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当代花鸟画的绚烂星空中,来自江苏东台的王志平先生,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他以深厚的传统根基、鲜明的个人风格与浓郁的文人情怀,在笔墨流转间绘就时代的芳华与生命的律动。近日,我们走进他的艺术世界,聆听他与画对话的故事。
文丨钱金生
在中国当代花鸟画的绚烂星空中,来自江苏东台的王志平先生,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他以深厚的传统根基、鲜明的个人风格与浓郁的文人情怀,在笔墨流转间绘就时代的芳华与生命的律动。近日,我们走进他的艺术世界,聆听他与画对话的故事。
根基传统,融汇百家
王志平先生自幼与书画结缘,后拜师王光明先生门下,成为入室弟子,又负笈京华,于北京荣宝斋画院中国画高研班深造,受教于大写意花鸟画巨擘郭石夫先生。一路走来,他深研古法,广涉诸家,在传统的长河中汲取无穷养分。他常说:“笔墨的生命力源于传统的厚度与心灵的宽度。”在他静默的画室中,仿佛能听见历代名作的无声对话,看见他在“习百家之作,养文人之气”中逐步构建起属于自我的艺术语言。
写意之境,心与物游
王志平笔下的花鸟,不仅形态生动,更具一股奔涌而出的写意神采。其用笔洒脱而具法度,用墨淋漓而含韵致,水、墨、色交融之间仿佛自有呼吸。他作画时常进入“忘物、忘我”之境,笔随心动,意趣天成。在他的作品中,花鸟非为具象之复刻,而是心象之映照;非为视觉之再现,而是生命之咏叹。正如艺评人所言:“其画清新隽永,气韵流动”,在形神兼备中透出深邃的审美理想与哲学思考。
书画同修,艺道相生
面对当代艺术中“书与画”日渐分离的现象,王志平始终秉持“书画同源”的古意,致力于双艺并进。其书法笔意融于绘画,使画更具书写性与节奏感;而绘画中的构图与气韵,也反哺于书法创作,形成艺术表达的良性循环。这般双向奔赴、涵养互成的修养,使他的作品在当代画坛别具一格,真正做到“以书入画,因画益书”,展现出中国文人艺术的精神高度与文化深度。
誉响四海,时代经典
王志平的艺术成就早已跨越地域,蜚声国际。其作品屡获全国性大奖,并被中央电视台、荣宝斋、故宫博物院等机构收藏。个人画集《时代经典·王志平》《王志平花鸟画精品集》等相继出版,成为研习花鸟画的重要范本。2024年春节,他的作品亮相纽约时代广场,以中华之美为世界送去新春祝福。他被评选为“中国书画年度人物”和“中国艺坛新领军人物”,并获聘为中央电视台《今日视界》栏目客座教授,艺术履历载入《中国美术》《中国近现代美术年鉴》等权威辞书,可谓实至名归。
以画载情,静水流深
在王志平看来,艺术不仅是技巧的锤炼,更是心灵的修行与情感的寄托。他坚持“师造化,得心源”,在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中注入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礼赞。他的画作,犹如喧嚣世界中的一隅净土,引领观者沉静内心,感受万物有灵、天地和谐。作为盐城市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东台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他更以公益之心提携后进、推动地方艺术繁荣,体现出艺术家的社会担当与人文情怀。
王志平先生的艺术之旅,是一条回溯传统、拥抱时代的创新之路,是一场以笔墨修炼心灵、以图像传达文化的深远修行。他的作品,既传统又当代,既具象又写意,在延续中国花鸟画文脉的同时,亦焕发着新的生机与光芒。我们期待,他继续以笔为舟、以墨为海,绘就更多打动人心、启迪时代的丹青卷轴。
【画家简介】
王志平,号九草堂主人,江苏东台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中国颇具代表性的书画家之一。师从著名画家王光明先生,并毕业于北京荣宝斋画院中国画高研班,师承大写意花鸟名家郭石夫先生。
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首都书画院理事、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并担任无锡市惠风和苑美术馆馆长、盐城市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同时受聘为中央电视台“诗意丹青”书画院特聘画师,2023年起任中央电视台《今日视界》书画名家客座教授。
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级重要展览并屡获奖项,曾被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国际频道、盐城电视台等媒体专题推介。个人艺术成果入编《中国美术》《中国近现代美术年鉴》《中国书画名家》等多部权威典籍。2020年,获评“中国书画年度人物”及“中国艺坛新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出版有《时代经典·王志平》《王志平花鸟画》《王志平花鸟画精品集》等多部个人画集。2024年春节,作品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大型展播活动,向世界传递中华艺术之美。多幅作品被中央电视台、北京荣宝斋、故宫博物院等专业机构收藏。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来源:京都闻道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