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1年乳源县农村调查报告看当时民生的凋敝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0 11:00 1

摘要:本队于三十年十月七日奉命组织成立并派赴乳源县工作,十月十二日准备就绪,十三日乘韶连路韶乳段汽车抵乳源城,即日开始作实地之调查,第一区属之云峰镇、鼓大乡、九仙乡、大布乡四乡镇,在十月底查竣。第二区属之南水乡、平水乡、龙溪乡、均武乡、清源乡、西山乡六个乡,在十一月

以下内容为民国30年(1941年)广东省调查队对乳源社会状况的调查情况发布,应该是比较真实的反应了当时整个乳源县的实际情况。

本队于三十年十月七日奉命组织成立并派赴乳源县工作,十月十二日准备就绪,十三日乘韶连路韶乳段汽车抵乳源城,即日开始作实地之调查,第一区属之云峰镇、鼓大乡、九仙乡、大布乡四乡镇,在十月底查竣。第二区属之南水乡、平水乡、龙溪乡、均武乡、清源乡、西山乡六个乡,在十一月下旬查竣。第三区属之秀水乡、梅花乡、高富乡、清洞乡、武平乡、石溪乡六乡,在十二月中旬查竣。共需时六十三日。除将实况按表填报外,谨收该县各种情形报告如下:

(一)沿革及地理

名称的递嬗 乳源在本省行政列为四等级,辖于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创县始于宋朝,前为曲江县所辖,名为乳源乡,居民数百家,至绍兴间,居民胡世贤、邓寿保等,以当设县治事请于守臣,时诸重臣与韶守周侯舜元,以其地远民众,政化难及,裁可上闻,得准设县。至宋乾道三年八月十三日,主持立县制之父老刘天锡等,以该县西南天井山发脉处,有曰钟乳岩者,源泉流出,汁白味甘,淀后如乳,遂取名为乳源。

政治组织的演进 乳源城原设于虞塘黄土岭(现名鼓大乡)草筑城廊,割治曲江乳源

乡四里,崇信乡八里,乐昌新兴乡三里,区分街坊廛市,至明洪武迁于今址(洲头津)时,全县划为二十八地,委官管治,至清末制度,将二十八地编为一、二、三、四、五区,民国十七年编为四区,民国二十年划分为五个自治区,区设区公所,综理事务。民国二十六年编为二十一乡两镇,再分为三区,区设区署,民国二十九年七月,实行新县制后,编为十五乡一镇,此其政治组织演进之大概也。

县长的更迭 该县变乱相侵,迄无宁日,卷帙荡然无存,县长更迭难以稽考,第一任知

县为刘天锡,明朝洪武改元后知县为张安仁,自民国后,十四年二月为李莲,六月为黄观贵,十月为喻勋乾,十五年五月为朱纶焕,十六年二月为丘举梅,三月为陈艺操,五月为蔡飞,六月为陆精治,十二月为刘寅,十七年二月为萧乃昌,十八年四月为梁修礼,二十年九月为黄鹤森,二十一年三月为郝辉铭,十二月为曾粤珍,二十二年十月为谢嵩举,二十四年四月为区荣星,十一月为岑涤群,二十五年十一月为许济化,二十八年三月为陈荣魁,三十年二月为刘德闻。

疆界与地势 乳源位于粤之西北边陲,县境东接曲、乐,西邻阳山,南临英德,西北与

湖南宜章毗邻,东西相距一百六十里,南北分离三百八十里。山岭重叠,地势中部特高,北部次之,大小北江左右分流,形如牛脊,势若鹤顶,最高处,鸟兮飞绝,马也不前,山脉发自湖南之临武,蜿蜒入于乳源之天堂山,绵亘数十里,横分三脉,其一南奔摩星岭,其一东域南迤大东山,其一向北转入云峰之云门山。中有乳水,南抵曲江,北有秀水,斜趋坪石,南有江湾水,会于曲江之凤田,西有平水,直通英德。此外无湖、沼、溪流矣,气候寒暖不常,一日数变,最冷时降至零度,最热时,是华氏九十余度之普。

(二)保甲人口

保甲人口 乳源县在民元前,有居民男女三万余众。民国二十四年创办调查,民国二十六年奉命编组保甲,调查全县人口,二十八年又复查一次,二十九年,实施新县制,再办理复查人口,仍有古母水一带,未受编组,至三十年二月,由该县现任县长刘德闻,亲率保安队前往强迫调查,编组保甲,据现在统计,全县共分十六乡一镇一四二保,一七四〇户,男子四四四二七人,女子四一五二八人,壮丁一二七八八人,人口共计八五九五五众。开始办理户籍与人事登记者有八个乡(半数),民政之推进,比前较有成绩,农民多业农与佣工,占全县九成以上,出国华侨不及五人。

婚姻状况 乳源封建思想甚深,完全盲婚,女子聘礼值千余金,当购一头耕牛同一作

用。翁姑丈夫,随时有转卖媳妇与妻子之权,再醮妇极畅销,价值六七百元,取其年龄较高富有工作经验故也。因此,时有在沦陷区或其他地方,拐带妇女来乳源发售者。痛而言之,婚姻简直是猪牛市场的一种买卖而已。

(二)教育文化

人民教育程度 乳源地瘠民贫,向不注重教育,儿童读书机会甚少,识字人数一五○

OO人,文盲七〇九五五人,学龄儿童四二O00人,失学儿童三五O00人,全县专科以

上学校毕业者五人。

各级学校 该县自民国十六年时曾办县立师范讲习所一所,一期即停办,二十二年再设县立简易师范学校,一期又停办,今年秋复创县立中学一间,十一月开始上课。二十九年实施新县制,推行国民教育,现计有中心小学校十五间,保国民学校八三间,中学一间,中学专任教员一人兼任教员五人,小学教员三二四人,小学经费全靠教育厅补助,中学经费由县教育款户支持,校舍简陋,师资不健全,完全是破祠旧庙之类。过去学生升学,多往韶州、乐昌、仁化、连县、宜章等处之公私立中学肄业,因路远需资特巨,亦寥寥而已。

社会教育及文化 谈到这个问题,实等于零,不但无图书馆,亦无其他社教机关,民众

教育馆,极不完备,虚有其表,内设有民众阅览书报处,旧书残报一目了然,仍算为全县难能可贵之设备,民教馆也曾一度提倡协助各校办理民教,未见成绩,至其他文化团体有县教育会。报馆、书店、杂志、刊物,一无所有,戏剧、歌咏队的组织,亦付厥如。

(四)经济状况

一般情形 乳源地瘠民贫,财力困乏,三十年度支出概算十八万余元,地方实有收入

八万余元,由省库补助四万余元,尚不敷五六万元。

农业一般状况与田赋改征实物情形 该县以农业为主,但无农业行政管理机关,即稍具形式之农会,亦无法组织成立。农民缺乏组织,无指导,农产量亦无法增多。二十八年冬,广东省建设厅,在县设稻作改进所乳源分区,二十九年增设农业指导工作站,及粮食增产督导处,前者正从事研究稻种之改良及推广,后二者正从事冬耕督导及品种繁殖。因时间有限,成绩未著,查其农产,以稻种为大宗,惟地势特殊,或过寒过高,除一区外,余均年种一造,二、三区之均武、清源、高富、梅花、清洞、石溪、西山等乡,入冬便降雪,不能冬耕,至明年夏初,天气渐趋和暖,始能播种,年仅产一造。武平乡地势较佳,春天时水多不能种禾,但可以养鱼,入秋水涸,又可以冬耕,农民生活,较全县为优裕。全县年产稻谷四五00000担,消费三00000担,盈余一五0000担,多运销坪石、曲江,及由政府收购。副产以甘薯、玉蜀黍、花生、菜油、杉木为多,年产四四00O○担。双峰叠翠茶,芸香庵草为该县特产,叠翠茶年产仅五六斤,产地秘密,知者仅五六人,每年秘密采摘,视为珍品,芸香草产于均武乡之芸香庵,可以灭虫,自抗战后,物价高涨,农民收入增多,生活好转。至该县田赋改征实物,至无成绩,至今仓库秤斗亦未完成,仅一区之附城镇,可以开始征收,农民亦乐为缴纳。

工业 县内无私营工厂,现有广东建设厅矿厂,开采秀水乡八字岭之焦煤,中国顺成

二公司开采梅花乡深塘清洞乡坪溪之锑矿,军委会资源委员会开采平水乡之钨矿。其他工业亦极简单,仅有数家小型烧砖瓦窑外,还有小数之制鞋户打铁户,及小数制棕绳之瑶民而已。其产品完全在本县销售,抗战后亦无大变化,接近坪石之小数工人,收入稍较丰富。

商业 乳源交通不便,地方不属要冲,商业不畅,无大市镇,仅有县城、管埠、侯公渡小型市场,商店不足二百间,完全杂营各种货物,人民日用品极简单,除自己用竹、木制造或种植自给外,仅盐、铁器、布匹、火柴,需购自外来,多由湖南、曲江运售,抗战后生意一如往昔,食物店较为发达。

金融 全县无钱庄及典当业,流资甚少,各种货币畅通,华侨汇款,年不满五百元,县城现有广东省银行一间,经营各种业务,以农业贷款为中心工作,储汇完全是当地军政机关之来帐,汇出款项,微乎其微。

(五)交通

公路与水运 乳源陆路有省道自韶州至连县称为韶连公路,经过县境南端,韶州至乳源段,日行车一次,韶连车时有时无,星坪公路;起自连县星子至乐昌坪石止,经县北武平石溪二乡,无经破坏之公路,水路滩流湍急,难航舟楫,有乳源河下流通曲江、英德、清远,有武水由湖南宜章经武平、石溪出坪石可航小民船而已,船只全数,不及五十艘,车运船运均感不便。

电信邮政 县府有无线电台一所,县境设有有线电话,县城有广东省长途电话乳源派出所,接驳坪石、乐昌、曲江、南雄通讯,县城洲街有三等邮局一所,全县十六乡镇中设有邮政信箱者不足五个。

(六)警卫

警察 县政府设有警佐室,综理全县警务行政,县以下有政务警察一分队,警察分驻

所四所,全县警务行政人员八员,长警一二二名,经费由县统筹统支,一月共支二四三一元,共有粤造七九步枪七十五杆子弹六000颗。

国民兵团乳源国民兵团,设正副团长各一人,自卫队一中队,征集乡丁编练而成,技术与经验,仍感幼稚,兵团部有官长九员,士兵六八名,七九步枪六六杆,子弹四二二四发,现入冬防时期,各乡另组成自卫班五班,以作自卫。

(七)卫生

城市与乡村卫生概况 乳源除县城外,其余贸易市场,无固定商店,逢圩期则各商云集,非圩期则不见人影,圩廓局促,粪污满地,以县城言,亦无卫生设备可言,清道夫亦无雇用,街道狭隘不平,沟渠不通,污水流溢,苍蝇繁众。乡村更难言喻,视粪污如命,厕所建陈要道之旁,一室入门处,必有猪牛栏一处,粪便杂陈喷人欲呕,土人处之泰然。

疾病与医药 居民多流行发冷病、肠胃病及疥癞,医病如医牛。普通方法有三:①食生草药;②放血(方法用银针刺破鼻耳背手指脚趾皮肤使血流出),如果仍不愈,则求神拜佛,此为后之一计矣。县无医院,乡无诊疗所,县境无西药房及西医,除县城有几间中药房及几个不大高明的中医外各乡则一无所有矣。

(八)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与仓储积谷 乳源全县无公私设立之养老院,婴育堂、孤儿院或慈善堂等救济机关,仓储亦付厥如,即有小型者,数量亦不多,亦是地主屯积希图及时操纵耳。

合作 自施行新县制后,县有合作指导员室之组织,对合作事业,推进甚力,现有乡保

合作社五一,信用合作社一一三,水利合作社一五社,垦殖社七社,共计一八六社,社员七二八八人,股本额一○七七七八元,今年由乳源广东省银行贷出国币五八六八〇四元,此款投入乡村,活泼金融,发展经济,增加生产,收效宏大。

(九)风俗道德

赌博吸烟今昔比较 乳源自禁政推行后,赌风与吸烟(鸦片)已著巨效,惟教育不及,民性难驯,无国家观念,较避之处,常有武装护赌行为,麻将牌仍极流行,吸烟(鸦片)者

已减百分之九十,种烟(罂粟)者在边陲大山中,入冬仍有偷种,已不若未禁前之猖獗矣。

贞操 贞操观念甚轻,民穷财困,工商不振,来往人少,无公营妓女,私娼亦少见,但乡

村中,私通情奸者常有所闻,因民穷之故,纳妾者甚少。

蓄婢童养媳及婚丧俗礼 蓄婢风甚盛,原因购一婢女仅三数百金,未嫁前可作牛马,嫁时又值千余金,有以致之,婚姻礼节,备极繁缛,通常聘礼千余金,另送女家猪肉数十斤,谷数担,鸡十斤,酒菜等物,需费不少,普通亦三四千金,人家往往无法负担,民间多组老婆会,以便领取会款成婚,有此原因,人多无力娶妻,便取童养媳,以补不逑,故童养媳之风仍极盛行。乳源乡村无市缠(廛),棺材亦难购买,民间常预成之棺木在家停置,备不时之需,有丧之家,穷者草草行事,富者延道建醮,大事素酌,亦需千数百金。

迷信与社会习惯之浪费 乳源迷信之风甚深,举凡一切庆典,建筑,迁居均求神择日而后行。寺庙甚多,一条流水之转湾处,一个山岩,一枝大树,一个村庄都建有寺庙,寺庙内陈列许多神像,五光十色,每年必建醮一次或二次,若遇疫瘟流行,则用轿抬招着神像巡行,谓能以镇压,每逢播种之始,乡村便举行建醮,祈祷丰年,收获之后,又建醮谢神,普通以迎神赛会浪费最多,其次则为吸食黄烟(烟之未制炼者)矣。

(十)特殊事项

名胜古迹 乳源峰峦重叠,绵亘不绝,小溪瀑流,曲径青幽。1.历传县有八景:白温泉清暖(温泉春暮),秀顶奇云,文秀拱痒,香炉烟篆,洲头夕照,腊岭夏寒,双峰叠翠,梅花

仙迹。2.云门寺在县城北郊之云门山,建于五代,南汉赐名大觉寺,稽其寺史,该禅师前为刘智远师,智远贵达皇帝后,念师之德,乃游云门,敬送玉手圈一对,玉盘三个,并撰铭亲书,迄今尤存,此外如双峰寺,韩文公祠等亦为胜迹。3.温泉,县城北(西)角有温泉精舍,龙溪乡有温池,南水乡有汤盘水,水清而洁,常年温暖,泉流不绝,每届早晨薄暮,居民络绎往浴。尤以汤盘水之设备特佳,建以洋房,筑舍间隔,分长官浴室,平民士兵浴室、女浴室,男女亦可享受温暖,其余二处,全为男子之专利矣。

地方势力与姓氏关系 乳源乡民,习朴而鲁,祗知守旧,宗族强弱,藉事攻击,甚至械斗,杀人当寻常,变为贼匪行为,民性强悍,勇而无谋,每为强者利用,互相仇视,土绅恶霸,因以造成操纵行政,阻挠政令,近一年来,政府极力设法铲除,以宁地方(如今年保安团拘捕古母水之李琅福是也),影响所及,恶势力渐见减弱,县中强族,则为丘、李、林、张、廖、邓六姓。

特殊事项 甲、乳源有傜(徭)民四千余⑤众,分居离县城数十里山中。近东者名东山傜(徭),女子戴帽如八角亭,未婚者后脑处有数竹枝,外围短裙,不穿裤。近两者名西山傜(徭),女子头上以黑布平盖,较东山傜(徭)为整洁,男子均头裹布巾,穿耳环,腰悬小刀,有武士风。已懂礼俗,与汉人通商不通婚姻。多采伐山中杉木,做成材器,以棕树结成棕绳,养蜂取蜜,向外运售,无组织,乏教育,每年习俗举行“朝皇”(拜王)一次,在夜间举行,届时张灯结彩,鸣锣拷鼓,燃放炮竹,男女均衣新装,唱歌舞蹈,为年最热闹之佳节。乙、乳源向为难治之区,匪风猖獗,一入冬防,更为活跃,现在以第三区一带为最不安。匪首李林,率众百余,化整为零,四处抢劫,行旅裹足,该李林早年曾加入新四军,新四军解散后又潜回乳源、乐昌、宜章交界处活跃,有新四军流亡官员从中支持,势力日渐膨大,此外如平水乡、古母水一带,尚有小数股匪,在乳源、阳山边界为患。

广东省调查队

民国三十年十二月

来源:机山闲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