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民航资源网联合通航资源网主办的2025中国低空之翼先锋品牌奖评选中,壹通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通无人机”)凭借其在大型无人运输机领域的创新突破,摘得“低空经济卓越工程团队奖”。这支成立仅四年的年轻团队,坚持以正向研制为路径,成为中国低空经济航
近日,在民航资源网联合通航资源网主办的2025中国低空之翼先锋品牌奖评选中,壹通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通无人机”)凭借其在大型无人运输机领域的创新突破,摘得“低空经济卓越工程团队奖”。这支成立仅四年的年轻团队,坚持以正向研制为路径,成为中国低空经济航空装备从追赶到引领的关键力量。
区域沃土:产业生态赋能新锐崛起
作为烟台黄渤海新区培育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壹通无人机于2021年成立,植根于烟台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新材料产业链。这里不仅聚集了万华化学、正海磁材等关键配套企业,更规划建设了三航智造产业园,为无人机研发制造提供全方位支撑。
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壹通无人机立足市场需求,研判低空经济发展趋势,精准锚定大型无人运输机这一战略领域。现已形成从设计研发、总装维修到运营培训及供应链管理的全链条能力,产品涵盖TP系列固定翼运输机和TR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两大谱系,可广泛应用于航空物流、应急救援、气象增雨和特种运输等多个领域。
图:TRS-1从沙河口机场至长岛运送2025年高校录取通知书
破局之道:坚定选择“正向研制”路径
与基于现有飞机型号进行“逆向”改造的常见做法不同,壹通无人机自创立之初就坚定选择了“正向研制、标杆引领”的发展路径,坚持从零开始自主设计与研发,确保产品性能、安全性与未来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
图:TP1000效果图
其最新成果TP1000,是国内首款按照中国民航大型货运无人机适航标准自主研发的大型无人运输机,也是国内首款具备空投功能的吨级无人运输机。该机型起飞重量3.3吨,载重1000公斤,满载航程1000公里,货舱容积7立方米,采用双发模块化设计,搭载自研高安全性多余度飞控系统,兼具长航时、大载重、低成本等竞争优势。2025年3月,TP1000在青岛莱西机场的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大型无人机自主研制与适航能力取得阶段性突破。
TP1000的成功并非孤立,而是建立在TP500、TR100等前序型号的成功研制与适航体系逐步完善的基础之上,从TP500首飞、民航局发布专用条件,到TR100、TP1000相继试飞成功,一系列关键进展,共同推动着中国大型无人运输机产业的规范化与产业化进程。
创新引擎:“小团队、全专业、快响应”的壹通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支撑这一系列技术突破的,是壹通无人机探索出的独特组织模式——小团队、全专业、快响应。团队规模虽然精简,却覆盖了飞行器设计、飞控系统、动力能源、复合材料等全部关键专业领域,成员均具备独立承担关键技术攻关的能力。扁平协作与敏捷沟通机制,使团队能够实现快速响应与高效决策。
在TP1000的研制过程中,团队历经“验证—失败—重构—再验证”的循环,通过夜以继日的技术攻关,推动产品从图纸走向蓝天。这种模式不仅有效控制了研发成本,更创造了惊人的“壹通速度”:TR100从详细设计到成功首飞仅用130天;TP1000也在极高的研发强度下如期首飞,展现出团队韧性与卓越的工程化能力。
价值落地:多场景应用撬动低空蓝海
壹通无人机的技术成果正快速转化为满足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其构建的TR100、TP500、TP1000三大产品系列,精准覆盖不同应用场景。其中,TP1000凭借吨级载重和智能空投功能,可服务于应急救援和抢险救灾,同时还支持改装用于深林消防、空投物资、播撒作业等特种场景,它与载重更轻的TP500形成高低搭配,覆盖了不同层级的低空货运需求;TR100作为垂直起降无人机,则专注于解决支线到末端的灵活转运配送,采用复合翼布局与电混动力系统,具有长航时、适应性强的特点。
目前,三大系列累计订单已超500架,与中通快递、江苏亚捷等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预计2025年底,公司将具备年产100架大型无人机的能力。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应用,壹通无人机正以清晰的产品路径,将中国低空经济的蓝图转化为现实的产业动能。
专家观点:为低空装备制造提供新范式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民航经营管理学院副院长 綦琦
壹通无人机依托“小团队、全专业、快响应”机制,成功实现了系列大中型物流无人机的完全自主研发。TP1000作为山东首个吨级无人机整机,性能指标国内领先,其研制模式显著降低了研发成本、加速了产品转化,并高效响应了多元场景需求。大中型物流无人机是低空经济发展起步期亟需的载具类型,期待该机型早日取得“三证”,进入商业交付,满足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先载货、后载客”的发展路径需求。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研究员 韩涛
壹通无人机团队打造了吨级无人运输机的国产化标杆,探索出“小团队撬动大产业”的创新路径,证明了工程化能力与产业链协同的关键作用。其建立的全流程适航研发体系、体现的军工级工程效率以及快速产业化的能力,对我国低空装备制造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来源:民航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