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观豫|河南桐柏:农产品如何变成好商品?出山、出众、出名……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0 09:44 1

摘要:“别看果子小,但很甜,因为我不用膨大剂,也不打农药。”果园负责人朱敦学一边除草,一边说。十年前,在外打工多年的他决定回乡创业,承包近百亩果园,坚持种植绿色有机猕猴桃,为此他花费多年,翻地堆肥、培土育苗,终于在2023年迎来盛果期。

千里淮河第一县——桐柏县(资料图)

初秋时节,从淮河源头的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县城出发,向西50公里,一处山脚下的猕猴桃园挂满鲜果,但个头偏小。

“别看果子小,但很甜,因为我不用膨大剂,也不打农药。”果园负责人朱敦学一边除草,一边说。十年前,在外打工多年的他决定回乡创业,承包近百亩果园,坚持种植绿色有机猕猴桃,为此他花费多年,翻地堆肥、培土育苗,终于在2023年迎来盛果期。

然而一门心思扎进种植的朱敦学没有想到,现在的市场“酒香也怕巷子深”:“起初想不明白,这么好的果子咋卖不出去呢?”

2023年他的果子滞销了,眼睁睁看着“好果子烂到地里”。为了还账,他还卖了县城的房子,一家五口挤在果园。

“不能再让果子烂到地里了!”朱敦学说。去年秋天他的猕猴桃仍然丰产不丰收,“我的学历不高,让我翻翻土可以,但让我卖果子,真不知道咋弄!”他四处向村支书、乡镇、县里有关部门求助,很快得到了回应……

让农产品出山——

线上线下齐发力,鲜果物流开专线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你就安心种你的有机猕猴桃,销路我想办法帮你解决!”桐柏县挂职副县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厦门分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兼党委组织部部长古琴详细了解情况后,坚定地对朱敦学说。

朱敦学果园的猕猴桃(王凡星 摄)

桐柏县地处豫南秦岭大别山区、桐柏山腹地、豫鄂两省交界处,境内以浅山、丘陵为主,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质农产品,如“朱砂红桃”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桐柏山野茶”获国家有机认证。但由于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很多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存在“生产容易、销售困难”等问题。

2024年,桐柏县作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首批定点帮扶县之一,古琴经组织选派来到该县挂职。经过几个月走访调研,她发现问题所在:“桐柏县有很多优质农产品没有走出大山,主要是农户营销意识不够,以及包装、运输环节有问题。”

找到症结,对症下药。如何拓宽销售渠道?桐柏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上,通过抖音、淘宝等平台,启用邮政三个直播团队15天不间断开展“电商直播进果园”现场带货;线下,通过总行福利开发、商务营销、鼓励总行和分行员工购买等多种形式,吸引客户参与批量销售。

去年10月,朱敦学的猕猴桃通过线上直播一周售出3000多箱,收入超20万元。线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三农部发起倡议,总行机关及广东、广西、厦门等多家分行通过消费帮扶平台积极采购,助其解决滞销问题。

“鲜果运输,贵在鲜,就要快。”邮政桐柏分公司总经理张军说。农产品出山不仅靠订单,还要有强大的物流保障。

为了打通桐柏农产品的出山路线,桐柏县充分依托中国邮政的帮扶优势,一方面在县内增加收寄点和收寄频次,让农户足不出户就可享受邮政的优质便民服务;另一方面优化鲜果物流网络,开通广东、上海、北京方向的专线直发,缩减中转环节,整体时效提前近12小时。

“去年的猕猴桃都卖完了,收入高达60多万,欠款基本还完了!”朱敦学长舒一口气。今年除了继续依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的定点帮扶外,他还准备和当地的商贸公司合作,从直播带货、有机认证和礼盒包装等多个方面发力,拓宽销路。

让农产品出众——

科技金融赋能,延链补链强链

“固县烧鸡在桐柏很有名,大家都叫它‘酱菌鸡’,谐音‘将军鸡’。因为它不仅是山地鸡,肉质紧实,而且是用桐柏的各种山菌做卤酱,味道一绝,是我县的特色餐饮美食之一。”在一次调研走访中,桐柏县商务局负责人王然说。

这么好的农家地标餐饮美食,正是老百姓的最爱。但是固县的“将军鸡”都是家庭小作坊,亟需引进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加工企业,对“将军鸡”进行工艺改进,迎合市场需求,从而拓宽销路,带动更多养殖户增收。

了解情况后,县领导带领县商务局、固县镇等相关部门到河南农业大学考察,积极推动康相涛院士农牧循环养殖研究院与立华牧业合作(全国第二大肉鸡养殖上市公司),建成肉鸡分拣中心、种鸡厂、孵化厂、饲料厂等,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加工。

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相涛创新的“三边一院”农牧循环养殖模式,即科学利用田边、林边、沟边闲置土地,结合庭院养殖与生态廊道建设,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生态养殖体系。

固县镇脱贫户林边的山地鸡(王凡星 摄)

在固县镇新庄村,脱贫户高绪洋的桃树林边有一鸡棚,里面的山地鸡正在桃树下随意“溜达”。“鸡粪能堆肥,烂掉的桃子还能喂鸡,党和政府真是处处为俺们增收着想。”高绪洋说,“一个鸡棚能养1200只左右,一只鸡利润15元,一个鸡棚一年下来,能挣18000元左右。”

据了解,在新庄村这样的鸡棚有8个,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定点帮扶资金出资建设,作为村集体的固定资产,养殖户承包鸡棚只用向村集体交纳租金约1000元,即可通过“三边一院”养殖,实现就近就业。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计划在全县投入近200万元帮扶专项资金,用于实施“三边一院”惠民工程,建设标准化鸡舍、智能化围网等基础设施,同时与南阳市立华公司结合,通过集中供鸡苗、散户养殖的方式,形成“集体分红、群众受益”的协同发展格局。

这种模式既破解了土地资源约束,又延伸了种养循环产业链,在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效率的同时,推动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等配套产业发展。

在巩固“三边一院”成果基础上,固县镇还引进康相涛院士的“黑水虻循环生态农业”。黑水虻是一种腐生性昆虫,幼虫以新鲜的畜禽粪便为食,成虫只需水分。通过我们的养殖转化技术,可以把黑水虻做成虫干,再作为畜禽饲料。“这样就构建了闭环式生态链条,实现餐厨废料、油脂残渣等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重生,让昔日令人头疼的污染源蝶变为循环经济的营养源。”

2024年虫干等黑水虻产品已经纳入国家饲料原料目录。目前固县镇已实现首批黑水虻规模化养殖,对南阳立华牧业的各养殖场粪污进行有效地无害化利用转化,预计可日处理200吨畜禽粪便,拟实现经济价值2500万/年。

让农产品出名——

“桐柏U礼”让好产品有名有姓

“朱砂红桃是桐柏县的一大特色,桃子又红又甜。以前论斤称,现在论个卖,价格翻番,还有自己的品牌——桐柏U礼。”新集乡王寨村果农赵俊涛说。

他把以前的传统包装和现在的新包装放在一起对比,“以前的包装又大又笨,主要为了方便装车运输。现在的包装变成精巧礼盒,以温馨的粉色为主,还配有手提丝带。”

桐柏县的朱砂红桃(资料图)

长期以来,桐柏县虽然坐拥朱砂红桃、山珍菌菇、艾草制品等优质农产品,却因分散经营,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又因缺乏品牌背书,难以突破地域限制,导致“有农品无产品、有价值无价格、有产业无规模、有品质无品牌”,许多农户丰产不丰收,守着“金山”却没有“金路”。

如何从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发力,带动尽可能多的农户一起走出困境?2025年,桐柏县着力整合特色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多个环节,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桐柏U礼”,往日土里土气、不上档次的农产品经过专业化包装设计,变成了彰显地域特色、备受认可的品牌商品。

“桐柏U礼”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龙头企业带动、行业监管的模式,由县商务局牵头,联合宣传部、总工会、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工信局、交通局、文广旅等部门,以及桐柏县邮政分公司、邮储银行桐柏县支行,组建工作专班,通过统一组织管理、品质把控、价格体系、物流配送和退出机制,把200多款农特产品纳入动态管理体系。

标准化、品牌化运营让好产品“有名有姓”,溢价效应就会凸显出来。目前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大力支持下,“桐柏U礼”特色农副产品走进了邮政系统职工食堂,进驻央企消费帮扶展厅展销,登陆“邮储微工会”、“832”帮扶平台等网销平台……预计今年年底,“桐柏U礼”将建设品牌专柜超100个,完成电商一体化经营,辐射涉农小微企业、合作社超200家,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