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破茂,这个上任还不到一年,任上推动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酷爱模型拉面二次元,总是被媒体拍到公开场合闭着眼的首相,辞职了。
日本首相又走一个!
别乱想,是辞职。
石破茂,这个上任还不到一年,任上推动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关系,酷爱模型拉面二次元,总是被媒体拍到公开场合闭着眼的首相,辞职了。
这已经是最近五年下岗的第三个日本首相。这不光又一次证明在日本当一把手上班如上刑,也意味着,本来就颤颤巍巍的日本经济,前景很可能更加不妙。
石破辞职的原因错综复杂,不外乎他所在的日本第一大党腐败丑闻,加上内斗等等。
但有意思的是,日本老百姓对石破个人倒是一片挽留,因为在他们看来,现在的日本经济,那叫一个内忧外患。
简单说,现在的日本经济,站在最近50年以来的第三个十字路口,没人能拍着胸脯说知道下一步该往哪走。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让经济陷入了将近30年的低增长和通货紧缩,物价不涨,工资不涨,大家不消费,有钱先还贷,也就是所谓的“失去的30年”。
不过,日本经济也不是30年一直都躺着昏迷,至少最后一个10年,情况有点不一样。
2012年,安倍晋三上台,推出了著名的安倍经济学,死命掐日本经济的人中。
怎么掐呢?
简单说就是国家大搞基建和补贴、央行放水和量化宽松、推动经济改革。
三箭齐发,你可以想象成三个彪形大汉围着轮番上来掐人中。应该说掐出了一定的效果,至少是把人从昏迷掐到了能翻白眼儿了。
从2013年到2023年,日本股市连涨10年,虽然日本老百姓消费依然保守,但至少有了点信心。
从2022年起,俄乌冲突导致世界能源价格飙升,日本一个岛国缺油少气,得靠进口,意味进口能源得花更多钱。
生产用的电费高了,产品也得涨价,这成了日本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所以,表面上日本员工工资增长不断破纪录,但物价涨更快。
最近3年,日本人的工资实际上是连降3年,股市的10年长牛也跟着结束。
可以这么说,安倍晋三的10年经济刺激政策,掐人中的时候能叫唤两声,但不掐了立马歇菜,整个日本经济类似于在跑步机上走路,看起来在前进,实际未必。
而去年上任的石破显然也发现问题了:不能一直靠掐人中活着啊!
病了得上猛药,长期还得靠早睡早起三餐规律。
所以,石破上台后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不再一味激进,而是相对更温和调整;同时重视财富分配公平,安倍时期大企业吃到了更多好处,那现在就更注重中小企业的利益,还承诺未来五年内把最低时薪从现在的1121日元提高到1500日元,也就是要给普通人涨工资。
但这头石破刚准备大干一场 ,情况突然就雪上加霜了:美国人来了!
美国人不是来掐人中,而是抡起关税大棒直接往日本人天灵盖上夯。
按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设想,要对包括汽车在内的日本产品,加25%的关税,结果经过石破茂的软磨硬泡,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宽大处理:只收15%。
而日本汽车关税原本是2%,飙升到15%,什么概念?
全日本也是全球最大的车企丰田发布警告,年度利润会暴降44%,学霸都这么说了,其他同学更是瑟瑟发抖。
毕竟,汽车产业几乎是日本最后的大型产业支柱,带动超过550万个就业岗位,占日本工业产值的40%。这根顶梁柱要被冲击,那效果相当于猛踹瘸子那条好腿,猛戳海盗那只好眼,日本通缩问题会再度恶化。
这还没完,和美国签的关税协议,还将透支了日本的未来:按协议要求,日本还得在特朗普卸任前,对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2024年,日本年度财政总支出是7700亿美元;也就是说未来三年,日本每年掏出将近五分之一财政收入,送给老美投资。这笔钱怎么花,特朗普说了算。
关键是日本自家现在是一地鸡毛:
移动互联网这趟车没搭上,现在还正在错过AI人工智能;曾经的支柱产业汽车、半导体,市场份额不断被后来者蚕食。
明明自己得用新干线的速度投资未来,给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结果攒的家当要拿去给美国人创造未来。
对于这个结果,日本老百姓什么反应呢?
八个字:少输当赢,丧事喜办。
因为原本关税25%,石破政府谈成了15%,降了几乎一半,跟欧洲国家一个水平线。换句话说,全世界同样挨了老美一刀,但对日本这刀还算是轻的,于是石破茂支持率原地暴涨。
只可惜,日本老百姓正等着石破茂带领大家伙大干一场,没想到人转头辞职了,他承诺的“2030年最低时薪1500日元”等等经济刺激计划,立马成了空头支票。
你以为来了个救星,结果人下班了头也不回。
老百姓盼着下一个安倍出现,好不容易在石破茂身上看到点希望,结果刚攒起来的信心,转眼又要泄了。
日本人内心估计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石破离去兮全玩儿完!
日本企业投资信心指数,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出现恶化,而石破茂辞职以后,日本老百姓的悲观反应是:下一任首相大概率更拉。
而作为发达国家,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日本经济面临的问题还不止前面那些:
1995年,世界500强,日本149家,美国151家,中国只有3家。那时的教科书里写着,济,欧美日三足鼎立。
到了2023年,美国还是那个美国,日本和中国已经调换了位置。世界五百强,中国142家,美国136家,日本41家。
变化的不仅数量,更是产业的更替:
日本夏普曾垄断全球LED屏的68%,现在中国独占全球LED屏市场的53%;
日本松下曾占据全球电池的38%市场份额,现在市场老大叫做宁德时代。
传统优势产业被我们取代;新兴产业互联网、AI、新能源,又被我们甩在身后。
除了汽车以外,日本能拿得出手的优势产业屈指可数:比如光刻胶、碳纤维,部分的氢能技术,还有中国人最熟悉的文创产业等等,这些领域虽然日本还有非常大的优势,我们也在紧紧追赶。
所以,石破茂的辞职,不仅是一个人的谢幕,更是对日本未来经济的叩问:留给他们产业突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来源:直男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