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8日,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半岛南U2海上60万千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登记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该项目计入期为10年,预计年均减排量约118.13万吨,总减排量达1181.32万吨,预计累计增收约8.2亿元。
2025年8月28日,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半岛南U2海上60万千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登记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该项目计入期为10年,预计年均减排量约118.13万吨,总减排量达1181.32万吨,预计累计增收约8.2亿元。
这一项目位于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半岛南U2场址海域,安装71台单机容量8.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603.5兆瓦。
场址水深约30米,中心离岸距离约31千米,年均发电量约19亿千瓦时,并入华北区域电网。
山东半岛南U2海上风电项目通过CCER交易预计创收8.2亿元,成为全国碳市场重要补充机制的成功实践。
01 海上风电CCER突破,年减排百万吨的绿色实践
国华投资山东半岛南U2海上风电项目于2023年5月11日正式开工建设,在短短7个多月时间内就实现了全面竣工,于2023年12月31日全容量并网发电。
截至2025年8月30日,该项目已连续安全运行670天,累计发电量达到23.48亿度,相当于减少了数百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项目凭借其卓越的工程建设质量和科技创新成果,先后荣获2024年度电力行业科技创新突出企业荣誉称号和2025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等多项殊荣。
自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新启动以来,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认真研究国内碳市场政策,详细梳理CCER登记流程及所需资料,顺利完成了系统开户注册、资料上传、项目公示和审定工作。
02 “绿色货币”CCER:碳市场的重要补充与海上风电收益新支点
CCER(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即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领域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这一机制作为我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允许控排企业购买经过核证的减排量来抵扣其部分排放配额。
海上风电项目因其减排效果显著、技术成熟度高,被视为优质的CCER项目类型。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7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8亿吨,累计成交额467亿元,标志着我国碳市场运行日趋活跃与成熟。
对于海上风电项目而言,CCER收益成为了重要的收入补充。研究表明,海上风电单位投资达1.77万元/千瓦,是陆上风电的2.8倍,运维成本也相对较高。
在0.45元/度上网电价下,CCER交易(按65元/吨计算)可提升项目收益率7.36%–10.94%,有效对冲补贴退坡的影响。
03 示范与引领:国华项目为深远海风电开发注入新动能
国华投资山东半岛南U2海上风电项目的成功登记,为后续更多海上风电项目开发CCER提供了宝贵经验。
项目开发过程中,团队与审定机构及服务单位高频次协调对接,联合现场人员高标准完成审定过程中的现场答疑、资料补充和意见反馈等工作,先后完成半岛南U2海上风电项目一二期项目CCER登记。
海上风电CCER项目具有明显的减排潜力。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创新性领域,海上风电具有天然的绿色低碳属性,具有较为显著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和低碳示范效应。
特别是满足“单30”条件(离岸30公里以外或水深大于30米)的海上风电项目,当前全国年减排量约为1200万吨CO₂e,至2025年,减排量可增加至4500万吨COe。
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表示,将持续践行“向海图强、能源海洋”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更多大型化、深远海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充分发挥海上产业在推动能源革命中的巨大价值和商业化潜力。
国华投资山东半岛南U2海上风电项目成功登记CCER,标志着中国碳市场与海上风电产业融合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该项目不仅每年可减少约11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还能通过碳市场交易获得可观收益,为海上风电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随着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扩大,CCER机制将为更多可再生能源项目带来额外收入来源,加速中国能源结构优化和“双碳”目标实现。
来源:碳氢能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