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英防务协定正式生效,旨在对抗中国?日本加速推动军事扩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3-10-19 02:00 2

摘要:《互惠准入协定》又称“部队间合作便利化协议”,是日本与各国政府之间提供共享军事训练、军事行动的双边防务和安全条约。简单说来,它允许两国军队携带武器在彼此的领土上部署,两军将依法参与联合训练和救灾工作,军人在对方领土犯罪或造成事故可以依法处理。

文/陈祥

编辑/漆菲

今年10月15日,日本与英国之间的《互惠准入协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正式生效。

《互惠准入协定》又称“部队间合作便利化协议”,是日本与各国政府之间提供共享军事训练、军事行动的双边防务和安全条约。简单说来,它允许两国军队携带武器在彼此的领土上部署,两军将依法参与联合训练和救灾工作,军人在对方领土犯罪或造成事故可以依法处理。

此前,英日两国军舰和战机每一次互访,都绕不开复杂的外交手续。而随着该协议的签署,将给双方军方的合作带来便利。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格雷汉姆(Euan Graham)如此畅想合作前景:“今后驱逐舰访问日本横须贺,陆军或皇家海军同日本两栖部队共同训练,将会容易很多。”

2021年9月4日,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抵达横须贺。

这是日本在与澳大利亚之后与他国签署的第二份《互惠准入协定》,被认为旨在应对中国在印太地区不断增强的军事力量。而自2022年开始,日本与多个国家频频互动,意图与它们签署类似防务合作协议,实现日本自卫队的“外向型”转型突破。

分析认为,随着协定签署国增多,日本可常态拉拢诸多签署国入境日本进行联合演训,也可根据情况频繁派遣自卫队“出海”参与训练。这将提高日本国内外对海外军事部署、“军事正常化”等问题的耐受度,为今后推动修宪议题、实现政治和军事层面所谓“国家正常化”作舆论铺垫。

早在2017年,日本和英国就签署了《采办和交叉服务协议》(ACSA)。根据该协议,两国军队可以相互提供食品、燃料等物质,还有相应的服务。

2021年9月28日,时任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日本和英国已同意开始就一项协议进行谈判,该协议将加强两国军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合作。这便是《互惠准入协定》,第一轮谈判于当年10月7日启动。

2022年5月5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英时检阅英军仪仗队。

次年5月5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时任英国首相约翰逊在伦敦会晤,两人原则上同意达成《互惠准入协定》。

“乌克兰可能是明天的东亚,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不仅仅是欧洲的问题。涵盖印太地区的国际秩序受到威胁。”岸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我和约翰逊首相就防务协定原则上达成一致的一项重大成果。”

转眼到了2023年1月11日,岸田文雄与英国新任首相苏纳克在伦敦签署《互惠准入协定》。英国政府发声明称,这是“英日两国之间一个多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协议”,将允许两国规划和开展更大规模、更复杂的军事演习,并允许双方相互部署军队。英国也是第一个与日本签订此类协议的欧洲国家。

2023年1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英国首相苏纳克在伦敦签署《互惠准入协定》。

英国政府称:“这项协定对我们两国都意义重大。它巩固了我们对印太地区的承诺,并强调了我们为加强经济安全、加速国防合作和推动创造高技能就业机会的共同努力。”日本外务省如此解释协定的作用,“它将把日英安全和防卫合作推向新的高度……将为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带来进一步进展。”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国防战略和能力高级分析师马尔科姆·戴维斯(Malcolm Davis)分析说:“日本正在摆脱战后宪法对使用武力的限制,因为它意识到,自己正面临来自中国的挑战。”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有关国家开展防务合作应当有利于增进各国间的相互理解、信任与合作,不应制造“假想敌”,更不应将集团对抗的旧思维引入到亚太地区。

协议签署后的2021年9月6日,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首次访问日本。抵达横须贺前,英国的航母打击群已经跟美国、荷兰、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在太平洋举行了联合演习。英国航母打击群司令、海军准将史蒂夫·穆尔豪斯(Steve Moorhouse)表示,日英关系将“达到一个全新水平”。

2022年11月26日,日本群马县相马原演习场,日本陆上自卫队成员与英国陆军举行假想离岛防卫的联合训练。

作为《互惠准入协定》的一部分,日本、英国还与意大利合作,欲在2035年之前研发出下一代战斗机。这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三国首度合作,更是日本自二战以来首度与美国以外的国家展开大型国防工业合作。美国国防部和日本防卫省的一份联合声明说:"美国支持日本与志同道合的盟友和伙伴进行合作研发自己的战斗机。”

“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CPA)是一项由英国、日本和意大利牵头的多国倡议,旨在开发第六代隐形战斗机。这款新战斗机,用于取代英国和意大利的“欧洲台风”战斗机、日本的三菱F-2战斗机。

尽管这三个国家都拥有美国的F-35战斗机,但它们都属于航空工业的中等强国,必须开发新战斗机以维持本国航空工业持续发展。当时,刚刚脱欧的英国想在欧盟之外寻找合作伙伴,日本则希望能在战斗机产业方面独立于美国,双方各有所需,一拍即合。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的三菱重工、英国的BAE系统公司和意大利的莱昂纳多公司预计将成为该项目的中心。一位日本国防部官员称,美国有F-35,欧洲也有自己的战斗机,日本的目标是创造出超过这些机型能力的战斗机。

英国、日本、意大利合作开发的下一代战斗机展示图。

《互惠准入协定》这种军事协议并非日本首创,其源于日美1960年签署的《驻日美军地位协定》。

日美签署《日美安保条约》时,为明确驻日美军所享有权利、日本向美国无偿提供驻地和设施并负担驻日美军的部分经费等具体问题,一并签署了《驻日美军地位协定》。不过,这份协定只是针对驻日美军的单向协定,并不意味着日本自卫队能够进入美国境内执行任务。

经过多年酝酿,日本与澳大利亚于2022年1月6日签署《互惠准入协定》。受疫情影响,岸田文雄与时任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当天通过视频会议举行签字仪式。它于今年8月正式生效。

2022年1月6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时任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通过视频会议签署《互惠准入协定》。

双方发布联合声明称,协议的签署强调了双方“致力于进一步提升双边安全与防务合作,以维护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份声明里,日澳还对南海和东海局势表示“严重关切”,不过态度较为含蓄。

莫里森在签字仪式上说,“日本是我们在亚洲最亲密的伙伴,这体现在我们的特殊战略伙伴关系上,即澳大利亚唯一的这种伙伴关系——两个致力于法治、人权、自由贸易和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伟大民主国家之间共同信任的平等伙伴关系。”

日本时任外务大臣林芳正形容:“澳大利亚是第一个同日本签署便利化协议的国家,这一事实是我们密切关系的象征。该协议将加强日澳之间的安全和防务合作。希望这一举措得到推动,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得到加强。”

共同社当时分析称,日本还将寻求跟英国、法国签署此类协议,因为这两个欧洲国家“一直在加强与东京的防务合作,以应对日益自信的中国”。不过,英国《泰晤士报》质疑英国是否有能力帮助日本扭转局面,并表示,基于美国是威慑中国的担保人这一事实,数十或数百名英国士兵和军事装备的存在不会改变那里的平衡。

2021年9月6日,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基地,时任防卫大臣岸信夫视察“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后发表讲话。

日澳两国2014年就启动谈判达成一致,但因日本死刑制度等而陷入僵局。澳大利亚已经废除死刑,日本尚未废除死刑,所以澳大利亚坚持要求其军方相关人员若在日本犯了重罪也应适用豁免。最终达成的协定规定,派遣国对其人员在执行公务中的犯罪行为拥有审判权。这意味着澳大利亚军人在日本训练或执行任务时即便犯下重罪,也可由澳方进行审判。

与之类似,英国也废除了死刑,所以日英之间的协议也有一个附录,赋予英国拒绝移交涉嫌在日本犯罪士兵的权力,以让涉案人无须在日本面对死刑。

对于日澳之间的合作,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022年1月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国与国之间开展交流合作,应当有助于增进地区国家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有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而不应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太平洋之大,容得下地区国家共同发展。“太平洋的和平与安宁也有赖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我们希望太平洋成为太平之地,而不是人为兴风作浪之洋。”

日澳之间的协议是一个起点,日本欲以此作为模板,与其他国家一一缔约。而在英国之后,该轮到法国了。2022年1月20日,日本与法国签署了类似的联合声明,目的是进行防务和安全方面的军事合作,以应对中国在南海的行动,以及朝鲜推进核武器和战略导弹发展而产生的威胁。日法还同意联合研究下一代水雷探测技术。

日本之所以执着于与他国签署《互惠准入协定》,主要是想绕开外国军队进入日本及自卫队赴海外执行任务时面临的国内法律缺失和烦琐手续制约等问题。

此前,根据日本自卫队《紧急事态法》等法律,日本虽允许向海外派遣自卫队,但仅限于联合国维和行动、人道主义救援和响应美国协同需求等特殊情况,且需要一事一议并征得日本国会的批准。此外,围绕派出多少人员、是否携带武器、何种情况下能够动用武器等问题还需接受国会质询。

通过签署《互惠准入协定》,日本可规避签署国军队及武器进入日本境内的法律问题,并为自卫队赴签署国执行军事任务提供便利,同时明确自卫队在签署国境内执行军事任务期间的地位、待遇和保障问题。

手持《互惠准入协定》,日本和澳大利亚开启前所未有的军事合作。哪能想到,就在80年前,两国士兵还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打得你死我活。

今年8月,日本航空自卫队派遣F-35A战斗机去澳大利亚北部,跟澳空军的F-35A举行联合演习。跟随而去的有一架KC-767空中加油机、1架C-130运输机、2架C-2运输机。这是日本F-35的首次海外部署,但不是日本战斗机的首次海外部署。

日本首架F-35A战斗机。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格雷格·莫里亚蒂称,日本F-35战斗机的部署是双边关系中的“重要里程碑”,“澳大利亚很荣幸被选为日本首次国际部署F-35A的目的地”。此前的9月,澳空军派F-35A去日本,参加“武士道卫士2023”,算是有来有往。

日本政府今年8月通过的2023年版《防卫白皮书》中,声称日本“正面临战后最为严峻复杂的安全保障环境”,并将中国定位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日本媒体认为,在渲染“中国威胁”方面,新版白皮书的措辞比去年更加强硬。

面对这一挑战,日本的安全态势发生重大转变,其中包括一项获得所谓反击能力的计划,即用远程导弹打击敌方基地和指挥控制节点。为此,日本除了购买美国BGM-109“战斧”巡航导弹、AGM-158 JASSM(联合空对面远攻飞弹)外,还将在12型岸基反舰导弹的基础上将其改进成巡航导弹。

搞军备竞赛就得多花钱。日本的目标是到2027年将防卫开支翻一番,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左右,总额约投入43万亿日元(3200亿美元)。新的支出目标遵循北约标准,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位居世界第三。

一些日本学者指出,由于印太地区缺乏任何类似北约的共同防御联盟,而且美国政治的变迁使得美国未来对日本安全的承诺难以预测,日本在面对中国的挑战时感到脆弱。加上俄罗斯、朝鲜因素,日本需要扩充军力,并让军队走出去。

对此,《中国国防报》发表评论称,日本政府正千方百计突破和平宪法的约束。“《互惠准入协定》等双边协定和机制,正如白蚁蚀骨般对日本和平宪法进行破坏,使和平宪法的约束功能逐渐名存实亡。”文章分析说,“可以预见,随着《互惠准入协定》的不断扩展,域外国家军事力量将频繁出现在亚太地区,日本自卫队也将常态进行海外军事部署,这将给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安全局势带来负面影响。”

来源:凤凰WEEKLY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