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叮叮”又上热搜了,这次不是因为喝奶,而是因为被手机“绑架”。
“叮叮”又上热搜了,这次不是因为喝奶,而是因为被手机“绑架”。
视频里,游客把手机怼到玻璃前,叮叮盯着屏幕一动不动,像极了一个熬夜刷短视频的打工人。
下一秒,饲养员冲过来,举着“STOP!
STOP!
不要给我看手机”的牌子,像劝架的老母亲。
评论区炸了:
“猩猩也逃不过短视频?
”
“它会不会已经近视了?
”
“我娃天天看手机,是不是也快变猩猩了?
”
别笑,这事真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叮叮是2023年1月19日出生的黑猩猩,今年才两岁半,相当于人类幼儿园小班。
它第一次爆火,是2025年4月那段乖巧喝奶的视频,网友直呼“想偷回家”。
现在,它成了动物园的“流量密码”,每天都有人排队给它“投喂”手机。
但你知道吗?
猩猩的视力比人类脆弱得多。
它们的眼睛天生适合远距离观察森林,而不是盯着30厘米外的蓝光屏幕。
长期看手机,轻则视觉疲劳,重则近视——关键猩猩没法说“我眼睛疼”,更没法配眼镜。
更惨的是,猩猩一旦对手机上瘾,会出现类似人类的“戒断反应”。
国外动物园曾有大猩猩因为手机被拿走,当场撒泼打滚,甚至自残。
你以为你在逗它玩,其实你在逼它“加班”。
上海野生动物园不是没提醒。
玻璃上贴着“禁止投喂手机”,广播循环播放,但总有人觉得自己是例外。
工作人员说,最夸张的一次,一个游客被劝了三次,最后偷偷把手机塞进栏杆缝里,被猩猩一把抢走,差点摔碎。
这事背后,其实是动物园的“甜蜜烦恼”。
网红动物能带来流量,但流量一旦失控,就成了负担。
园方现在每天安排专人巡逻,看到有人掏手机就冲上去“劝退”,像防黄牛一样防游客。
有专家算过一笔账:一只黑猩猩每天被手机“围观”1小时,相当于人类连续刷手机8小时。
长期下来,不仅视力下降,还会出现刻板行为——比如反复摇晃、啃手指,这些都是心理崩溃的前兆。
你以为只是看个手机,其实是在逼一只两岁半的猩猩“996”。
更扎心的是,猩猩对手机的内容根本没兴趣。
它们看不懂短视频,也分不清滤镜和真实。
屏幕对它们来说,只是一块发光的砖头。
你以为它在笑,其实它只是被强光刺激到面部肌肉抽搐。
上海野生动物园最近出了新招:在猩猩展区加装“防手机玻璃”,反光设计让游客看不清屏幕,从根源上断了念想。
还计划推出“无手机日”,鼓励游客用眼睛看动物,而不是用镜头。
有人吐槽:“不让拍照,动物园还怎么玩?
”
但换个角度想,你去动物园是为了看动物,还是为了让动物看你?
叮叮不会说话,但它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当你把手机塞到它面前时,它眼里的光,不是好奇,是疲惫。
来源:永不落的红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