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要是不懂拒绝,就会被当做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你要是没脾气,就会被无尽压榨和使唤,内心憋闷;你要是不够“灵泛”,就容易踩坑、背锅、被当枪使……
很多人都说,“老实人”在社会上很难立足,确实如此。
打工混职场:
你要是不懂拒绝,就会被当做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你要是没脾气,就会被无尽压榨和使唤,内心憋闷;你要是不够“灵泛”,就容易踩坑、背锅、被当枪使……你总会明白:带点心眼去上班其实没错,不是为了害人,而是为了防人。
职场是个利益场,抱着善意而来的终归是少数。有些人表面上跟你称兄道弟,背刺你时毫不留情。
如果你看不出哪些同事坏心眼多,就容易中招而不自知。
记住:善良要有锋芒,真诚必须理智。
如果你同事有下面三个特征,那你就要防备了。
特征一:看人下菜碟,对上热情对下冷。
办公室都有这样一种同事:
他们在领导面前鞍前马后、笑脸相迎;对普通同事却爱答不理、冷淡无视。
这种反差极大的待人方式,就是精于算计。
为什么说这是心眼多的表现?
如果只是拍老板马屁、讨好领导,那没啥可恨的。
人家愿意做小伏低,为自己谋求便利是他的个人选择,也是个人能力。
可要是“对上热情、对下冷淡”,就说明这个人眼里只有“利益算计”。
他们把人际关系当成了一种投资,只投资给“有回报”的人。
领导手握大权,值得他们全力以赴;普通同事“无利可图”,自然不需要浪费时间。
对于这种同事,不必点破或针对,但心里要有数,避免深交。
否则一旦你和TA有利益冲突,对方第一个卖了你。
我们要做的是专注自我:提升能力才是立身之本,不学其道而行之。
特征二:人前人后两副面孔。
上班打工,很多人都带着面具在演戏。
这也是为什么说“不要在办公室交朋友”的原因,因为你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模样。
“戴面具”可能是为了自保,而“利用面具坑人”就是心眼坏。
警惕身边那种“两面派”同事:
对你说“投缘、知心”,转头就把你的私事八卦当谈资;一起工作时夸你“能干、优秀”,抢功时把你贬的一无是处;询问你和甲方交接进度说帮你把关,结果是为了抢你客户和资源。这类同事想在所有人面前都维持“好人”形象,不愿与任何人正面冲突,但又抑制不住“分羹吃肉”的自私心理。
于是选择了表面和气、暗中使绊子的方式,既保全了自己“老好人”的面具,又清除了前进障碍。
所以啊,打工上班,“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你要特别关注一个人承诺与行动的一致性。
永远记住: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保持适当的警惕,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特征三:打听你事,不说他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些喜欢在办公室吐槽自己家人亲戚、爱聊领导八卦的同事,反而“无害”。
他们心直口快、藏不住事,反而是没城府的特征。(最多传播点负能量情绪,你左耳进右耳出即可)
反而是那些一边打听别人信息,一边对自己的事讳莫如深的同事,最不容小觑。
因为他们在打造职场“信息不对称”,这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策略。
通过了解你的情况,他们可以预测你的行动,寻找可利用的机会;而隐瞒自己的信息,则让你无法看透他们的打算。这种单方面的透明,让他们始终占据优势地位。
我觉得人和人相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心比心”。
“一味打听却不坦诚”,就和“一味索取却不付出”是一个道理。
这只能说明对方不怀好意,你就要有所边界。
上班社交,也是“修心”。
看心理学书籍时,我对一句话印象深刻:
人际关系的要义,不在于分辨“好人”与“坏人”,而在于理解不同行为背后的成因逻辑。
识别心眼多的同事,不是为了给自己树敌,而是为了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相处方式。
最好的自保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不可替代性。
当你成为价值的创造者,而非单纯的竞争者时,这些心眼和算计自然无法伤你分毫。
同时也要记得,不要因为遇到几个心眼多的人,就对所有人失去信心。
大多数人都处在中间地带——既不是圣人,也不是阴谋家,只是偶尔会为自己考虑的普通人。
职场修心,修的是内心的清明与平衡:
既能看清他人的套路,又不迷失自己的本色;既懂得保护自己,又不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愿你我在看清这些真相后,依然选择用实力说话、用真诚待人。
来源:小诺言的V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