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作用:负责AI系统的整体控制与数据调度,是服务器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一、核心计算芯片(AI算力基石)
1. CPU芯片(AI服务器“大脑”)
- 核心作用:负责AI系统的整体控制与数据调度,是服务器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 标的:中国长城、龙芯中科、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澜起科技
2. GPU芯片(AI算力“主力”)
- 核心作用:擅长并行计算,是大模型训练、图形渲染的核心算力载体,全球市场被英伟达垄断,国产替代空间大。
- 标的:景嘉微、海光信息、和而泰、中电港、芯原股份
3. ASIC芯片(AI场景“定制王”)
- 核心作用:为特定AI场景(如人脸识别、自动驾驶)定制化设计,算力密度高、功耗低,一旦落地便有稳定需求。
- 标的:芯原股份、寒武纪、国科微、纳芯微、全志科技、瑞斯康达、淳中科技、博通集成、天融信、东软载波
二、系统集成芯片(AI终端核心)
4. SoC芯片(终端设备“集成中枢”)
- 核心作用:将CPU、GPU、存储等集成到单芯片,体积小、功耗低,是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等AI终端的核心。
- 标的:瑞芯微、恒玄科技、中科蓝讯、兆易创新、利扬芯片、同兴达、富瀚微、炬芯科技、星宸科技、盈方微
5. MCU芯片(AI终端“控制单元”)
- 核心作用:负责AI终端的简单指令执行(如智能家电的开关、传感器数据采集),用量大、场景广,国产替代率快速提升。
- 标的:兆易创新、芯海科技、中颖电子、乐鑫科技、国芯科技
三、存储与互联芯片(算力支撑关键)
6. 存储芯片(AI数据“仓库”)
- 核心作用:存储AI训练所需的海量数据,包括DRAM、NAND Flash等,AI服务器对存储容量和速度要求远高于普通服务器。
- 标的:江波龙、佰维存储、北京君正、上海贝岭、东芯股份、普冉股份、大港股份、同有科技、香农芯创
7. DPU芯片(数据传输“加速器”)
- 核心作用:卸载CPU的数据处理任务,负责AI服务器间的数据交互,提升算力集群的整体效率,是超算中心的关键配套。
- 标的:晶晨股份、致尚科技、恒为科技、中化岩土
四、功率与信号芯片(稳定运行保障)
8. IGBT芯片(AI设备“电源开关”)
- 核心作用:控制AI服务器、充电桩等设备的电能转换,耐高温、耐高压,是电力电子领域的“CPU”,新能源+AI双驱动需求。
- 标的:士兰微、斯达半导、东微半导、新洁能、时代电气、扬杰科技、华润微
9. 电源管理芯片(AI设备“能量管家”)
- 核心作用:为AI芯片提供稳定电压,避免算力波动,在高功耗的AI服务器中不可或缺,需求随算力提升而增长。
- 标的:圣邦股份、豪威集团、力芯微、芯朋微、富满微、晶丰明源、明微电子
10. 信号链芯片(AI数据“清道夫”)
- 核心作用:放大、过滤AI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确保数据传输准确,是AI感知层(如摄像头、雷达)的关键组件。
- 标的:艾为电子、思瑞浦、纳芯微、希荻微、圣邦股份
五、设计工具与新兴技术(未来潜力赛道)
11. EDA设计工具(芯片“造芯图纸”)
- 核心作用:AI芯片设计的核心软件,涵盖电路设计、仿真、验证等全流程,国产替代率不足10%,政策扶持力度大。
- 标的:华大九天、广立微、概伦电子
12. RISC-V芯片(开源架构“新势力”)
- 核心作用:基于开源指令集,灵活度高、成本低,适合AI边缘计算(如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是国产芯片突破的重要方向。
- 标的:全志科技、中颖电子、乐鑫科技、兆易创新、国芯科技
13. 光芯片(算力互联“高速通道”)
- 核心作用:用光学信号传输数据,速度是电信号的10倍以上,解决AI算力集群的“数据拥堵”问题,5G+AI驱动需求爆发。
- 标的: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光迅科技、新易盛、华工科技
14. 车规级AI芯片(自动驾驶“核心脑”)
- 核心作用:负责自动驾驶的环境感知、决策规划,要求高可靠性、高算力,L4级自动驾驶落地将催生千亿市场。
- 标的:德赛西威、四维图新、地平线(未上市)、黑芝麻智能(未上市)、寒武纪
15. 量子芯片(未来算力“终极形态”)
- 核心作用: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算力呈指数级增长,适合解决AI大模型的复杂计算难题,目前处于研发攻坚期,政策支持力度大。
- 标的:国盾量子、中科曙光、神州信息、亨通光电、光库科技
风险提示:本文标的仅为细分赛道梳理,不构成投资建议。AI芯片行业研发成本高、技术迭代快,股市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来源:宁波大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