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心理超能力”!三件小事,奠定他一生的幸福根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0 12:34 1

摘要:于是不少父母也默默希望自家娃能“情绪稳定一点”。可现实是,孩子常常一点就炸、一言不合就崩溃大哭,让人一个头两个大——打不得骂不走,讲道理也听不进,该怎么办?

当代人都向往成为一只“卡皮巴拉”,情绪稳定、云淡风轻。

于是不少父母也默默希望自家娃能“情绪稳定一点”。可现实是,孩子常常一点就炸、一言不合就崩溃大哭,让人一个头两个大——打不得骂不走,讲道理也听不进,该怎么办?

更令人焦虑的是:孩子现在乱发脾气,长大就会自然变好吗?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幼儿期恰恰是情绪管理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此时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没有得到适当引导,这些行为模式很可能固化下来,影响终身。

例如,孩子一旦发现“哭闹→得到玩具”“发脾气→大人妥协”,就会不断重复这个模式。长大后,面对压力或人际冲突时,他们也更容易情绪失控。

而如果家长选择“以暴制暴”,孩子要么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要么变得过度压抑自我——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所以,面对发脾气的孩子,我们不能压制,也不能放任,而是要“合理疏导”。

❓ 但为什么“讲道理”常常没用?

这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三脑理论”:

本能脑:负责基本生存反应

情绪脑:处理情绪,发育较早

理智脑:负责理性思考,最晚成熟

孩子发脾气时,占主导的是情绪脑,理智脑几乎“掉线”。这时讲道理,就像是对着一台情绪收音机播放逻辑频道——根本接收不到。

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可以做这三件事:

1️⃣ 帮助孩子认识情绪

用语言帮孩子把情绪“说出来”,比如:

“哥哥拿了你的玩具,你是不是很生气?”

“不能买这个小汽车,你有点难过对吗?”

慢慢孩子就能学会为情绪“命名”,这是管理情绪的第一步。

2️⃣ 引导孩子表达情绪

鼓励孩子用语言说出感受,而不是用行动发泄:

“你现在很生气,是不是想大叫?”

“你觉得委屈,所以想哭一会儿是吗?”

让孩子明白:情绪可以被表达,而不一定要爆发。

3️⃣ 协助孩子管理情绪

和孩子一起找方法缓解情绪,比如:

抱一抱

深呼吸

去户外跑一跑

听喜欢的儿歌

把不开心画下来再扔掉(适合大一点的孩子)

这些小工具能帮孩子学会自我调节。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成熟的人不是不产生情绪,而是懂得如何表达它。”

让孩子从小学习认识、表达和管理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所以,从今天起,不妨换一种方式,陪伴那个正在发脾气的小孩——和他一起,慢慢学会和情绪做朋友。

你家的娃是属于“情绪稳定型”还是“暴风骤雨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带娃情绪小妙招

来源:趣说A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