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6日,中国“九三阅兵”刚刚过去三天,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号驱逐舰和加拿大“魁北克”号护卫舰组成编队,未经中方申请报备,擅自穿越台湾海峡。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9月6日,中国“九三阅兵”刚刚过去三天,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号驱逐舰和加拿大“魁北克”号护卫舰组成编队,未经中方申请报备,擅自穿越台湾海峡。
中国刚刚完成盛大的“九三阅兵”,向世界展示了国防现代化建设成就。阅兵式上,中国军队的崭新风貌和先进装备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就在阅兵结束仅三天,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军舰就出现在了台湾海峡。军事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意在抵消中国阅兵产生的正面影响,向地区盟友展示军事存在。
过往数据显示,2023-2025年间,台海年均虽有超过20次“外军舰艇过境”记录,但由非美军主导的联合行动仅占1/5。澳加此次联手行动,打破了常规模式。
根据全球AIS船只自动识别系统显示,两艘军舰经菲律宾苏比克湾美军基地启航,穿越南海后直奔台海。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舰在进入台海前,刚刚在吕宋岛与黄岩岛海域与菲律宾海军开展联合演练。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航行过程中,澳加军舰的应答器全程开启,行踪全程公开透明。这种异常举动与通常军舰通过敏感海域时采取的低调做法大相径庭。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指出,这两艘军舰在过航过程中实施了“滋扰挑衅”行为。这一表述在以往的类似事件通报中并不常见,显示出此次行为的严重性。
当澳加军舰进入台湾海峡澎湖列岛以北约60公里的海域时,开始出动直升机向我沿海方向飞行。
外军直升机采取了危险动作,故意关闭了用于识别身份的ADS-B应答信号,并加速朝我方直-10方向逼近。在国际军事对峙中,关闭应答信号通常被视为具有敌意的危险信号。
面对挑衅,东部战区立即增派第二架直-10直升机赶往现场。两架“霹雳火”武装直升机迅速形成夹击态势,从战术上彻底压制了对方。
见到局势不妙,外军直升机只得紧急拉升高度,仓促脱离接触。
对加拿大而言,这是其三年来第六次台海过航,频率远超其他西方国家。加拿大媒体透露,政府“急需在五眼联盟体系中凸显忠诚”,以争取更多美方安全支持。
2025年7月,澳美签署新一轮印太安全协议,直接提高澳方在南中国海和台海的军事部署级别。澳方此次行动意在回应美国“印太战略”2025年度例行评估,强化其在亚太的盟友地位。
两国都想通过此次行动刷存在感,但却低估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和能力。这种试探中方底线的行为,最终只会自取其辱。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在其官网声明中反复强调“国际水域航行自由”原则,试图强化“台海无主权归属”的国际认知。
根据国际海洋法根本没有“国际水域”一说。中国外交部坚定表态,台湾海峡属于中国主权内水、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不存在“国际水域”概念。
某些国家鼓吹台海是“国际水域”纯属伪命题,只是在为其挑战中国主权寻找借口。他们所谓的“航行自由”实际上是对中国管辖权底线的试探和挑衅。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刚刚在台海“展示存在”的加拿大,转身就派出萨斯喀彻温省省长莫伊率团访华,申请取消对加拿大油菜籽的反倾销措施。
数据显示,加拿大油菜籽对华出口2024年同比下降53%,国内农业利益集团压力剧增。
与此同时,加拿大联邦政府于9月4日宣布,对华电动汽车、钢铁及铝产品关税将进行审查,试图为后续贸易谈判预留空间。
澳大利亚同样面临两难处境。2024年澳中双边贸易额超过2800亿澳元,铁矿石、煤炭、葡萄酒等大宗商品依然深度依赖中国市场。
军舰穿航与经济合作之间的矛盾,使澳加两国陷入进退维谷的战略困境。
战区部队组织海空兵力对其过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有效应对处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任务由陆军航空兵的直-10执行,体现了我军联合作战体系下的灵活反应与多样化战术手段。
中方的反应不仅体现在军事层面,经济手段也在同步跟进。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征收最高78.2%的反倾销关税。
这种军经双轨策略,能够最大化地维护国家主权利益,同时有效防范外部压力的扩散。
台海波涛依旧,但今日的中国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弱小的国家。每当外国军舰划过这片敏感水域,它们都会发现解放军海空力量如影随形。
来源:冷史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