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排的成绩在近两年并不是很稳,尤其是今年,争议很大,很多球迷都好奇,为什么现在的成绩没那么好,不让朱婷回归呢?
文 | 小鲤
编辑 | 小鲤
女排的成绩在近两年并不是很稳,尤其是今年,争议很大,很多球迷都好奇,为什么现在的成绩没那么好,不让朱婷回归呢?
之前就有资深名帅表示,朱婷是百年一遇的天才,现在女排成绩不是那么突出,名帅李焕宁这次在采访中又说到,表示朱婷明年可以回归,直言不用她是浪费。
很多球迷表示,终于有人敢说出自己的心声了!
今年世锦赛中,中国女排创下15年来最差战绩,这让很多球迷觉得不舒服,觉得为啥不让朱婷回归。
1比3负于法国队,止步十六强,这个结果出来的时候,相信很多球迷都在看比赛直播,说实话,看到最后一个球落地,我是有点惊讶。
发球得分4分,失误送分23分,净亏19分,巧了,这正好就是输球的分差,第一局最典型,20平之后连续4个发球失误,直接把局点送给法国队。
每接三个球,就有两个都不到位,主攻手想进攻,球都到不了手上,怎么打,硬着头皮强攻,被人家拦死7次。
其实前面我们领先的时候,我还觉得应该稳了,结果场上5个人都没敢要球,感觉少了点杀气,最后被逆转,还是非常可惜的,在赛场上的表现,只能说有点让人没想到。
19岁的二传张籽萱,小姑娘是真的尽力了,她的传球路线被法国队研究得透透的,每次传球人家都能预判。
关键分的时候,她只能给四号位硬打,因为其他套路全被封死了。
临场换人也是非常的灾难,三名奥运冠军坐在板凳上,从头坐到尾,整场比赛就换了两次人,被网友讽刺为“按表换人”。
就是赛前定好了谁打谁不打,比赛中不管形势怎么变,不调整,对比人家法国队,那换人非常及时。
发球轮换个首发,拦网轮换个拦网手,后排防守再换个自由人,每个位置都有针对性的调整,把咱们的节奏直接打乱了。
球员需要的是具体的战术调整,是明确的进攻方向,不是这种精神鸡汤,世锦赛的惨败,暴露的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执行层面的全面崩溃。
从战术准备到临场指挥,从人员使用到心理调整,每个环节都出了大问题。这样的执行力,别说打世界强队,就是面对亚洲对手,恐怕都悬。
从基层青训到职业联赛,从教练培养到人才选拔,每个环节都出了问题,最可怕的是,大家都知道有问题,但很难有人站出来指出。
法国队6个主力在土耳其、意大利联赛打球,一直都在跟世界级攻手过招,咱们除了李盈莹短暂留洋,其他人全年待在排超联赛。
人家的球员见惯了大场面,关键球该怎么打心里有数,咱们平时在国内联赛节奏慢,对手水平参差不齐,一到国际赛场就有点懵了。
最让人痛心的是传承断层,过去中国女排都是老带新,代代相传,现在新来的二传都是生面孔,没有老将手把手教,全靠自己摸索。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中国女排的训练模式确实该好好反思了。
中国女排世锦赛失利后,前国青主帅李焕宁的点评,确实是一针见血,非常真实,很多球迷也是非常支持。
他不光表示中国女排的集训强度和密度不够,没有能打出应该有的水平,还表示发球没练好,在赛场上很明显的暴露出短板,还有体能没有到位,如果持续忽略这个问题,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李焕宁教练指出,当时训练期间安排男队员帮忙陪练是不合理的,对于队员来说,潜意识可能会觉得自己是女队员,输一分很正常,可赛场上就不一样了。
看到李焕宁说的,豁然开朗,确实会有这个问题,感觉说的很真实,他直言朱婷不用是浪费,二传要老带新,两句话直接戳中球迷最在意的两个痛点。
为什么放着世界级主攻不用?新人二传到底靠不靠谱?
现在的情况是,朱婷在意甲打得风生水起,国内联赛却连国家队名单一次都见不到她,年轻二传张籽萱敢打敢拼,但遇到欧美强队确实有点手忙脚乱。
有人觉得该给新人机会,有人喊老将才是定海神针,排协和教练组现在就像站在十字路口,往哪边选都有人反对。
朱婷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她再强,不用就白搭,从赛场上看,她确实是百年不遇的天才,不管是那个方面,都很强。
现在意甲的地位很高,关键分处理稳得非常稳,这种水平的运动员,就算放在替补席,球迷也是可以接受的。
感觉只要她在队里,赛场上的气场就不一样,小队员和球迷看见她就不慌,对手看见她就发怵。
现在新人吴梦洁、庄宇珊确实有潜力,但国际大赛的网前对抗,跟国内联赛完全两码事,去年打波兰那场,吴梦洁被拦得找不着北,最后还得靠袁心玥救场。
不是说年轻人不该练,但放着现成的世界冠军不用,非要等新人交够学费,这学费未免太贵了点。
张常宁的情况更微妙,手术恢复后状态成谜,教练组估计也在犯嘀咕,用她怕掉链子,不用又浪费经验。
说到底,现在女排缺的不是人才,而是敢用人才的魄力,二传位置的情况比主攻更让人揪心,张籽萱这次世锦赛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传球思路清晰,敢在关键时刻组织战术。
但到了淘汰赛阶段,面对塞尔维亚、意大利这些队伍的跳发球,她的稳定性还是有点差,现在光靠张籽萱一个人硬扛,场上压力全压在她肩上,失误多了自己心态也容易崩。
李焕宁说的老带新不是空话,看看巴西女排的罗萨玛丽亚,35岁还在带二传新人,经验这东西不是训练能练出来的,得在实战里一点一点攒。
不是说张籽萱不行,但让她现在就挑大梁,相当于让刚考出驾照的新手直接上高速。
最怕的是年轻队员被骂多了失去信心,老将退得太快又没人传帮带,这个断层补不上,可能下届奥运会会很难打。
老将回归不是倒退,是止血,先稳住局面,再谈未来发展,否则,连眼前这一关都过不去,还谈什么长远规划?
青黄不接的现状摆在那里,国际化的差距越拉越大,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中国女排可能真的需要好好调整。
名帅们的建议不是空穴来风,他们比谁都了解中国女排,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也知道怎么解决,中国女排走到今天这一步,不是某个人的责任,是整个体系出了问题。
从青训断层到教练缺位,从国际化差距到临场指挥失误,每个环节都需要反思和改革,但最关键的,是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
老将回归不是倒退,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传承不是守旧,是把最宝贵的经验传下去。
中国女排的辉煌,从来都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突破,困难是暂时的,但女排精神是永恒的。
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勇于改革,相信中国女排一定能走出低谷,重回巅峰,因为这支队伍的基因里,流淌着永不言败的血液。
路在脚下,希望在前方,中国女排,加油!
信息来源
《淘汰赛不敌法国,哪里出了问题?》——五星体育广播
《新华社点评女排世锦赛:世界排球在不断变化,中国排球也需与时俱进》——大皖新闻
来源:月尘染星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