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通过拉比(犹太智者)们对《托拉》(律法书)和《塔木德》等经典的解释和演绎,我们可以梳理出犹太神学和哲学对此问题的几种主要思考路径和原则。总的来说,犹太教对外星生命的存在持高度开放甚至期待的态度,并认为这与犹太信仰的核心并不冲突,甚至可能相辅相成。
这是一个非常前沿且有趣的问题!犹太教并没有一个关于外星生命的官方、统一的教条,就像许多宗教一样,古典经文并未直接预见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然而,通过拉比(犹太智者)们对《托拉》(律法书)和《塔木德》等经典的解释和演绎,我们可以梳理出犹太神学和哲学对此问题的几种主要思考路径和原则。总的来说,犹太教对外星生命的存在持高度开放甚至期待的态度,并认为这与犹太信仰的核心并不冲突,甚至可能相辅相成。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观点和解释框架:
1. 神是全宇宙的上帝:无限创造的必然性
犹太教的核心教义是上帝是独一、无限、全能的创世主。因此,许多犹太思想家和拉比认为,将上帝的创造力局限在一个小小的星球上是对神性的一种限制,反而是不合理的。
· 圣经诗篇:“天,是耶和华的天;地,他却给了世人。”(诗篇 115:16)。这节经文被解释为:天堂(即宇宙)属于上帝,祂可以随心所欲地填充它;而地球则是特别赐予人类的领域。
· 上帝的宏大:如果上帝有能力创造横跨数百亿光年的宇宙,其中包含数千亿个星系,那么认为地球是其中唯一孕育智慧生命的地方,在神学上显得“小气”。丰富的创造更能彰显上帝的荣耀和创造性。
2. 《塔木德》与卡巴拉中的“万千世界”
拉比传统中早有关于“多个世界”的讨论,这为外星生命提供了神学空间。
· 《塔木德》中的暗示:在《塔木德》(Berakhot 58a)中,拉比们讨论上帝的神圣时,提到上帝“在每一个星球上旋转”,这暗示了其他世界的存在。
· 卡巴拉的“Seder Hishtalshelus”:在犹太神秘主义(卡巴拉)中,有一个“链式演进”(Seder Hishtalshelus)的概念,描述神圣能量如何流溢并创造出一系列连续的世界。这些世界在灵性层次上可能高于或低于我们。这可以被解读为支持多元宇宙或多个维度的生命形式。
3. 人类的核心地位与“上帝的选民”
这是最关键的神学问题:如果存在其他智慧生命,那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吗?《托拉》是给全宇宙的吗?
· 人类在“地球”上的独特性:犹太教强调人类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并拥有自由意志。这种独特性通常被理解为在地球上的独特性,并不一定排除其他世界上存在其他形式的智慧生命。
· “选民”概念的相对化:上帝可以与地球人立约,同时也可以与“阿尔法半人马座人”立下完全不同的约。每个文明可能有其独特的目的、与上帝的关系和需要遵守的律法。上帝与犹太人的特殊关系(圣约)并不需要否定上帝与其他创造物的关系。
· 《托拉》是为人类制定的:犹太律法(Halakha)的各个方面——从安息日到饮食律法(Kashrut)——都是基于人类的生物学、地球的物理环境和历史。普遍认为,《托拉》是给地球上的犹太人和皈依犹太教的人类的。外星文明很可能有他们自己与上帝沟通的方式和需要遵守的规则。
4. 知名拉比与思想家的观点
· 卢巴维奇拉比(Lubavitcher Rebbe):他在20世纪60年代就公开谈论过这个话题。他认为,外星生命的存在与犹太教完全兼容。他甚至提出,如果外星生命被证实,犹太人可能会负有向他们传播《诺亚七律》(上帝与所有人类立约的基本道德律法)的使命。
· 拉比诺曼·拉姆(Norman Lamm):已故的现代正统派领袖曾表示,外星生命的存在“不会对我的神学构成最轻微的挑战”。他认为这只会让上帝的创造显得更加奇妙。
· 拉比巴里·弗罗因德(Barry Freundel):他打趣地说,如果遇到外星人,犹太人的第一个问题会是:“你的母亲是犹太人吗?” —— 这是一个幽默的方式来说明,犹太身份是通过母系血脉传承给人类的,外星生命显然不在此列。
总结:犹太教的主流观点
1. 高度开放:犹太教义,特别是关于上帝无限创造力的信念,为外星生命的存在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大多数拉比认为这不仅是可能的,甚至是可能的。
2. 不构成神学冲突:外星生命的存在不会削弱上帝的唯一性、《托拉》的真实性或犹太人与上帝的圣约。上帝完全可以管理多个不同的关系。
3. 律法适用于人类:犹太律法(Halakha)是针对地球上的人类制定的。外星智慧生命不受其约束,除非有来自先知的新启示。
4. 强化而非削弱信仰:发现外星生命将被视为对上帝创造之伟大和复杂的又一次证明,从而加深对造物主的敬畏,而非挑战信仰。
最终,犹太教是一种鼓励质疑、探索和与科学对话的信仰。发现外星生命将被视为探索“上帝之作”的惊人新篇章,而不是需要解决的危机。
来源:海棠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