管道。
大罗宫中、西部建筑
大罗宫主体全景
上大罗宫高台有东西两条线路:东路,从旗杆院向北穿过1间通道上2.00米宽红石砌阶37级后转折上踏道垂带石雕栏杆19级红石砌阶达大罗宫一层前院。西路,从三清殿出西小门向北上3.00米宽踏道垂带红石砌阶2转折16级阶达水房平台,又上2.00米宽踏道垂带石雕栏杆红石砌阶3转折56级阶达大罗宫一层前院,东西路可循环游览。
二、一层众妙堂室内部
一层众妙堂内珍藏的古代泥塑
大罗宫一层众妙堂内部大厅设有内柱24根、设有后壁柱10根,内柱、壁柱间置有大梁10根。楼梯设在东西两侧室内,钢筋混凝土阶、花岗岩板材贴面镶有铜条,铸件铁艺栏杆(凤尾双3钱套图案)木扶手。室内柱、梁、墙壁、屋顶全部用黄木(实木)高等级装修,电声、光照、温度、湿度全部按照国家博物馆标准设置。大厅内分为廊道橱窗和内室展厅两部分,全部大玻璃封闭。厅内设有宫灯、吸顶灯、吊顶灯、白炽灯、射灯等照明设施。众妙堂为东方彩塑艺术博物馆,我们不妨先流水账式地浏览一下这些彩塑珍品。
先叙廊道橱窗部分:东一窗:十大明王之三3尊坐像。东二窗:释迦、文殊、普贤3尊坐像。东三窗:童子拜观音、站立罗汉3尊。转折后一、二、三窗:净瓶观音、坐罗汉4尊、马鸣菩萨共6尊。又转折一窗:李世姑1尊。上壁柜中设27尊道堂。又转折楼梯旁窗设供养人10尊。西一窗:十大明王之三3尊坐像。西二窗:千手观音1位、坐罗汉2位共3尊。西三窗:坐罗汉2尊。转折窗:坐罗汉2尊。转折后又一窗:龙王坐像2尊。转折后正外佛堂小塑像54尊。又转折后2个窗内设观音7尊。楼梯下北侧半圆洞内设水月观音1尊。楼梯下西侧窗设释迦像1尊。另设供养人7尊。走廊橱窗内共设大小神佛塑像135尊。
再叙内室展厅部分:弥勒佛坐像1尊。善才童子1尊。赵公明财神、招财、纳珍像3尊。(明代木雕已有480多年历史)。功曹书记像6尊(明代泥塑)。东方赤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大型站立像2尊(明代遗构)。普眼观音、送子观音、南海观音、药师佛像3坐1立共4尊(元代遗构)。
功曹书记2尊(明代遗构)。绵山风景名胜区微缩景观山体上所立小佛像是按佛家果位排行的,分为佛、菩萨、罗汉共74尊。门神马灵耀(木雕)1尊。侍女立像4尊。释迦(坐像)、文殊、普贤(站立)共3尊。西方三圣: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3尊。唯多菩萨、德自在菩萨2尊。唯驮菩萨、自在观音2尊。大肚弥勒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3尊。五龙圣母、2供养人共3尊。李世姑1尊。供养人4尊。和合二仙2尊。摩斯小型像1尊。内室展厅共设各种彩塑141尊。两部分设各种彩塑276尊。内室后还设置有绵山风景名胜区微缩景观模型。
三、二层崇贤馆内部
绵山复兴大业从1996年4月开工以来,从调查、踏勘、测设,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所收集、征集到的绵山旧有的庙、庵、寺、洞、殿、院等处的各个朝代、历史阶段的木、石、泥、琉璃神佛雕塑全部收集整理入大罗宫一层众妙堂和二层崇贤馆展厅内。和一层一样有同样的柱梁和同样的木装修,同样的照明设施。只不过是装修格局有异,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廊道橱窗,设有6个大型玻璃橱窗,第二部分为5个陈列室。
二层第一、二部分为精品彩塑艺术馆,分别设有七个陈列室,共陈列绵山雕塑百余尊,分别代表着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雕塑艺术风格,是目前国内罕见的雕塑精品,弥足珍贵。幸得阎吉英董事长带领三佳公司职工振兴绵山、收拾残局、艰苦奋斗十个春秋,将国之瑰宝积集封存、尽心护藏、以葆国粹、供得弘扬。馆内佛陀、菩萨、供养人、祖师、神仙、侍待、居士等。栩栩如生、姿态万端。审视世间,感应一切。
从东向西排列:正面为一、二、三、四、五陈列室,走廊南侧展柜,西面的为第六陈列室(3个展柜)、东面的为第七陈列室(3个展柜)。一室(5尊)、二室(10尊)、三室(9尊)、四室(9尊)、五室(12尊)、六室(16尊)、七室(22尊),共计展出彩塑83尊。第三部分为楼梯间两侧的2个廊步间,以版面图片简要文字形式来介绍绵山复兴以来的新面貌。如:“复兴绵山古迹,装点祖国山河、”“穿崖破壁,大路通幽。”“千年古碑,重焕异彩。”“包骨古佛,再现真身”。“云峰古刹,喜获新生。”“定阳儿女,情系绵山”。“雄浑壮丽,鬼斧神工”等专题版面。二层装修、布展都十分考究规范。
四、三层讲经堂外部
三层讲经堂地面其长约44.80米、宽16.00米,两面廊步设露明楼梯间,北面紧靠岩壁没有廊步,但设有后檐墙、墙内柱、斗拱及屋顶。后檐墙上部留筑有7个横隔窗、白灰泥抹面。三面回廊地面铺设有花岗岩地砖,地砖方光、岔角云、圆光内镌以寿字图案。三面边缘围筑以高等级石雕栏杆:(地伏、方形栏柱、须弥座上稳圆柱体柱头,柱头浮雕以凤凰戏牡丹,栏柱体线刻以枝叶,扶手下2个近椭圆形镂空部分,中间和两侧有花束形实体支撑,栏板又以小柱的形式把板分为2块,一块镌有一个图案,琴棋书画、八仙法器、梅兰竹菊等)。
大罗宫三层讲经堂廊檐下的10根盘龙檐柱
讲经堂外正面莲瓣柱础石上设有10根盘金龙檐柱、东西两侧面设有檐柱10根、三面共设有檐柱20根。透雕彩绘云龙雀替(廊步为雕白象雀替)、下额枋(金花、金卡、金色双凤戏牡丹彩绘)、鱼素莲(浮雕彩绘荷叶包双金鱼戏莲花)、上额枋(金花、金卡、金色二龙戏珠彩绘)、平板枋(金色坐龙、麦穗、西番莲连续彩绘)、斗拱、斗拱板封闭(9踩、边踩、檐枋、檐檩、3踩外拽枋、1踩正心枋、正心檩、4踩内拽枋省略去,代之以砼立面封闭。
柱头铺作、补间铺作为单翘3昂1小龙头、转角铺作为单翘三层多昂二层小龙头(一层11昂、二层13昂、三层15昂、四层和五层均是17小龙头)。明间中央设孔雀开屏式斗拱(一层7昂、二层9昂、三层11昂、四层和五层均是11小龙头),南北两面:设有转角铺作4攒、柱头铺作16攒、补间铺作54攒。东西两面:设有柱头铺作8攒、补间铺作26攒。三层四面上檐斗拱合计:设有转角铺作4攒、柱头铺作24攒、补间补作80攒。
三层正面柱础石上设有金柱8根、北面设有墙内柱8根、东西两山墙各设有墙内柱5根(共10根)木隔扇(明间、2次间为6扇、梢间、尽间为4扇、共34扇6宛菱花宫廷式透雕棂格。上、中、下绦环板为浮雕蝙蝠图案。裙板部分:明间为6灵兽彩云浮雕、2次间为牡丹、荷花、梅、兰、竹、菊浮雕、2梢间、2尽间为蝙蝠衔云牌双鱼浮雕、中槛板为菱花套寿字长形图案浮雕、下槛板为花枝龙形图案浮雕)、横隔窗(21扇、环套寿字棂格)、走马板(28块、国画山水、花鸟、人物、动物)高额枋、平板枋、钢筋混凝土屋顶。三层屋檐2檩1椽袱、琉璃瓦、脊(8脊、4兽、4×5走兽、仙人、套兽)。
三层廊檐下穿插枋及屋顶彩绘
三层檐下转角穿插枋
三层四面金柱、墙内柱与檐柱间设有一层30根穿插枋、其中前后檐各10根东西两侧共10根、出柱部分为龙头饰物。设有一层30根抱头梁,其中前后檐各10根、东西两侧共10根,向外搭于柱头斗拱上(为虎头饰物)。金柱、墙内柱斜向向外穿插有4根仔(老)角梁,搭于檐檩架上挑起三层4角。
砖砌东西山墙、后檐墙、白灰泥抹面,山墙上半部2/5部分彩绘。三层檐外部分为和玺龙凤彩绘、檐里部分是苏式园林彩绘。四面廊檐下除后檐下及楼梯间有部分椽檩裸露外其余部分为钢筋混凝土顶,基本上可分为11个长方形、正方形(梁分隔)这部分彩绘为石榴花花边连续四围、花叶套岔角云布其4角、花叶套大菱形图案布中,中央悬挂以大型宫灯(共11盏)。檐里穿插枋上花卡子围枋心包袱,绘以国画花鸟。抱头梁、平板枋绘以花叶套形卡子、长方或椭圆形枋心包袱内绘以国画山水花鸟。高立面额枋和楼梯间两壁及上下额枋和斗拱内封闭立面上绘以金卡子拱半圆形包袱、拱长方半圆形包袱、或是一横幅、斗方、正圆、其中精绘以国画花鸟、山水、人物图。
楼梯间设于2廊步间(露明设),铁艺栏杆2转折上四层。三层廊檐屋顶2檩1椽袱、琉璃瓦、脊(8脊、4兽、4×5走兽、仙人、套兽)。
三层明间门额、门簪上悬挂有高等级大型横匾额,四面花边镂空雕以九龙戏珠、蓝底金字,上款:“大善士阎吉英”、正文“尊道贵德”、下款:介休道协韩通义、浙江东阳康维阳、庚辰秋月王行道人书(隶书)。明间金柱上悬挂有高等级木制瓦联,头部镌以龙头、四围花边、蓝底金字、(篆书)。书以:“好山好水好风光可谓宗教圣地;古神古德古道场堪称道家名山。”(阎吉英董事长撰文,宋力青书丹)
五、三层讲经堂内部
大罗宫三层讲经堂雕塑与装饰
大罗宫三层讲经堂内柱与道德经百家书木刻
大罗宫三层讲经堂室内分大殿和后夹室两部分。先说大殿部分:地面其长约38.00米、宽13.00米。后夹室其长约38.00米、宽3.50米,两室间筑有隔墙。三层檐柱、金柱、墙内柱、内柱间设有圈梁1、纵梁8道、横梁5道,呈钢筋混凝土网格状(共35大格)其上浇注屋顶。大殿室内设有内柱6根,沥粉贴金莲花枝叶盘绕连续,红底金花十分端庄艳丽。柱上悬挂有3副高等级瓦联,瓦联头部雕以龙头、两侧及下方镌以云朵及八仙法器。明间行书、次间隶书、梢间篆书。
堂内6根浮雕云纹红内柱上悬挂有三付镌花纹木制瓦联。其一:“宝殿重兴天降瑞彩祥光普曜仙山妙境;玄风大禅云集清流羽士宏开神工道场。”其二:“仙境证前缘,仰瞻殿宇巍巍,瑞气氤氲凝道炁;仙踪留胜迹,恩沾神明赫赫,天宫清静养吾天。”其三:“混天真一三君自尊六道四生咸化育;空洞雪无诸天宗仰千真万圣真皈依。”南面走马板以上部分绘制有7横幅国画山水、花鸟图,再以上部分和室内其他三面统一为3条额枋,6个金卡子拱圈半圆形包袱,包袱内绘以大型国画山水、花鸟图。屋顶木装修天花彩绘:深绿方支条、支条十字部位绘以轱辘燕尾、方光部分浅绿、彩色岔角云布其4角、圆箍子、圆光部分深绿底、金色坐龙云图。天花板共计38×13=494块,明间中央天花彩绘以4龙相拱八卦方位图。
彩绘壁下固定有《道德经》百位名家书写红木刻板共108块。(每块其宽约0.80米、厚0.04米、高2.00米)上下镌有古代纹饰连续,内心上面2/3部分为其名家书法,下面1/3部分为其经文楷书释文。红木刻下方至地面东、西、北三面立有红木框架(木架高2.00米、木板厚0.10米)、下部裙板部分为0.80米高,每隔1.00米有0.20米宽雕花花边相围,上半部分根据所围白石块数相围花边。花边内镶嵌有汉白玉石板,板上镌有英、日、俄、法、西班牙五国文字《道德经》译文,共计46块。木框架和墙壁间用角铁相固定。(北面24块、东西各11块)。
明间中央大型神坛:为砖砌体,水泥抹面,然后彩绘沥粉贴金,深褐色底金色卡子和古纹饰连续。
坛分为两层:第一层,中央为半圆形,连接两侧为长方形,坛其长约10.00米、宽7.00米、呈须弥形,高约1.30米(可分为7个层位:①下部基础立面(圭角)0.40米高,沥以粗大纹。②收回后立面(下枋)0.05米高,沥以花边连续。③下枭坡形0.20米高,沥以叶形花纹。④心部(束腰)0.20米高,沥以西番莲连续。⑤上枭坡形0.20米高沥以叶形连续.⑥小立面(上枋)0.05米高沥以花边连续。⑦上平立面(地伏)0.20米高,沥以繁复的菱形花纹连续。第一层为供台,台上设有高台攀龙供盘5个、高台盘龙烛台3个、香筒2个、香炉1个、地下设大型龟驮鹤烛台2个。
神坛第二层,中央部分为八角形,连接两侧部分为正方形。二层须弥座其长约8.00米、宽4.00米、高1.05米,(须弥座也分为7个部分:①圭角0.15米高,沥以牡丹连续。②下枋0.05米高。③下枭0.20米高。④束腰0.20米高。⑤上枭0.20米高。⑥上枋0.05米高。⑦地伏0.20米高,②至⑦所沥花纹同圭角层)。
二层须弥座上设像座,稳坐有大型太上老君铜像,像座也呈八角形,座上盘塑有二条金龙,老君手执芭蕉扇端坐其上,面红须白矍铄有神。身后设有铜制火焰屏及花盖罩铃。两侧设有大型铜烛台1对,一层下设踏道垂带6级阶。老君像身后设置有大型木雕屏风,屏风其长约7.50米、高5.00米(其中座高1.00米)屏风座为须弥形,1、2、6、层面为平板,3、4、5、层面为精雕花纹连续。屏风两侧及顶部位雕以4龙戏水。屏风内芯为大型布画,内容为太上老君坐禅修行图,旁立2侍童,后背景为碧水蓝天山水风光。
室内摆设有满殿低条桌、低条凳,供听讲人使用。殿顶悬挂有3对大型缎绣幢、3对大型缎绣幡,幡文其一:“吾得真道苦诵三宝天下所习不传下士,上士吾之升为天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幡文其二:“得吾道春金液錬形形神具妙,与道合真上士无争下士好争”。幡文其三:“学道之士道德之经诵持不退吾道成真,悟解之者灾障不千众圣护门神升上界”。
再说后夹室部分:东西两山墙间通长设有1道中隔墙,隔墙上左右两侧设有2个半圆形大玻璃门窗,后墙上设有7个大十字形横格窗,中隔墙与后檐墙内柱间设有一层8根穿插枋,墙外部分为龙头饰物,设有一层8根抱头梁,墙外部分为虎头饰物。后夹室屋顶下3层枋位置彩绘同殿室内东、西、北三面天花下彩绘,屋顶彩绘同殿外廊檐下彩绘,其余部分为白灰泥抹面。后夹室为储存道家执事、法器等物品之用。
六、四层混沌殿外部
大罗宫四层混沌殿地面其长约41.00米、其宽18.00米,(其中前廊檐宽3.20米)。两侧廊步其长约15.00米、宽2.90米。后檐面其长约35.10米、宽2.90米。四面边缘设置有石雕栏杆。(同三层规格,栏板部分镌刻图案正面全为桥梁、流水、梯田、树木、太阳图,两侧图案同三层)。四层地面花岗岩墁地,四面可转通。
四层正面廊檐莲瓣柱础石上设有雕莲花檐柱10根,东、西两侧面设有檐柱8根,后廊檐设有檐柱10根,四面共设有檐柱28根。透雕彩绘云龙雀替(廊步为雕白象雀替)、下额枋(金线、金卡、金色双凤戏牡丹彩绘)、鱼素莲(浮雕彩绘荷叶包双金鱼戏莲花)、上额枋(金花、金卡、金色二龙戏珠彩绘)、平板枋(金色坐龙、麦穗、西番莲连续彩绘)、斗拱、斗拱板封闭。四层斗拱按其分布部位可分为上檐斗拱和平座斗拱。
上檐斗拱9踩,转角铺作、柱头铺作、补间铺作、明间中央孔雀开屏式斗拱样式全同三层,只是斗拱攒数有所不同.南北两面:设有转角铺作4攒、柱头铺作16攒、补间铺作46攒。东西两面:设有柱头铺作8攒、补间铺作18攒。四层、四面、上檐斗拱合计:设有转角铺作4攒、柱头铺作24攒、补间铺作64攒。
平座斗拱5踩,位于三层脊上皮、三层屋顶层下皮部位。(边踩、檐枋、1踩外拽枋、1踩正心枋、2踩内拽枋省略去,代之以砼立面封闭此部位斗拱仅为装饰功能)。平座斗拱单翘2昂、明间中央孔雀开屏斗拱(一层5昂、二层7昂、三层9小龙头)、转角铺作斗拱(一层7昂、二层9昂、三层11小龙头)、其中四角转角铺作4攒、柱头铺作24攒、补间斗拱94攒。
四层正面柱础石上设有金柱8根、北面设有墙内柱8根、东西两山墙各设有墙内柱4根(共8根)。木隔扇(明间、2次间为6扇、2梢间、2尽间为4扇加工袱板、共34扇、棂格同三层、上、中、下、绦环板浮雕以简单花格套,裙板部分:明间为花格围金龙戏火球浮雕、二次间为花格围双凤戏牡丹浮雕。二梢间二尽间为花格围花枝绕纹浮雕。中槛板为菱花套寿字长形图案浮雕、下槛板为花枝龙形图案浮雕)、横隔窗(21扇、寿字套棂格)走马板(28扇、国画山水人物)、额枋(无金团花拱包袱、国花花鸟彩绘)、砼立面及对面斗拱檐里封闭部分立面各绘制有7幅国画花鸟、山水长卷、四层钢筋混凝土屋顶,无金团花彩绘。四层廊檐下无天花、可见椽檩、2檩1椽袱,琉璃瓦、脊(8脊、4兽、4×5走兽、仙人、套兽)。
四层四面金柱、墙内柱与檐柱间设有一层28根穿插枋(其中前、后檐各10根、东西两侧共8根)出柱部分为龙头饰物。设有一层28根抱头梁,(其中前、后檐各10根、东西两侧共8根)向外搭于柱头斗拱上(为虎头饰物)。金柱、墙内柱斜向向外穿插有4根仔(老)角梁,搭于檐檩架上,挑起四层4角。
砖砌东、西山墙、隔墙、后檐墙、白灰泥抹面,山墙、后檐墙上半部2/5部分彩绘,彩绘形式同前廊檐。四层檐外部分为和玺龙凤彩绘、檐里部分是苏式园林彩绘。四层楼梯设在东西两尽间,铁艺栏杆7转折可达五层。檐里穿插枋上花卡子围枋心包袱,绘以国画花鸟。抱头梁、平板枋绘以花叶套形卡子、长方或椭圆形枋心包袱内绘以国画山水花鸟。高立面额枋和楼梯间两壁及上、下额枋和斗拱内封闭立面上绘以金卡子拱半圆形包袱、拱长方半圆形包袱、或是一横幅、斗方、正圆其中精绘以国画花鸟山水人物。
四层明间门额,门簪上悬挂有高等级大型横匾额,四面花边镂空雕以九龙戏珠,四角镌以青龙、白虎、龟蛇、朱雀。边红底金纹,芯蓝底金字,书以:“道教名山”(隶书)。这是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于二00一年五月二十日来绵山参加罗天大醮时所留的墨宝。明间金柱上悬挂有镌花木制瓦联书以:“华图巩固千秋永祚年丰人瑞赖天德;世界和平万国咸宁河清海宴仗神恩”。
七、四层混沌殿内部
大罗宫四层混沌殿雕塑与装饰
大罗宫四层混沌殿内地面其长约28.00米、宽12.70米。彩绘以方形红底圆形宝相花图案,四层檐柱、金柱、墙内柱、内柱间设有圈梁1圈,纵梁8道、横梁4道,呈钢筋混凝土网格状(共21大格),其上浇注屋顶。殿内设有内柱4根、沥粉贴金、红底金莲花枝叶连续。悬挂有2副木制高等级瓦联,瓦联头部雕以龙头其余三面围浮雕以云朵、莲花、八仙法器。殿内4根云纹柱上悬挂有镌花木制瓦联,其一书以:“大道无名自灵自实开辟鸿蒙养万物;大道无形非有非无生于天地行三光”。其二书以:“巍巍天宫居神仙胄祖于其上兴照千秋;荡荡道气汇法经教理而同功普荫万民。”檐下设有一只香炉。
屋顶装修,天花彩绘,红色方支条,支条十字部位绘以轱辘燕尾,方光部分浅绿、彩色岔角云布其4角,圆箍子,圆光部分蓝底金边、金色凤凰图。天花板共计38×12.5=475块。两侧尽间部分楼梯间占去2/3空间,殿内后部只留有1/3空间面积。北、东、西三面壁画均为布画,计360平方米。布画内容:明间正中部分为彩云仙鹤图,次间、梢间、尽间及东、西两侧面为天上道家众神诸仙列队群集、仪仗绚丽威风,天上彩云、仙鹤鸾凤齐翔,朝拜三元的宏大场面。众仙仪态端庄、面色红润、衣冠华丽、衣纹流畅、气势不凡。具有永乐宫元代壁画风格。殿内南侧走马板以上部分彩绘同三层同位。为枋木1条、金卡、包袱、包袱内国画山水花鸟。以上为5横幅国画山水长卷。再往上为3条枋木、半圆形包袱、包袱内国画山水花鸟。
四层混沌殿内壁画(局部)
雕塑与壁画精致完美,生动活泼,形象各异而富有变化,置于这高大宽敞的殿宇之内,足以显示出其高大威严、至高无上的作用。彩塑的质地、色泽与殿宇三面墙体的布画协调融洽,饶有深沉而典雅、富丽而神秘的气氛。
殿内悬挂有4挂上至天花、下至地面、直径达1.00米的黄锦缎绣云龙巨型大幢。
殿内神坛前设有3支高级雕花木供桌,每支长约3.00米、宽1.00米、其腿部高0.80米、自桌面高1.40米、至两端外卷部分高1.60米。4只桌腿浮雕以龙爪、龙头。第一层裙部正面透雕以二龙戏珠,侧面浮雕以蝙蝠衔钱图案,第二层正面(平面)四围透雕花边,中间6根小圆柱把平立面划分成5格长方形(3大2小),长方形板面浮雕以人物环境画“童戏图”,侧面浮雕以八仙道具造型。第三部分桌面侧浮雕以花边,外卷部分浮雕以敦煌飞天。整个供桌玲珑剔透,色彩雅致,不泛是件木雕艺术品。
殿内设置3个高大的八角须弥座,分7个层位,计高1.60米、其长4.50米、宽4.30米。须弥座:①圭角(基础立面)0.40米高,沥粗大古纹②下枋0.05米高,沥花边连续小立面。③下枭0.15米高,沥莲叶连续。④束腰0.60米高,沥以金莲花边连续包围莲花、莲蓬、连枝画面。⑤上枭同③。⑥上枋同②。地伏0.20米高、沥以花边连续。须弥座上各塑有古式靠椅,两侧有扶手,椅上沥以花边围莲花彩绘。后靠塑有火焰屏,屏高出座像头部0.50米、透雕以莲花连续宽花边。
混沌殿内神坛奉祀:无形天尊、无名天尊、无上元君三座大型彩塑坐像。据道:无形天尊为混沌之前,道气未显,荒莽之中的道家之神,意为无形象可察。无名天尊为宇宙处于本始状态的道家之神。正如老子所说:“无名;天地之始”。虽有质可睹,但不可名。无上元君,为太上老君之母,即天上的玄妙玉女。此三位神灵都是宇宙处于本始状态之时无边无际、无阳无阴、无上无下、无表无里、无天无地之时的神。他们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万物的开始和生化者。三座神像坐姿不同,高大威严、肤色红润、美髯飘拂、衣着合体、衣纹流畅,属上乘作品。
殿内设有大型缎绣幢2对、幡2对。幡文,其一:“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上极无上天中之天”。其二:“混沌之光宝珠之中,玄中又玄虚无自然;开明三景化生诸天,至真妙道万道之宗。”殿内设有3支高级雕花木供桌,1对大型龟驮鹤烛台。供桌上设有龟驮鹤烛台8个、高台盘龙供盘15个、高台盘龙烛台3个、双喜铜烛台4个、花瓶12个、香筒6个、磬1个。
八、五层群仙殿外部
2001年5月20日绵山大罗宫举行罗天大醮(由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主持)
大罗宫五层群仙殿地面其长37.20米、宽14.40米,花岗岩墁地,四围廊步可转通。四围石雕栏杆,规格比三、四层要小一些(地伏高0.15米、地面至方柱头高1.60米、方柱线刻、圆柱体柱头、高0.30米,镌有龙凤戏牡丹、龙戏火球,扶手为全平式,凿有2个椭圆形洞,镌花束支撑扶手。栏板1.00×1.40×0.10米,镌为统一云牌形图案)。从四层楼梯间7转折上40级阶可达五层地面。廊檐下柱础石上设有雕花檐柱8根、东西两侧面设有檐柱6根,后檐有廊步无檐柱,三面共设有檐柱14根。雀替、额枋、鱼素莲、平板枋、斗拱同四层。五层也设有上檐斗拱和平座斗拱。
上檐斗拱9踩,转角铺作、柱头铺作、补间铺作、明间中央孔雀开屏式斗拱样式全同三层,只是斗拱攒数有所不同。南北两面:设有转角铺作4攒、柱头铺作12攒、补间铺作42攒。东西两面柱头铺作4攒、补间铺作14攒。五层四面上檐斗拱合计:设有转角铺作4攒、柱头铺作16攒、补间铺作56攒。
平座斗拱5踩、同四层,南北两面设有转角铺作4攒、柱头铺作12攒、补间铺作42攒、东西两面设有柱头铺作4攒、补间铺作18攒。五层四面平座斗拱合计:设有转角铺作4攒、柱头铺作16攒、补间铺作60攒。
五层正面柱础石上设有金柱6根、北面设有墙内柱6根、东西两面共设墙内柱4根。木隔扇(明间、2次间为6扇、2梢间为4扇+2袱板、2尽间为2扇+2袱板、共30扇、6宛菱花宫格透雕棂格。上、中、下绦环板为对称飘带式浮雕。裙板部分:明间为方围双龙捧寿浮雕、2次间为楼阁山水浮雕、2梢间、2尽间为方围花边绕云牌浮雕、2梢间袱板为金卡3线套环浮雕、2尽间袱板为金卡宝相套环浮雕)、横隔窗(19扇、梅花形棂格)、下额枋(旋子花找头、枋心为国画山水)、钢筋混凝土立面及对面斗拱檐里封闭部分立面各绘制有7幅国画山水花鸟长卷、上额枋钢筋混凝土屋顶、又一砼立面、金檩(彩绘同下额枋样)、其余部分同横隔窗以上部分彩绘。钢筋混凝土屋顶,五层廊檐下无天花,可见椽檩,2檩1椽袱,琉璃瓦、脊(8脊、4兽、4×5走兽、仙人、套兽)。
五层四面金柱、墙内柱与檐柱间设有一层14根穿插枋(其中前檐8根、后檐无、东西两侧共6根)出柱部分为龙头饰物。设有一层14根抱头梁,向外搭于柱头斗拱上(为虎头饰物)。金柱、墙内柱斜向向外穿插有4根仔(老)角梁,搭于檐檩架上,挑起五层4角。
砖砌东、西山墙、隔墙、后檐墙、白灰泥抹面。山墙、后檐墙上半部1/4部分彩绘,彩绘形式同前檐檐里部分。五层檐外部分为和玺龙凤彩绘、檐里部分是苏式园林彩绘。五层楼梯设在东西两尽间(筑有隔墙、楼梯全部占用)7转折上40级阶可达六层,铁艺栏杆。檐里穿插枋花卡子围枋心包袱,绘以国画花鸟。抱头梁、平板枋绘以花叶套形卡子、长方或椭圆枋心包袱内绘以国画山水花鸟。高立面额枋和楼梯间两壁及上下额枋和斗拱内封闭立面上绘以金卡子拱半圆形包袱、拱长方半圆形包袱、或是一横幅、斗方、正圆,其中精绘以国画花鸟、山水、人物。
五层群仙殿额枋上悬挂横匾额,四周镌以二龙戏珠图案,书以“人间仙境”(隶书、闵智亭书),为公元二00一年五月二十日大罗宫举行开光大典仪式时,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所赠。明间金柱上悬挂有木制镌花边瓦联,书以:“翠烟捧琼楼别开仙境;丹崖飞绛阙丕振玄风”(行书)。廊檐下设置1只铜香炉(3腿浮雕以龙头、龙爪形,圆形炉肚部分浮雕以云龙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2边设有2炉耳、耳上浮雕以2条龙)。后檐部分无檐柱,后檐墙内设墙内柱6根,柱头外侧设有6个虎头饰物、补间铺作上有2叠龙头饰物,后檐墙上部设有2道枋边彩绘。后檐廊步略低于白云洞口。
九、五层群仙殿内部
大罗宫五层2尽间为独立楼梯间、群仙殿室仅包括明间、2次间、2梢间。殿室内其长约27.00米、宽10.50米、地面油漆为绿底、金色圆形宝相花图案。五层檐柱、金柱、墙内柱、内柱间设有圈梁1圈、纵梁6道、横梁3道,呈钢筋混凝土网格状共10大格),其上浇注屋顶。
殿内设有内柱4根,沥粉贴金,红底金莲花枝叶连续,殿内4根雕云柱上悬挂有镌花边木制瓦联,其一书以:“诸道之师是以大道桑天地赤于苍生皆仰赖;万神之祖爱有上德贯古今千秋万代被恩荣”。其二书以:“阐道场妙门紫气氤氲千古灵山属造化;绵岳惟仙境祥云飘缈万方众善仰玄宗。”明间联为隶书,次间联为楷书。屋顶纵横梁为旋子式彩绘,枋心包袱内绘制以道家法器图案。10大方格内,烟色底金色花边连续,包围内为浅蓝底,4角绘有三角形花带图案,大长方格中心绘以宝相花图案。北、东、西三面壁画均为布画,同四层一样精美。殿内南侧走马板以上部分彩绘同四层。
殿内设有7个独立神坛,每个其长约3.20米、宽2.20米、高1.10米(其中桌形部分0.80米、上部木雕垫层0.30米)。垫层上部为一大型木座椅,扶手板及后靠板上均浮雕以龙形纹变。中、西二东二为台阶形,其余为半圆形。靠椅顶部设有火焰屏。
五层群仙殿内樟木雕像
五层群仙殿内神坛奉祀有7尊大型木雕神像(坐像),正中为洪钧老祖,左边为正一天尊、灵宝天尊和玉皇大帝。右边为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和太初天尊,7尊全为大型樟木雕像。神像比例适度、衣冠华美、面部有灵气,精湛的木雕艺术堪称为绵山一绝。群仙殿内壁画系布画,画的是《诸元朝圣图》。内容为162位道家众神朝拜洪钧老祖的场景。布画面积达360平方米,以三清为中心,组成雷公、雨师、南斗、北斗、八卦、十二生肖、三十二星宿和三十二天帝君的群仙像。像高均在3.00米以上,每位帝君和圣母左右都有玉女拥戴侍奉.仪仗簇拥,彩云缭绕,金碧辉煌。布画人物、场景构图圆润饱满,线条流畅飘逸,仙人表情自若,色彩调制柔和高雅,因袭了元代壁画风格,堪称布画精品。
殿内设有大型缎绣幢2对、幡2对。殿内设有大型雕花木供桌1支、大型龟驮鹤烛台2个、千佛塔2个、磬1个、香炉1个、盘龙高烛台1个、莲花灯2个、盘龙供盘5个、香筒2个、花瓶4个、电烛1对、莲花烛台1个。殿内神坛前后可转通。
十、六层藏经阁外部
从五层两尽间楼梯间7转折29级可达六层(铁艺栏杆)藏经阁。此为大罗宫顶层,无回廊,屋顶为木结构。四周设有金柱20根、砖砌高槛墙、横隔窗(62扇、梅花套棂格)、窗顶墙、额枋、平板枋、斗拱(9踩、同三层、明间中央设孔雀开屏式斗拱1攒、南北两面设有转角铺作4攒、柱头铺作12攒、补间铺作42攒、东西两面设有柱头铺作2攒、补间铺作14攒、四面合计:设有转角铺作4攒、柱头铺作14攒、补间铺作56攒)。檐枋、檐檩。设有内柱6根,檐下金柱顶外侧穿插有一层18个龙头饰物,金柱内柱间有大柁8根,向外搭于柱头斗拱上(四面18个虎头饰物)。明间横隔窗与斗拱间悬挂有古式竖匾额,蓝底金字,书以“大罗宫”(楷书)。
南北金柱、内柱间置大柁8根,大柁两端施檐檩,大柁上立16根一层瓜柱(包括角背)瓜柱上顶二柁,二柁两端施下金枋、下金檩,二柁上立16根二层瓜柱(包括角背),二层瓜柱上顶三柁,三柁两端施上金枋、上金檩,三柁中点上立8根三层瓜柱(包括角背),瓜柱上顶脊枋、脊檩、扶脊木。举架分别为0.65X、0.75X、0.9X(X为一步架)。七架梁式,7檩6椽栿、琉璃瓦脊歇山式屋顶(11脊、8兽、4×5走兽、仙人、套兽)正脊两端稳以一对大型苍龙教子琉璃吻、正脊中央稳以大型琉璃狮象宝瓶和三层吉星楼。歇山部分装有博风板、垂鱼装饰。大罗宫六层顶正脊长32.20米,屋檐总宽度11.58米,屋檐总宽度是两歇山间距离的33%,近似三分之一。六层外表为和玺龙凤彩绘。
十一、六层藏经阁内部
大罗宫六层藏经阁
六层藏经阁7间其长35.00米、宽10.00米。分为三个室,两边1、3室各1间为楼梯间及抄经室、中间5间为藏经阁大厅,用木隔扇分隔。木隔扇(32扇、子棂部分为梅花套格型、裙板部分沥粉贴金,绘以3角莲花拱圆,圆内绘以麒麟吐玉书图案。屋顶部分木装修以天花板,把屋顶梁架部分全部隐盖。天花彩绘:井字支条绿色底,4个十字绘以轱辘燕尾、方、圆箍子贴金、方光4角岔角云作烟琢墨、圆光内为深蓝底色粉花绿叶牡丹图案(34×9=306个,又带四围边)。明间中央部位绘制有八卦方位图。屋顶悬挂有14盏宫灯,内柱上悬挂有梅、兰、竹、菊木刻画。木制瓦联上书以:“石栏斜点笔,枫叶坐题诗。”
横隔窗下高槛墙上镶嵌有42块装有木框边的大理石经文刻石(1.00×0.50米)。刻石内容主要有①大玄经菁华、②黄帝阴符经、③金刚般若波罗密经、④尚书节录、⑤道藏节录、⑥太上修真体元妙道经、⑦颜氏家训精华、⑧太极图说(周敦颐)。大厅内铺设有地板革、红底、金色方格内绘以金色宝相花。
大罗宫六层为藏经书之所,大厅内布满了书柜、书架、博古架、书案、靠椅、文房四宝等器物。现阁内主要藏有《道藏》、《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二十四史》、《太上清静经》、《道德经》、《金刚经》、《尚书》、《中国历代书法集锦》等,以及文学艺术类、科学技术类、经济哲学类等方面的书籍近5万册。
大罗宫三至六层上檐斗拱:转角铺作16攒、柱头铺作80攒、补间铺作256攒,上檐斗拱合计352攒。四层、五层平座斗拱:其中转角铺作8攒、柱头铺作40攒、补间铺作132攒,平座斗拱合计180攒。大罗宫主体建筑斗拱合计532攒。
绵山大罗宫阙它是我国道教宫观建筑界的一朵芬芳的奇葩,它更是一座精品荟萃的东方文化艺术博物馆。
来源:知彼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