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互联网上出现了一种新型“鬼秤”,让网友们大呼上当。原来,某些长视频平台在播放广告时,广告页面的倒计时与真实世界的时间流速不一致,广告的实际播放时间多于其标明的倒计时。
近日,互联网上出现了一种新型“鬼秤”,让网友们大呼上当。原来,某些长视频平台在播放广告时,广告页面的倒计时与真实世界的时间流速不一致,广告的实际播放时间多于其标明的倒计时。
为了揭开这一谜团,记者对优酷视频、芒果TV和爱奇艺等长视频平台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这些平台的广告实际播放时间均多于广告页面标明的时长。
某酷视频:偷走用户的4秒钟
8月28日,记者进入某酷视频App,点击观看电视剧《献鱼》,跳出的广告画面右上角标识为“119秒 | 会员可关闭此广告”。
记者对上述广告播放过程进行了录屏,全程网络流畅,广告画面无卡顿,但右上角的数字标识与现实中的时间秒数流逝逐渐不一致,最终,该广告共播放123秒。
也就是说,在这一段广告中,某酷视频“偷”了用户4秒钟时间。对此,记者向某酷视频的客服咨询,该客服称,“您的问题已记录,会反馈相关团队。”
某果TV:广告倒计时与实际播放时间不符
当天,记者还进入某果TV,点击观看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同心季》,跳出的广告画面右上角标识为“80秒 | 加入会员,跳过此广告”。
记者对上述广告播放过程进行了录屏,全程网络流畅,广告画面无卡顿,但右上角的数字标识与现实中的时间秒数流逝逐渐不一致,最终,该广告共播放83秒。
也就是说,在这一段广告中,某果TV“偷”了用户3秒钟时间。对此,记者向某芒果TV的客服咨询,并按照客服的要求把录屏视频发送至相关邮箱。
8月29日,某果TV的相关邮箱回复记者称,“从视频看广告倒计时是没有问题的,是一秒一秒跟着倒计时走的,倒计时结束,广告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在记者提交给某果TV的录屏中,80秒广告播放了83秒,从视频的时间线进度条即可看出。
对于记者的追问,9月5日,某果TV的相关邮箱再次回复称,“经核实,是因广告视频起播需要时间完成加载和缓冲,广告播放需要按顺序起播多个视频,累计多次起播耗时,从而导致广告完成播放所耗自然时长略大于标注时长。平台所计广告时长与广告素材时长对齐,时长严格透明。”
某某艺:广告倒计时与实际播放时间不一致
另外,记者还进入某某艺App,点击观看电视剧《生万物》,跳出的广告画面右上角标识为“120秒 | 关闭此广告”。
记者对上述广告播放过程进行了录屏,全程网络流畅,广告画面无卡顿,但右上角的数字标识与现实中的时间秒数流逝逐渐不一致,最终,该广告共播放122秒。
也就是说,在这一段广告中,某某艺“偷”了用户2-3秒钟时间。对此,记者向某某艺的客服进行咨询,并按照客服的要求把录屏视频发送至相关邮箱。
8月29日,某某艺回复记者称,“关于您在爱奇艺的反馈,请您以前端页面展示为准。”
网友评价:长视频平台的“鬼秤”现象
对于长视频平台的这一现象,网友们纷纷表示不满。有网友表示:“这种虚标广告时长的行为,简直就是对消费者时间的盗窃。”还有网友表示:“长视频平台的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律师解读:虚标倒计时构成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
针对长视频平台虚标广告倒计时的问题,江苏联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王强表示:“虚标倒计时导致实际广告时长超出约定,构成对消费者时间成本的额外占用,侵害公平交易权。虚标广告倒计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构成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八条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具体包括商品或服务的有效期限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且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情形。
结语:长视频平台的“鬼秤”现象亟待整治
长视频平台虚标广告倒计时,实际播放时间多于标明时长,这种“鬼秤”现象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此类现象进行严厉整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促使长视频平台能够更加规范、诚信地运营。
来源:晓加科技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