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6月至8月,海南开放大学在全省18个市县组织开展“2025年农民综合素质素养提升培训”活动。此次培训以短期、高效的教育模式,着力培育一支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今年6月至8月,海南开放大学在全省18个市县组织开展“2025年农民综合素质素养提升培训”活动。此次培训以短期、高效的教育模式,着力培育一支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培训聚焦四大核心板块:春耕春管与防灾减灾、乡村文化与文明乡风、乡村治理与参与能力、综合实践与创新发展。通过专题授课、案例教学、互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设计紧密结合海南本地农业生产与乡村治理实际,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确保学员“学得会、用得上、能推广”。
现场直击:案例研讨引共鸣,学用结合促提升
在琼山区云龙镇云裕村的培训现场,老师们通过生动案例与互动研讨,引导学员深入思考产业融合与乡村治理路径。“老师教会我们如何更规范地调解纠纷,先讲情理再讲法理,工作方法更系统了。”云裕村网格员符永升在课后分享道。驻村第一书记黄有蕃也表示:“培训内容扎实丰富,我们将借鉴其他市县的成功案例,结合本村实际,推动云裕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培训现场
系统课程设计:既接“地气”又冒“热气”
培训内容涵盖现代农业技术、灾害防控、文化传承、乡村治理、数字技术等多个维度,旨在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
在《春耕春管与防灾减灾》模块中,专家讲解科学选种、测土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帮助农民应对自然灾害,提升农业生产韧性。《乡村文化与文明乡风》课程则通过“文明家庭”“好婆媳”等评选案例,引导农民参与移风易俗,弘扬传统美德。
《乡村治理与参与能力》板块重点讲解“积分制”“清单制”“村民说事”等现代治理工具,提升村民自治能力与参与热情。而在《综合实践与创新》部分,学员学习使用“村务通”APP、短视频平台等数字工具,推动乡村文化传播与文旅融合。
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培训
学员反响热烈:开阔视野、增强信心
不少学员表示,培训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拓宽了发展思路,增强了投身乡村建设的信心与动力。海口市琼山区一名村干部表示:“培训内容非常接地气,老师讲的都是我们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很有启发。”
海南开放大学教师陈美宇介绍:“我们不仅讲技术,更讲文明、讲治理、讲创新。希望通过系统化、针对性的课程,帮助农民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培训结束后,学员通过扫码填写效果评估问卷,反馈显示,多数学员认为课程“非常实用”,并希望未来能增加培训频次,开设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个性化课程。
机制保障:训后跟踪与长效服务
为确保培训成效持续转化,海南开放大学建立训后跟踪服务机制,定期回访学员,提供技术指导与政策咨询,组织交流活动,促进经验分享与资源对接。此外,还建立学员交流群,搭建即时沟通平台,形成“培训+服务+社群”的全周期赋能体系。
交流活动现场
助力自贸港建设,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此次培训不仅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举措,更是海南推动乡村振兴与自贸港建设的生动实践。通过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法治意识和现代治理能力,积极赋能乡村振兴与自贸港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与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筑牢人才根基。未来,海南开放大学将继续优化课程体系,创新培训模式,扩大覆盖范围,为海南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与自贸港建设深度融合。
来源:海南经济频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