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王腾泄密反转来了!雷军不装了!从掌舵人到被辞退 …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0 12:45 2

摘要:9月8日晚,小米集团职业道德委员会发出的一封内部邮件,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邮件宣布,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因“泄露公司机密”和“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行为,被公司正式辞退。

原创吃饭大王英伦大叔

2025年09月10日 01:18英国

一封内部通报邮件,结束了王腾在小米整整九年的职业旅程,也让“小米”和“王腾”瞬间登上热搜。

9月8日晚,小米集团职业道德委员会发出的一封内部邮件,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邮件宣布,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因“泄露公司机密”和“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行为,被公司正式辞退。

图源:微博

随后,这位网红高管、被外界视作接班人的大将,也在微博上低调回应:“很惭愧,跟大家说声抱歉,过去犯了一些错误,也接受应有的代价。”

1

明星高管的“坠落”

在小米内部,王腾简直就是一部职场版“爽剧”的男主角。2016年,年仅29岁的他通过雷军亲自面试,从广东北上北京,正式加入小米,担任手机部产品经理。

之后的几年,晋升速度可以用“飞快”形容:2020年3月,他升任REDMI产品总监;2024年2月,他当上REDMI品牌总经理;同年12月,又兼任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

职级方面,王腾已经到了21级(小米职级最高22级),可以说是马上要一步登天了。38岁的他,不仅在公司内部风头十足,连米粉们都调侃他有“大帝之资”(梗来自辰东小说《遮天》,意思是潜力无限,未来可期)。不仅如此,他在互联网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图源:财联社

但戏剧性的是,这位网红高管在一夜之间就“跌落神坛”。

其实,王腾的“泄密”问题早有前科。2022年4月,他就在无意中泄露了Redmi K50发布时间,但也只是被公司内部警告、取消年度晋升资格,还扣了绩效奖金。

图源:Ebay

雷军也早注意到他的大嘴巴:2024年8月的一场直播上,雷军半开玩笑地说:“除了腾总动不动泄密被罚款以外,我的口碑还是可以的。”

据说小米15系列发布前,手机产品经理魏思琪甚至送给王腾一件写着“谨言慎行”的T恤,以示提醒。公关部总经理王化也多次点名王腾的泄密问题,几天前还对网友说:“为了避免王腾爆料,他先休假了。”

图源:新华网

那么,这一次泄密为什么就不一样?为什么公司最终不得不采取辞退这个大动作?虽然外界还不清楚具体细节,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次事件触碰到了公司纪律和利益的底线。

对于王腾来说,这更是一夜之间的“陨落”,名声臭了可就不好办了。

2

“利益冲突”是致命伤

根据内部邮件显示,王腾被辞退的原因有二:第一,泄露公司机密信息;第二,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

就在网上各种舆论不断之时,反转来了!

王腾在发文道歉后则表示:“没有窃取公司机密出售,没有收人钱财。”

既然如此,利益冲突到底指的是什么?这就很引人深思了。

图源:微博

要知道,什么是小米所严禁的“利益冲突”?

有媒体报道称,小米要求员工及商业伙伴尽力避免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发生冲突,并制定了《小米集团利益冲突管理制度》,而且据说每年小米会组织全员进行利益冲突专项报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收受礼品礼金、接受招待娱乐、持有其他公司股权、与小米发生关联交易、存在外部雇佣关系、员工亲属在小米任职等。

从职场角度看,“辞退”是用人单位对员工最严厉的违纪处分,仅次于追究刑事责任,而且这种辞退不是内部的,已经闹到了互联网上,那就是一传十十传百了,对于员工以后的职业生涯相信不会没有影响。

图源:The Hacker News

对于小米而言,辞退王腾肯定是有阵痛的,但也是不得不这样做。毕竟现在的小米已经不是当年的创业小团队,而是一个科技巨头。2025年8月,小米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的排名大幅跃升至297位,业务范围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从白色家电到AIoT生态,其产品覆盖之广、产业链条之长早已今非昔比,管理难度也指数级增加。

当行雷霆手段、杀一儆百。

3

高管离职,风云再起

在科技巨头的世界里,高管的风云变幻往往比股市波动还要刺激。最近,小米辞退王腾的事件让人唏嘘,而在美国,类似的“高管离职潮”也在特斯拉和星巴克上演,颇有几分“英雄迟暮、风云再起”的味道。

以特斯拉为例,奥米德·阿夫沙尔(Omead Afshar)曾被视作马斯克身边的“自己人”。2017年加入特斯拉时,正值Model 3陷入所谓的“生产地狱”。阿夫沙尔一路晋升,官至制造与运营副总裁,直接向马斯克汇报,管理范围覆盖北美与欧洲的关键业务。

图源:New York Post

然而,2025年6月,这位在公司效力近八年的老将被马斯克果断解雇。导火索很直白:欧洲市场新车销量连续第五个月下滑,股价全年已跌去近两成。显然,在巨头眼里,当业绩压力上升时,调整高管阵容几乎是默认操作。

阿夫沙尔的职业生涯并非一路顺风。2022年,他因涉及特殊玻璃采购项目而被内部调查——据传与马斯克的私人豪宅有关。调查后,他一度被“流放”到SpaceX负责星舰生产,之后才重返特斯拉。即便在被解雇前,他仍在社交媒体上为马斯克的新项目点赞,但终究没能保住自己的位置。

图源:Reuters

如果说阿夫沙尔是“功勋老臣失宠”,那么星巴克的印度裔前CEO拉克斯曼·纳拉辛汉(Laxman Narasimhan)则是一出“高开低走”的闹剧。2023年,他接过传奇霍华德·舒尔茨的接力棒,被寄予厚望。

然而,在其任期内,星巴克连续两个季度销售下滑,股价跌约20%,工会摩擦不断,再加上他缺乏餐饮行业背景,最终不得不在2024年被解雇。舒尔茨再次出手,请来Chipotle前CEO布莱恩·尼科尔接管,消息一出,股价立刻反弹——仿佛在告诉世人:有些接班人,真的得挑对才行。

图源:Business Standard

纳拉辛汉的遭遇并非孤例。数据显示,2024年罗素3000指数企业中,191位CEO离职,其中74人被解雇或迫辞,印度裔高管占了不少比例。这背后,是外界对所谓“印度式管理”的各种讨论:

内部抱团:部分印度裔CEO上任后倾向提拔同族员工,形成“印度帮”,可能导致团队文化单一、协作受限。

高压工作文化:推行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方式,有时与美国企业近年来倡导的“生活与工作平衡”理念冲突。

业绩考验下的能力质疑:在经济顺风时,印度裔高管擅长演讲、规划和人际关系技巧备受赞赏,但在公司面临严峻市场压力时,他们的实际运营能力更容易遭到质疑。

图源:Independent

当然,这些现象并非种族定论。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等印度裔高管依然非常成功。这更可能是企业特定环境、个人能力和宏观经济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写在最后

回望这些高管更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共通逻辑:业绩至上、规则无情、信任脆弱。无论曾经多么耀眼,市场和公司对业绩的要求永远冷酷;无论曾经多么亲近创始人,一旦触及红线,制度和合规就如同钢铁般不可撼动。

只能说,职场没有永远的光环,高位也不是终点,只有真正的聪明人,才能在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走得更远。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