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圈里有人这么形容,配图是郑州北三环的积水已经没过脚踝。9月10日晚上开始,黄淮气旋像开了挂,把河南从北到南浇了个透。
“180毫米的雨量,相当于把一整盆水直接倒在你头上。
”
朋友圈里有人这么形容,配图是郑州北三环的积水已经没过脚踝。9月10日晚上开始,黄淮气旋像开了挂,把河南从北到南浇了个透。
省气象台连夜开直播,主持人嗓子都喊哑了,反复强调“这不是普通的暴雨,这是要命的暴雨”。
高速直接变河道。
二广、京港澳、连霍这些平时堵成停车场的路段,现在成了“看海”现场。
有司机发视频,车头刚探出匝道,水已经漫到车牌。
最惨的是连霍巩义段,一辆货车熄火横在路中间,后面堵了十几公里。
老司机群里有人支招:别心疼油钱,直接倒挡往回跑,命比车贵。
城市低洼区更惨。
洛阳涧西区地下通道成了“潜水艇基地”,外卖小哥趟水送餐,水淹到膝盖还在接单。
有居民在阳台拍到,小区地下车库入口像瀑布,物业拿沙袋根本堵不住。
最魔幻的是平顶山一个工地,塔吊司机被困高空,消防云梯车够不着,最后靠无人机空投救生衣才把人救下来。
山里景区直接戒严。
老君山、白云山这些网红打卡地,工作人员拿着大喇叭劝返游客。
有驴友不死心,非要徒步进山,结果遇到山体滑坡,手机信号全无。
救援队找到人时,这哥们正抱着树等救援,第一句话是“再也不信天气预报了”。
但最该看的其实是幕后。
省交通厅从9月4号就开始折腾,250支队伍11523人天天在高速上巡逻。
三门峡段有个抢险队长,连续三天没合眼,眼睛红得像兔子。
他们搞了个“三级预警”,简单说就是:省里发通知,市里发定位,路段发语音。
有司机收到短信:“前方3公里积水50厘米,建议绕行”,转头就下了高速,省了拖车钱。
最实用的是这些细节:
1. 车里常备破窗锤,别等水淹到脖子才想起淘宝买的9块9包邮。
2. 看到积水别逞能,去年新乡那个淹车的教训还不够?
排气管进水直接发动机报废。
3. 山区居民现在就可以检查屋顶,瓦片松动的赶紧钉,不然暴雨一来就是“水帘洞”。
有个冷知识:这次暴雨的“小时雨强”能达到70毫米/小时,相当于1分钟下1.2毫米。
什么概念?
就是你刚撑开伞,鞋底已经湿了。
气象专家说这种强度在河南十年一遇,但感觉年年都在“十年一遇”。
最后提醒一句:别学网上那些“暴雨拍照打卡”的博主。
洛阳有个妹子为了拍抖音,站在积水里摆pose,结果掉进了没井盖的下水道。
救上来时手机没了,人还呛了脏水,连夜打点滴。
暴雨天最该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待在家。
实在要出门,记住三句话:能坐地铁不自驾,能白天不出绝不晚上走,看到积水绕路别赌命。
毕竟,天气预报可以预警,但命只有一条。
来源:小靖看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