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镜头一闪而过,横空出世的红旗-20到底是什么定位?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0 15:54 1

摘要:9月3号那天,是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在解放军防空反导的方队里,有个之前大家都不太了解的武器——红旗 - 20地对空导弹系统,悄悄地露面了。在央视直播的画面里,这个导弹就那么一闪而过,发射车的全貌都没怎么拍清楚,跟红旗 - 19、红旗 - 29这些“大明星


9月3号那天,是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在解放军防空反导的方队里,有个之前大家都不太了解的武器——红旗 - 20地对空导弹系统,悄悄地露面了。在央视直播的画面里,这个导弹就那么一闪而过,发射车的全貌都没怎么拍清楚,跟红旗 - 19、红旗 - 29这些“大明星”装备比起来,它引起的关注和讨论可少多了。不过红旗-20的低调登场并不意味着其重要性可被忽视,其定位引发了广泛猜测与讨论。

从阅兵方队位置及导弹发射车体、导弹尺寸来看,红旗-20似乎与红旗-22、红旗-22A中远程防空导弹存在技术传承,同时与红旗-9C的“细杆弹”设计有一定关联。央视解说提到“多段多层,远中近防御”的防空体系,其中红旗-9C负责远程高价值目标及短射程战术弹道导弹拦截,红旗-11+“万发炮”弹炮系统主打低空末端防御,而红旗-22系列则覆盖中程、中低空区域。那么,红旗-20的角色是什么?

排除其替代红旗-9系列远端全空域拦截或红旗-11+低空末端防御的可能性,红旗-20最有可能填补的是40-100公里射程的中程防空空缺。红旗-22系列虽然性能可靠,但其倾斜发射方式在现代战场中逐渐显露局限性。

现代空袭兵器(如巡航导弹、无人机及弹道导弹)来袭方向多样,垂直发射已成为野战防空与要地防空的必备特性。相比之下,红旗-22的倾斜发射虽成本较低,但在全向威胁环境中难以满足需求。因此,红旗-20很可能作为红旗-22的后继者,这款装备运用了垂直发射的方式,能更好地提升中程以及中低空区域的防空实力。

红旗 - 20导弹的个头大小和红旗 - 9C“细杆弹”差不多,这或许意味着它有可能借鉴了红旗 - 9系列的一些先进技术,像高精度雷达来引导导弹飞行,还有能同时对付多个目标的能力。同时,其射程推测在40-100公里之间,恰好填补红旗-22A(射程已升级至约200公里,接近准远程系统)与红旗-16(俄制“施基利”系统衍生物,射程较短且拦截弹道导弹能力有限)之间的空白。

红旗-16虽以12分钟展开、6分钟撤收的机动性成为陆军伴随式野战防空利器,但面对高超声速弹道导弹等新兴威胁,其技术底子已显老旧。红旗-20的出现,标志着解放军在中程防空领域迈向全新一代。

在解放军的防空导弹体系里,从红旗 - 2开始,接着是红旗 - 12、红旗 - 22,再到红旗 - 20,能明显看出一条中程防空导弹不断发展的路线,这和红旗 - 9、红旗 - 19、红旗 - 29这些远程高端防空导弹的发展路线是并行的。红旗 - 20的出现意义重大,它解决了中程防空导弹在垂直发射方面的不足,而且它还融合了先进的火控和拦截技术,让拦截短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还有无人机这些目标的能力变得更强了。

这使其在未来台海作战或西太平洋复杂战场环境中,能够有效应对多方向、多层次的空中威胁,为要地防空与野战防空提供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红旗-20在阅兵中的短暂亮相看似低调,却折射出解放军防空体系的深度优化。相比红旗-22A的准远程定位与红旗-16的野战机动性,红旗-20精准锁定中程防空需求,其垂直发射能力与潜在的技术升级,相对廉价的发射成本,使其在解放军“多段多层”防空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

随着现代空袭武器的快速演进,红旗-20的横空出世不仅展现了中国军工在防空领域的技术自信,也为解放军在未来高强度对抗中构筑了更加立体的防御网。红旗-20的真正实力,或许将在未来的战场上逐步揭晓。

来源:子桑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