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户外出行时,穿浅色长衣长裤。在身体裸露部位涂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每2~3小时补涂一次。若带队进行户外活动,需提前检查活动场地是否有积水(伊蚊易在积水中产卵),提前做好防护。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今天是第41个教师节
亲爱的老师
教师节快乐
长期高强度的教学工作
和蚊媒传染病的传播
让老师们的健康
面临着一个个“小关卡”
在这个教师节
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份
实用的健康手册
图片来源:@蚊子动漫
一、蚊媒“防护关”
老师若有家访、带队进行户外活动等,容易被蚊虫叮咬。
预防小技巧:
户外出行时,穿浅色长衣长裤。在身体裸露部位涂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每2~3小时补涂一次。
若带队进行户外活动,需提前检查活动场地是否有积水(伊蚊易在积水中产卵),提前做好防护。
图片来源:千库网
❗️提醒:若被蚊虫叮咬后出现持续高热、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蚊虫叮咬史,早诊断早治疗早恢复。
二、眼睛“干涩关”
长时间备课、俯身批改作业,眼睛长时间“在线营业”,干涩、酸胀、视物模糊成了“常客”。这可不只是简单的“缺水”,干眼症背后,是泪膜稳定性与眼表状态的失衡。
预防小妙招:
牢记“20-20-20”法则,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抬头眺望20英尺(约6米)外的景物,坚持20秒,给眼睛“充电”。
眼睛干涩时,可使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滋润眼表,同时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让眼睛好好“休息”。
适当多吃菠菜、西兰花等绿色蔬菜,摄取叶黄素。
图片来源:千库网
三、嗓子“嘶哑关”
长期过度用嗓,嗓子很容易“罢工”,出现嘶哑、干痛的情况。久而久之,慢性咽炎很可能“找上门”,影响教学状态。
预防小妙招:
学会腹式发声法,让声音从腹部发力,减轻声带负担,搭配“小蜜蜂扩音器”,降低用嗓强度。
日常随身携带保温杯,泡上罗汉果、蜂蜜水,滋润咽喉。
远离辛辣、油炸食物,不给嗓子“添堵”。
图片来源:千库网
四、颈椎“疼痛关”
久坐伏案工作,颈椎长时间处于“前屈受压状态”,时不时扭脖子缓解僵硬,却陷入“越扭越疼”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预防小妙招:
每伏案工作1小时,就起身活动5分钟,做些简单的颈部拉伸动作。
用温热毛巾热敷颈部15分钟,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图片来源:千库网
五、下肢“酸胀关”
长期久站讲课,腿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不仅容易疲劳,还会增加静脉曲张的风险。
预防小妙招:
下课后多做踮脚尖、转脚踝等动作,每次1~2分钟。
睡前可用温水泡脚,泡完后轻轻按摩腿部,从脚踝向大腿方向推揉,缓解腿部疲劳。
图片来源:千库网
六、睡眠“困扰关”
白天忙着教学、处理班级事务,晚上还要熬夜备课、批改作业,失眠成了不少老师的“家常便饭”。有些老师会依赖褪黑素让自己“强制关机”,但长期下来会扰乱自身褪黑素分泌,加重失眠问题。
预防小妙招:
养成规律作息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即使周末也不打乱生物钟。
白天多到户外晒太阳、散步,促进身体自然分泌褪黑素。
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调暗室内灯光,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图片来源:千库网
愿各位老师能照顾好自己
拥有健康的身心
祝所有老师教师节快乐
【郑重提示:本文文内部分图片来自版权图库,二次转载请确认版权或更换删除。】
健康科普视频推荐
《广西疾控健康科普大讲堂》——
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供稿 | 健康教育与传媒科
文编 | 龙玉婷
美编 | 龙玉婷
一校 | 龙玉婷 陈梅 黄美婵
二校 | 严桐桐
三校 | 余宗蓉 黎因
审核 | 黄波
艾滋病治疗门诊:0771-2518326
以上电话接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8:00-12:00,15:00-18:00。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业务:我中心暂停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需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人员请到南宁市相关体检办理点进行体检。
疫苗接种地点:金洲路18号(琅西门诊)
疫苗接种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8:00-11:30,15:00-17:30;周六、周日:8:30-11:30。
来源:广西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