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殊的“数字礼物”①乡村小学篇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0 09:22 2

摘要: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在此前夕,河南青年时报记者分别奔赴洛阳伊川和许昌两地,发现了老师手中最特别的“礼物”:不是鲜花贺卡,而是让课堂焕新的数字教材。2025年8月30日,中小学数字教材发展研讨会在郑州隆重召开。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编辑

编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在此前夕,河南青年时报记者分别奔赴洛阳伊川和许昌两地,发现了老师手中最特别的“礼物”:不是鲜花贺卡,而是让课堂焕新的数字教材。

2025年8月30日,中小学数字教材发展研讨会在郑州隆重召开。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编辑董中山在会上发布了《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发展报告》。据了解,自2016年启动至今,河南省始终以“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为目标,在数字教材领域稳扎稳打,从初期的“跟跑”,到目前的“并跑”,甚至部分领域的“领跑”,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河南特色的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模式。

我们在洛阳伊川看到,这份“数字礼物”让乡村课堂“沸腾”起来,曾经缺资源的教室,如今能通过数字教材看昆虫视频、听原版英语;在许昌的杨根思小学,有着25年教龄的语文老师把数字教材称为“魔法盒子”,“每一次打开都有很多惊喜”。

这份没有包装的礼物,装着城乡小学教学的新可能,也藏着孩子们的成长惊喜。或许,这才是教师节最动人的模样。

“扫码”看世界,乡村课堂“沸腾”了!

2025年9月8日下午两点多,洛阳市伊川县酒后镇和乐中心小学,六年级(2)班的52名学生正将一堂英语课当成“互动剧场”,演绎英语版情景对话。

这样有趣的课堂得益于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平台(以下简称数字教材),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前,数字教材正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教学好助手,重塑课堂场景,引发一场课堂革命。

扫码上课,课本“活”了!英语课堂变身“互动剧场”

上课前,英语老师王双灵打开教室多媒体,扫码登陆个人账号后,她便将英语课本放在书桌一侧。

根据课本内容,这一节课的主题是用英文说出不同地点的方位。教室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课本上的一切,有情景对话、听读部分、同步训练等。

多媒体上出现的内容,不仅能还原课本,还可根据教学需求,或放大或缩小。

为了使课堂更加活跃,王双灵边讲边与同学们互动,她用英文提问,让学生们思考:

“Tell me more about the Great Wall.”

“How long is it?”

课堂上,一开始学生们小心翼翼,后来不少学生踊跃举手,用英文回答每一个问题。

讲到听读训练部分,王双灵将班上的同学分为两部分,一半学生的身份是中国学生大明,另一半学生的身份是英国留学生Simon,一段英文版情景对话在教室里上演起来。

一到这个环节,12岁的宋旭瑶就显得非常有精神,第一遍时,她跟着视频对话读一遍,到了第二遍,她和周围同学不再看视频,直接将一段英文对话完整地讲出来。

她说:“这样的课堂非常有趣,刚才播放的那些图文动画,比课本的图画更加生动。”

课堂上,王双灵很少看课本,反而利用多媒体举一反三,反复考验着学生。

“用英语说西湖,该怎么说?你们去过西湖吗?”王双灵再次向同学们发问,同学们几乎都能回答,但很少有学生实地去过西湖。

虽然没实地去过西湖,但王双灵点开一段关于西湖的英文视频,现场给学生们播放起来。

“因为是乡村小学,条件有限,很少有人去西湖。好多都是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跟爷爷奶奶在家。”课后,王双灵告诉记者,她提前搜索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将网址提前插入到课件里,在课堂上展示,可以作为课堂补充,非常方便。

宋旭瑶同班同学张溪妍告诉记者,她也非常喜欢上这样的课堂,老师在课堂上播放的一些视频,学起来既轻松又有动力,让她从中获取了不少知识。

一个账号激活一堂课,数字教材让农村娃“开口说英语”

让课堂“活”起来,这样一节英语课源于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的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平台的普及和应用。

在洛阳市伊川县酒后镇和乐中心小学,不止英语课,数学和语文课堂上都使用了这样的平台,实现了同样的教学场景。宋旭瑶告诉记者,语文课上展示的范文,更为生动,让她印象深刻。

与宋旭瑶一样,一听说用这样的方式上英语课,学生们就会非常高兴,五年级学生李鹏瑶感觉课堂上十分精彩有趣,同学们发言也都更积极了。

从事英语教学十年来,王双灵见证了英语课堂的教学变化。

“以前上课,还要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磁带,一会要看课本一会要给学生放听力,效率很低而且不方便。”王双灵坦言,以前上课只能以课本为依托,她担心发音不标准,会误导了学生。

五年前,王双灵来到了伊川县酒后镇和乐中心小学,开始接触并使用数字教材,五年下来,她对数字教材有了更深的认识。

王双灵认为,前期备课时,数字教材帮她省下不少时间和经精力,“课本内容有限,但数字教材内容丰富,按照数字教材的顺序,可以调动里面很多资源,将不同板块前置或后移,还可以导入不同音频资源,拓展知识。”

到了上课环节,王双灵只需一个账号就能让一堂英语课丰富起来。王双灵认为,首先数字教材的功能非常强大,可以点读单词和句子,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程度,可以持续使用点读功能学习,直到学会为止。更为惊喜的是,数字教材上有很多丰富的音频和动画资源,学生很感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作为老师的好助手,王双灵认为,数字教材上的例词例句解析和重点句型,方便他们教学中把握重点,实现教学目标。

“我教课的时候,使用数字教材就可以实现导入、讲解、练习等教学全过程。”王双灵介绍,整个教学的过程丰富有趣,真正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缩短城市和乡村学校之间的知识盲点。

该校00后教师乔佳婷告诉记者,英语教学最大难度是练习,学生张不开嘴,发音不标准,就连她小时候上学还是传统课堂,听老师一人讲课,如今她给学生上课都会用到数字教材,让技术赋能课堂,让学生张口说英语,巩固课堂学习。

从一位老教师到全镇推广,数字教材正在悄悄改变农村课堂

从传统录音机学英语,到跟着数字教材张口说英语,数字教材越来越成为老师的教学好助手。

作为一个乡村小学,伊川县酒后镇和乐中心小学的课堂巨变背后,有哪些探索?

9月8日下午,伊川县酒后镇和乐中心小学校长史小利告诉记者,学校这些年之所以大力推广使用数字教材,源于该校一位老教师,从他身上得到启发。

“老教师年纪比较大,他教的是语文,普通话不好,有一次我去听他的课,发现他用数字教材语文中的点读的功能,学生特别喜欢上他的语文课。”史小利介绍,老教师最早使用数字教材就是因为自己发音不太准确,可能觉得会耽误学生。自从使用数字教材后,老教师认为学生们的普通话水平比他还要高。

从一个老教师身上,史小利感受到了数字教材的魅力,就在全校大力推广使用数字教材,并培训老师。

据了解,和乐中心小学以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切入点,深入课堂,利用周三教研会,组织全体教师,对数字教材应用进行专题培训,手把手的指导。为了熟练地运用技术,各年级还选出一名信息技术骨干,对年龄大的老师及教师们平时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给与专门指导。

史小利认为,数字教材语文中的点读功能,分段朗读特别好,数学中的小视频教学方式,让学生特别喜闻乐见,在课堂上像沸腾了一样。在她看来,和乐小学是一个乡村小学,服务周边18个行政村,孩子们看到外面世界的机会特别少,数字教材正好弥补了这一点,让课堂变得非常有趣味性。

“其他学校到我们学校来听课之后,发现使用(数字教材)非常好,学校优秀教师就到乡镇的所有小学去推广使用,目前不仅我们学校在用,酒后镇所有小学的老师都在使用数字教材,结合自己的课堂讲课。”史小利介绍,她经常从不同渠道收到学生的反馈,在数字教材的课堂上可以看到很多外面的世界,会产生想要走出去看一看的想法。

目前,和乐中心小学选用的数字教材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动画、音频、视频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24个班级全面推广使用,涉及学生1205人,教师54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平均每周使用数字教材进行授课140次以上。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弯文奎/文 盛亚鹏/图

编辑 张磊

校对 崔妍

审核 田震

来源:东风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