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课题组在第九届 MIC 国际创造力会议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0 09:40 1

摘要:2025 年 9 月 3 日至 6 日,第九届 MIC 国际创造力会议(9th MIC Conference 2025)在意大利博尔扎诺隆重召开。本届会议以 “Founding Creativity Studies: Guilford's Speech on

2025 年 9 月 3 日至 6 日,第九届 MIC 国际创造力会议(9th MIC Conference 2025)在意大利博尔扎诺隆重召开。本届会议以 “Founding Creativity Studies: Guilford's Speech on the Peak!” 为主题,纪念现代创造力研究奠基人 J. Paul Guilford 1950 年标志性演讲 75 周年。作为国际创造力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盛会,本届大会汇聚了来自中国、法国、德国、希腊、澳大利亚等全球多个国家的研究者,围绕 “创造力的基础理论、跨领域实践与未来趋势” 展开深度研讨。大会由 MIC(马可尼创造力研究所)发起,国际创造力与创新研究学会(ISSCI)协办,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里雅斯特大学、博尔扎诺大学等机构联合支持,核心议程涵盖主题演讲、分论坛报告、海报展示、学会大会等多个环节。

我课题组博士研究生柯罗马(Luoma Ke)、张文清(Wenqing Zhang)受邀参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讲师童松(我实验室原博士后)的指导下,分别就 “大语言模型模拟区域心理结构” 与 “青少年创造力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 两大研究成果作主题报告与海报分享,展现中国研究者在创造力心理学领域的思考,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讨论。

图1:我课题组的博士生柯罗马和北京师范大学讲师童松(我实验室原博士后)在MIC大会现场与创造力研究的国际知名学者David进行交流

用 AI “复刻” 区域心理——DeepSeek 模型模拟中国七区域人格与幸福感的突破与局限

在Catinaccio分会场 “创造力与幸福感” 专题研讨中,柯罗马以《Effectiveness of LLMs in Simulating Regional Psychology》为题,分享了课题组在 “AI 模拟群体心理” 领域的创新探索。柯罗马在报告中强调:“这一研究不仅验证了 LLMs 作为‘虚拟研究对象’的可行性,更揭示了 AI 在‘文化认知量化’中的创新价值 —— 通过将抽象的区域文化转化为可分析的心理数据,为创造力研究中‘文化与心理互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图2:我课题组博士生柯罗马在第九届 MIC 国际创造力大会上做主题报告

张文清

揭秘青春期女孩创造力自信 “下滑密码”——

感知偏差而非能力缺失

“约 70% 的女孩因害怕犯错而犹豫分享创意,家长鼓励男孩参与编程、乐高的概率是女孩的 2-4 倍 —— 这些社会刻板印象正悄悄削弱女孩的创造性自信。” 在 9 月 4 日的 Catinaccio 分会场 “社会与个体差异” 海报环节,张文清以《Gender, Creativity, and Confidence: Gender Differences in Creative Self-Concept》为题,系统介绍了其团队基于 OECD 社会情感技能调查(SSES)的研究成果。其报告引发多国教育学者共鸣,意大利博尔扎诺大学学者提出希望开展跨文化合作,进一步探索欧洲与亚洲青少年创造力自我概念的差异机制。

图3:我课题组博士生张文清在第九届 MIC 国际创造力大会上做海报分享

来源:彭凯平教授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