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智能汽车崛起:夺回财富主导权,中国开启“汽车强国”新征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0 12:15 1

摘要:当超过50%的消费者明白新问界M7领先德国进口宝马X5、奔驰GLE、Q7一代以上暨鸿蒙智行保有量200万辆以上,五界登顶,BBA&T跌下神坛。最多不超过3年。

国产智能汽车崛起:夺回财富主导权,中国开启“汽车强国”新征程

当超过50%的消费者明白新问界M7领先德国进口宝马X5、奔驰GLE、Q7一代以上暨鸿蒙智行保有量200万辆以上,五界登顶,BBA&T跌下神坛。最多不超过3年。

1、中国智造问界M9、尊界S800代表全球汽车最高水平,没有之一

自从余承东造鸿蒙智行四界车,问界M9、M8、M7及新问界M7、享界S9T上市,进口车燃油车已经落后一代。

大众、奔驰、宝马、保时捷也学中国生产电动车,仅改装燃油车背个小电池,技术落后于中国。

最新的奥迪一汽Q6L e-tron算是中国电动化和智能化及产业链基础上的一款中国式智能汽车,灵魂是华为ADS 4,车机系统及座舱等还采用高通等芯片,这也算最接近中国智能汽车的中国和德国制造品牌。

余承东入局智能电动汽车还有4年左右,他所领导的鸿蒙智行造出的L3智能电动汽车代表全球顶尖水平,包括尊界S800、问界M9、问界M8、新问界M7、享界S9T。德国百年豪华车奔驰GLE,宝马X5、奥迪Q7,就智能化及安全性能,产品力,已经干不过新问界M7,特斯拉Model Y L同样干不过制造工艺及智能化和安全性能和豪华性、舒适性更高的新问界M7。

中国之外的BBA要在德国、美国生产出比肩新问界M7、问界M9的纯电版或增程版,至少得追3年。

而3年后,鸿蒙智行五界销量已经是中国市场奔驰、宝马、奥迪、特斯拉销量之和,鸿蒙智行五界已经超越全球的BBA T,是智能化、电动化、安全性、豪华性、舒适性全面超越。

问界M9、尊界S800代表中国工业制造及智造及产业链支撑起来的最高汽车制造水平。

2、德国、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等曾经汽车强国在中国市场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也赚得盆满钵满

中国汽车保有量3.59亿台,其中合资车2.8亿台,不含已报废淘汰的车辆。

大众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至2022年年底大众汽车品牌向中国用户累计交付已超4000万辆。2023年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在华累计交付车辆323.6万辆,同比增长1.6%;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累计销售汽车292.8万辆,同比下滑9.5%;2025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华共交付131万辆新车,同比微降2.3%。

按照大众官方公布的数据,加上乘联会2025年1-8月大众销量数据,大众汽车子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累计销量4789.58万辆;截至2025年6月,奔驰在华销量突破800万辆,宝马在华销量突破900万辆。

那么,截至2025年9月10日,德国大众(奥迪)、奔驰、宝马在中国销量突破6500万辆。

截至2025年7月底,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突破2500万辆。

截至2024年底,现代和汽起亚在中国市场销量为1840万台。

从2014年到2023年的10年时间内,跨国车企平均每年在中国赚取了200亿美金的利润,这个‘利润池’当前正在急速地萎缩,存在急剧减少的风险。

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与行动举世瞩目。当人们好奇国家为何如此坚定不移地推动电动汽车产业时,背后实则隐藏着一个关乎经济命脉的惊人真相——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每卖出一辆合资车,大量利润便如流水般外流海外。而如今,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正汹涌袭来,将财富牢牢留在了国内。以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国三王”,正以破竹之势改变着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

3、三十年合资路:万亿资金悄然外流

在中国汽车工业艰难起步的三十年里,“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路径成为了主流选择。这一策略在初期确实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一定的技术引进和市场拓展,然而,在合资的光环之下,却是巨额利润的持续外流。

每卖出一辆合资车,就仿佛开启了一个利润的“漏斗”。技术转让费、专利使用费、模具费等超过1万元如流水般进入外方口袋;关键零部件进口差价又另计1万元;而在利润分配方面,外方更是拿走了45% - 50%,约每车2万元。平均下来,每辆合资车就有4万元流向了海外。

截至2025年6月,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59亿辆,其中合资车占比高达2.8亿辆。简单推算,三十年来合资外方从中国赚走的资金超过11.2万亿元,这几乎相当于每个中国人都为合资车支付了1万元,而且这还不包括那些已经报废的车辆。这笔巨额资金若能留在国内,将如同强大的引擎,拉动研发创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刺激消费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崛起之前,买合资车买进口车是必答题不是选择题。之前工作过的机关车辆近20辆,专门一位后勤副处长管车,奥迪、尼桑、雅阁、丰田霸道、帕萨特、桑塔纳2000、考斯特、五十铃都有,每辆价格不菲。下海与师弟创办公司,公司先别克、带车载电话的尼桑后买奥迪、丰田霸道、3.8L排量的现代维拉克斯等。家用买过别克、一汽奥迪A6L、宝马5系、740Li、X5,奔驰GLE。

妥妥的“韭菜”一族。

4、电动化转型:从“市场换技术”到“创新主导市场”,徒弟超过了师傅

国家大力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绝非仅仅出于环保的考量,更是一场关乎经济主权的激烈争夺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汽车产业实现了从“用市场换技术”到“以创新主导市场”的华丽转身。

•电动化:比亚迪引领三电系统自主突破

比亚迪在电动化领域堪称先锋。它成功实现了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的全自研,彻底摆脱了发动机、变速箱长期被外资垄断的困境。在电池技术方面,比亚迪不断推陈出新,其刀片电池以其高安全性、长续航等优势,在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认可。电机和电控系统的自主研发,也使得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在性能和效率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智能化:华为打造超越国际品牌的科技体验

华为在智能化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其鸿蒙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底盘等技术已经超越了多数国际品牌。鸿蒙座舱为用户带来了极致的智能交互体验,实现了车辆与手机、智能家居等设备的无缝连接。智能驾驶技术更是不断突破,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和先进的算法,实现了在复杂路况下的自动驾驶功能,让用户出行更加安全、便捷。而且,华为不再依赖海外芯片与系统,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电池:宁德时代称霸全球动力电池市场

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其市场占有率超过37%。连特斯拉、宝马等国际知名汽车品牌也要依赖“中国电芯”。宁德时代凭借其先进的电池技术和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为全球电动汽车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其不断创新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还降低了成本,推动了电动汽车的普及。

5、全球智能化领导者华为、电动化领导者比亚迪、电池领导者宁德时代迅速崛起,每年为国人“赚回”2000元

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所带领的国产供应链,如同坚固的堤坝,将曾经流向海外的利润牢牢留在了国内。

一辆20万元的国产电动车,超过80%的价值由本土供应链贡献。这意味着,大量的利润留在了国内,用于支持本土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同时,技术专利费也开始由我们向外收取,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输出的转变。

全产业链的发展带来了高端研发岗位、工厂就业及税收回报。高端研发岗位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工厂的建设和运营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税收的增加则为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改善。

据测算,随着国产电动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及出口的扩大,“三王”产业链未来十年每年可为国家多创造约30000亿元收入,相当于每年为每个中国人增收近2000元。这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国家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6、未来十年:国产车将驰骋在中国马路上

曾经,满街的合资车是一道常见的风景线,但如今,这一景象正在迅速改变。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已突破60%,电动汽车更是横扫全球。

比亚迪年销量突破400万辆,成为了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军企业。其丰富的产品线涵盖了从经济型到豪华型的各个细分市场,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华为智选车也快速崛起,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为传统车企注入了智能化的基因,推动了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宁德时代技术持续领先,为国产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动力保障。

中国正在一步步实现“汽车强国”的梦想。未来,中国马路上飞驰的将是华为赋能的智能车、比亚迪制造的电动街车、宁德时代电池驱动的全球车。这些国产车将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还将走向世界,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7、小结

发展电动汽车及智能电动汽车,不仅仅是为了拥有蓝天白云的美好环境,更是为了将万亿级的汽车利润留在中国。曾经,每买一辆合资车,就有4万元流向海外;如今,每支持一辆国产电动车,都是在为中国创新、中国就业、中国收入助力。

国产车,正以昂扬的姿态奋勇前行。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国产车能够在全球市场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来源:遥遥领先的M9和M60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