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绿色的还是蓝色的——谈谈绿蓝悖论和归纳推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0 16:01 2

摘要:今天,我们不是从地质学角度去探讨现实中翡翠的性质,而是要借用这个虚拟的问题来看看哲学家关于“绿蓝”的脑洞。

翡翠究竟是绿色的还是蓝色的?

今天,我们不是从地质学角度去探讨现实中翡翠的性质,而是要借用这个虚拟的问题来看看哲学家关于“绿蓝”的脑洞。

1955年,美国哲学家纳尔逊·古德曼(Nelson Goodman)在《事实、虚构和预测》一书中提出有关绿蓝(grue)-蓝绿(bleen)定义的悖论,被后人称作绿蓝悖论或古德曼悖论。这一悖论从表面来看十分简单,只涉及到归纳推理中最简单的类型——简单枚举归纳法,但却触及了归纳推理的根本问题。

1

寻宝故事中的归纳推理

我们从一个虚拟的寻宝故事出发,来看看绿蓝悖论到底在说什么。

有两位探险者来到一片丛林寻宝,他们遇到了一位原住民(以下称当地男孩),三人一见如故,在三位小伙伴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在这片丛林里找到了10000颗同一种类的宝石,我们不妨叫它们翡翠。

现实中的翡翠形成于矿床中,通常以块状,脉状或砾石状形态存在,并非天然就是一颗颗的,这里是借用翡翠的名字。

此时两个男孩子都展开了推理:

探险男孩的推理是:

我们找到的10000颗翡翠每一颗都是绿色的。所以,所有翡翠都是绿色的!

当地男孩的推理是:

我们找到的10000颗翡翠每一颗都是绿蓝的。所以,所有的翡翠都是绿蓝的!

“绿蓝”是当地语言中的概念,定义为:

2030年1月1日0时以前是绿色,但是到了2030年1月1日0时以后是蓝色!

那么,在他们找到这10000颗翡翠的2025年,两个男孩推理的结论是一致的,所有翡翠都是绿色的。

2

怎么就出现了悖论?!

转眼到了2031年,两位探险者已经回到钢筋混凝土的都市中,有一天他们偶然在阁楼中发现了当年探险带回来的纪念品——翡翠。探险女孩突然想起,如果按照当地男孩的推理和“绿蓝”的定义,在当地男孩那里,翡翠就成了蓝色的。

可是,根据探险男孩的推理,翡翠仍旧是绿色的!

这意味着,根据同样的经验事实——10000颗翡翠,使用同一种归纳推理,探险男孩和当地男孩得到了不一样的结论,而我们知道,绿色和蓝色不能同时为真,因此就产生了结论上的冲突。这就是著名的绿蓝悖论。

3

绿蓝概念奇怪吗?

——也许是你的先入之见在作怪

也许有人会质疑“绿蓝”这个看起来奇怪又生硬的概念,因为绿蓝看起来是基于“绿色”和“蓝色”这两个初始概念生造出来的!

但如果我们尝试打破固有知识对思维的限制,就会发现其实谁比谁更初始的印象,也许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因为在当地男孩那里,“绿蓝”才是更基本的概念,而“绿色” “蓝色”才是新定义出来的概念。

在原住民的语言中还可以有另一个初始概念叫蓝绿,是说:

2030年1月1日0时以前是蓝色,但是到了2030年1月1日0时以后是绿色。

根据“绿蓝”和“蓝绿”这两个初始概念,我们可以再定义出“绿色”和“蓝色”:

绿色:2031年1月1日0时以前是绿蓝的,2031年1月1日0时以后时蓝绿的。

蓝色:2031年1月1日0时以前是蓝绿的,2031年1月1日0时以后时绿蓝的。

对于当地男孩而言,绿色和蓝色反而可能是后天定义的,甚至有些奇怪的概念。

4

重新思考绿蓝悖论中的推理

现在我们从推理的角度分析这个悖论,把探险男孩和当地男孩的推理重新展开表述如下。

探险男孩的推理是:

翡翠1是绿色的,

翡翠2是绿色的,

翡翠3是绿色的,

……

翡翠10000是绿色的,

所以,所有翡翠都是绿色的。

当地男孩的推理是:

翡翠1是绿蓝的,

翡翠2是绿蓝的,

翡翠3是绿蓝的,

……

翡翠10000是绿蓝的,

所以,所有翡翠都是绿蓝的。

可以看出,这两个推理的形式是一模一样的,他们用的是最简单也最基本的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法。在逻辑学领域,相对于能够保证如果前提真则结论一定真的有效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结论被认为是或然的,对于归纳推理而言,即使前提都真,结论也不一定为真。例如,尽管人们之前看到很多白色天鹅的实例,进而得出“天鹅是白”的这一结论,但后来在澳洲发现黑天鹅后,这一结论马上就被推翻了。

5

绿蓝悖论:思考比消解更重要

在绿蓝悖论中,两个推理的前提(证据集)都是一样的,但是结论却不能同时为真,这就产生了冲突。自从绿蓝悖论被提出以来,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消解方案。古德曼自己把消解这一悖论的关键归于如何区分“类律假说”和“偶适假说”,在他看来,包含 “绿色”的推理的结论是“类律假说”, 因为它能由已知事例确证;而含有“绿蓝”的推理的结论属“偶适假说”, 因为它不能由已知事例确证。

尽管“类律假说”和“偶适假说”的影响很大,但是除了前面我们对于绿色、蓝色和绿蓝、蓝绿哪对概念的定义更为基本的讨论以外,从逻辑学角度来看,“类律假说”和“偶适假说”的区分无法从推理形式上体现,因为探险男孩和当地男孩的推理具有完全相同的推理形式!

如何消解绿蓝悖论?据说,为了消解“绿蓝悖论”已经发展出超过二十种的不同理论,但目前还并没有公认的解决方案。不过,这个悖论已然带给人们很多启发。比如,结合绿蓝悖论,沿着探讨归纳推理合理性的视角,熊明(2003)提出,如果我们把评价归纳推理的基本原则从具有概然性的“如果前提都真,则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为真”,改为“如果前提有一个为假, 则其结论一定也为假”,则不但可以消解绿蓝悖论,还可能由此找出了用形式方法刻画归纳推理的一条新路径。的确,悖论存在的意义不只是被消解,更在于人们在尝试消解悖论过程中的反思和再发现。

希望你也能从“绿蓝悖论”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 张立英著,机机先生绘. 给青少年的漫画逻辑学[M].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2] Nelson Goodman: Fact, Fiction and Forecast[M], Cambridge,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5: 94-107,

[3] 熊明:古德曼悖论与形式的归纳逻辑系统[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28-34,54页。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