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垂电线、垃圾汤漫脚……居民过道“步步惊心”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0 12:38 1

摘要:近日,有北京市朝阳区的居民向“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65159063)反映,其居住的甘露园东里一号楼作为上世纪70年代末建成的老旧楼房,单元门前长期存在过道狭窄、脏乱以及头顶飞线等问题,不仅影响日常出行,也让居民担忧居住安全,尽管多方反映,问题却迟迟难

近日,有北京市朝阳区的居民向“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65159063)反映,其居住的甘露园东里一号楼作为上世纪70年代末建成的老旧楼房,单元门前长期存在过道狭窄、脏乱以及头顶飞线等问题,不仅影响日常出行,也让居民担忧居住安全,尽管多方反映,问题却迟迟难解……

居民穿梭楼前过道"步步惊心"

位于北京市朝阳路以北、朝阳北路以南,西临甘露园中街、东近青年路的甘露园东里1号楼,是市民王女士(化姓)居住多年的家。这栋楼北面4个单元门前共计几十米长的过道,是她进出的必经之路。据她反映,这条过道长期存在狭窄、脏乱以及头顶飞线等问题,不仅影响日常出行,也让她每每走过都提心吊胆。

甘露园东里1号楼/百度地图 截图

“问北京”记者8月26日一早实地探访时看到,这条过道位于居民楼楼体和一排与之平行搭建的平房之间,原本差不多有2、3米的间距,但楼体一侧一层住户窗外几乎都有用红砖垒起的小棚子,平房一侧也被放置了两处分类垃圾桶,旁边还有众多穿插放置的电动车和自行车,使得过道空间狭小。

楼前过道/记者 摄

王女士向记者倾诉每日穿行此处的无奈,“我看别的小区像这种垃圾桶,它可能都不是放在离行人距离这么近的地方。夏天又闷又热,工作人员有时候把垃圾桶拎走,之后里面就剩一个空壳,然后垃圾扔得满地都是。再有的时候下个雨,这个地上全是垃圾水,一经过就感觉自己在垃圾中踩着……”

楼前垃圾桶/记者 摄

而最让王女士神经紧绷的还是这里的安全隐患。比如,从一层住户窗外锁起来的小棚子缝隙,可以看到里面堆放了纸壳等易燃杂物;整个过道上方还垂着各种从居民楼扯向平房的线和管道。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一侧平房有的比较破旧,有的修整过仍在居住,人站在过道里抬手就能触碰到头顶垂着的线和管道,王女士直言, “每次一经过我就会担心这个线会不会出现突然断了或者是突然漏电等情况……因为这个地方附近以前出过火灾,所以这个隐患还是希望能有人管一管。”

过道飞线/记者 摄

“问北京”记者随机采访到的居民李先生(化姓)还透露,尽管周围宣传栏、单元楼等多处都贴有宣传海报,但这里还存在将电动车电池带回家充电的情况,“带电动车电池进到屋里充的,我知道的就有两三个……”

周边多处贴有的宣传海报/记者 摄

隐患能否整改多方回复

针对这一现状,“问北京”记者首先联系负责该小区的物业——北京天岳恒房屋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到场查看后回复,“管子都是住户家自己的,我们管不了。有空调管的下水管,还有电线等的确不少,垂得也确实矮。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把线往上吊一下,别的做不了。要不找一下社区,让社区给调解一下。”

超长管线从楼房拉到对面平房 悬于行人头顶/记者 摄

朝阳区平房地区办事处雅成里社区居民委员会则回复称,甘露园东里1号楼于1979年建成,属于央产小区。经向产权单位核实,因入住时无法暖气供暖,所以在楼前搭建了煤棚子供居民烧煤取暖,此处房屋在2009年发布《北京城乡规划条例》之前已经存在,所以不能被认定为违建。

一名工作人员回应:“对面小房也都是咱们之前业主盖的煤棚。棚子是个人的,那我们只能联系执法部门找到他个人,问他有没有手续。这个线也只能通过看是谁家拉过来的,是接到对面了,还是自己充电之类的,还是得找个人解决。而关于环境这一块,垃圾桶现在是由黄青杉木企业代管,我们也只能先联系这企业,把垃圾桶这周边给弄干净了。垃圾桶要挪地儿的话目前挪不了,没有地儿挪。像咱们北边停车场那边倒设置有一排垃圾桶,但居民可能也不愿意带着垃圾大老远的往那扔。”

煤棚储放易燃物/记者 摄

“问北京”记者从社区方面了解到,产权单位有计划在近日将甘露园东里1号楼老旧小改造计划的材料上报北京市进行“双纳入”,审批通过后会进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记者进一步联系产权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确认现已成立“专班”、改造工作“正在逐步推进”,但暂无具体时间表与方案细节,“产权是北京铁路局,我们是它下属的一个管理单位,就是它的这个产权的房子我们来管。老旧小肯定是一步一步地改,但是具体的时间、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这些,我们是真不清楚。”

后续进展,“问北京”将持续关注。

欢迎广大网友为“问北京”持续提供新闻线索!

小 问 说

期待天桥尽快开通

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否则举报

来源:问北京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