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像别人三分钟能搞定的报表,你却要折腾三小时;别人轻轻松松自动化跑流程,你还在手工 Excel + 微信催审批。
加班,其实有两种: 一种是项目真赶、业务真急,那没办法,拼一拼也正常; 可更多的时候,是无效加班
——白天开会、翻文件、找数据,时间全耗在低效琐事上,真正需要动脑的工作反倒没多少。
结果就是:活没干多少,时间全浪费了。
说实话,很多人不是工作能力不行,而是没用对工具。
就像别人三分钟能搞定的报表,你却要折腾三小时;别人轻轻松松自动化跑流程,你还在手工 Excel + 微信催审批。
所以今天我想给大家推荐 8 个职场神器,涵盖 流程审批、数据分析、团队协作、自动化、专注力管理 等场景。
用好了,你会发现:原来不是工作太多,而是方法太笨。效率一提升,加班自然就少了。
咱们先说个常见场景:
很多人公司里常见的审批(请假、报销、采购)都是 微信群+Excel,流程长、效率低,最惨的就是:一个单子从提交到审批完,能绕好几天。
而报表呢?财务统计、库存盘点、销售业绩,都是一个个 Excel 拖拉拽出来的,不仅慢,还容易出错。
简道云解决的就是这些痛点:
快速搭建业务流程 不用写代码,拖拽就能生成一个“请假审批”“报销审批”或者“进销存管理”系统。 老板审批一键搞定,不用再翻微信找文件。在职场上,最大的时间杀手就是信息混乱:笔记在本子上,任务在微信里,资料在邮箱里。结果开个会,光找文件就要半小时。 Notion 就是帮你把所有东西放到一个地方:
可以做会议纪要、待办清单、项目管理。还能建立知识库,把零散资料沉淀成系统。和同事协作也很方便,一起在线编辑。我就见过有公司,直接用 Notion 搭了“部门手册+项目进度+任务看板”,大家再也不用翻群找文件了。
你是不是经常被微信工作群搞崩溃?一边是老板发的消息,一边是朋友聊天,红点一闪,根本分不清优先级。
飞书/Slack 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工作和生活分开,不用担心半夜被无关群轰炸。沟通更结构化,可以按照“话题”来归类讨论。文件共享、日历同步、视频会议,一站式搞定。尤其是跨部门协作,用飞书开会+文档共享,效率能提升一个档次。
很多人加班不是因为活太多,而是因为任务没排好优先级,忙了一天都在救火。
Trello 和 Jira 就是帮你把任务可视化:
用“看板”方式,把任务分成待办、进行中、已完成。每个任务都能设负责人、截止时间、进度说明。项目一目了然,不用天天追问“做到哪了”。我用 Trello 管理过一个 5 人小项目,大家只要一看看板,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再也不用每天开晨会浪费时间。
很多重复工作,比如:
每天把邮件附件存到网盘。新客户在 CRM 登记后,自动加到邮件营销列表。每周自动生成报表发到指定群。这些事用 Zapier 或 IFTTT 全能自动化,省下大量时间。 我身边一个市场同事,以前每天花 1 小时整理线索,现在用自动化流程,全程不用管。一个月省下 20 个小时,直接用来学习新技能了。
别以为 deepseek只能写作文,它在职场上的效率价值很大:
帮你总结会议纪要。帮你写邮件草稿、优化文案。帮你分析数据,甚至生成图表。遇到不会的函数/代码,直接让它教你。就拿写 PPT 举例:以前要花几个小时想框架,现在直接问它“帮我生成一个销售复盘PPT大纲”,10 秒钟给你个思路,你只要再做细化。
工作中最常见的低效,就是“没想清楚就动手”。 思维导图工具能让你在动手前,把逻辑捋清楚:
写方案 → 用思维导图先搭框架。开会讨论 → 把观点实时记录,形成结构化结果。复盘总结 → 梳理问题原因,找出关键环节。特别适合需要经常写文档、做汇报的人,思路清晰了,写东西就不再费劲。
效率不光靠工具,还得靠专注。 很多人加班,其实不是活太多,而是被手机、消息打断,注意力碎成渣。 番茄钟和 Forest 就是用来帮你保持专注:
25 分钟专注工作 + 5 分钟休息。Forest 还能种树,越专注你的虚拟森林越茂盛,有点小激励作用。我试过用这个方法写文章,原来 3 小时磨蹭写完的东西,现在 1 小时就搞定了。
总结说到底,加班本身不是问题,低效才是最大的问题。 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被工作淹没了,其实只是被“手工+低效工具”绑住了。
用上这 8 个神器,不管是做报表、跑流程、还是写方案、开会,都能省下一大截时间。 时间省下来了,你可以早点下班陪家人,也可以用来学习、健身,甚至拿来做副业,都是实打实的提升。
所以别再死撑了,聪明的职场人,懂得用工具武装自己。 试着从今天开始,挑一两个神器上手,你会发现:加班真的不是命运,而是选择。
来源:猫说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