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个中医药类的国家级非遗,湖北一共有6个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18:28 1

摘要:其中传统医药类的国家级非遗共计有182项,传统医药我们直接可以称为中医药非遗,在这个大类中又可以分为诊疗方法、正骨手法、传统制剂方法、针灸、各种少数民族医药等等,只是细分下来的派系不同,所以才有了182项。

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分别为:

1、民间文学

2、传统音乐

3、传统舞蹈

4、传统戏剧

5、曲艺

6、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7、传统美术

8、传统技艺

9、传统医药

10、民俗

其中传统医药类的国家级非遗共计有182项,传统医药我们直接可以称为中医药非遗,在这个大类中又可以分为诊疗方法、正骨手法、传统制剂方法、针灸、各种少数民族医药等等,只是细分下来的派系不同,所以才有了182项。

湖北地区占了6项。

① 中医诊疗法——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

②中药炮制技艺——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

③中医传制剂方法——夏氏丹药制作技艺,也就是我们所传承的这一项。

④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

⑤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叶开泰传统中药制剂方法

⑥针灸——蕲春艾灸疗法

这六个都是湖北的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遗项目。

我看了一下,在国家级非遗中,好像就我一个与“丹药”有关,也就是图片中的《夏氏丹药制作技艺》。

生活中很多人觉得非遗是花架子,其实是一种误解,尤其是这种传统医药类的非遗,基本上是和民生息息相关的,等级越高,其价值往往也就越大。

可分为以下5个等级:

1、世界级: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优秀实践名册》,如昆曲、二十四节气、太极拳等。

2、国家级:由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代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如京剧、端午节、中医针灸、特殊制药技艺等。

3、省级:由省级政府认定,体现区域特色文化,如安徽黄梅戏、四川川剧变脸。

4、市级:由市级政府认定,侧重地方特色,如杭州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

5、县级:由县级政府认定,聚焦县域内传承项目,如地方小吃制作、小型民俗节庆。

并且非遗申报是逐级申报,也就是说一开始要从县级开始申报评定,然后到市级、省级、国家级等等,且每个等级申报要求和条件也会逐渐严苛。

比如传统医药类的国家非遗申报条件:需从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逐级申报,已列入市级非遗名录且活态传承满10年。且有几个核心条件:

1、百年传承

基本需要有百年传承的历史,如我所传承的《夏氏丹药制作技艺》就有160年的历史了,是从清代同治年间开始传下来的,经过了六代人的传承。有百年之后,还需要在现代仍以活态形式存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活态传承,即在临床应用、教学或家族传承使用,《夏氏丹药制作技艺》就是我们一直在临床使用,以湖北夏小中医院为依托,使用在临床一线,用于像骨髓炎、骨结核等疾病的治疗,所以才被评为国家级非遗。

2、价值与特色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其他非遗可以是文化、地域特色等价值,但传统医药类的非遗,往往是需要有科学价值和实际医疗价值的,如疗效的科学性、安全性数据,以及传统诊疗方法(如辨证论治、针灸、中药炮制)的独特性。《夏氏丹药制作技艺》为什么能上国家级非遗,其本质就是一直在被用于临床,而且经过官方数据监测对骨与关节感染如骨髓炎、骨结核;创面感染等等确实有很好的作用。

3、活态传承

前面已经说到了,本质就是这项制药技艺、诊疗方法一直在临床应用、教学传承等等延续传播、实践,而不是只能放在博物馆放着展览。

其他还有很多细化的条件,这里就不多说了。

传统医药类能成为国家级非遗的诊疗方法、制药方法、制药技艺等等,都是“真功夫”的,不是像路边的一份炒饭一样的非遗。

我是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遗项目《夏氏丹药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夏文沙,大家有什么关于丹药的问题,欢迎提问。

来源:健康新网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