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人,生于河南巩县。代表作“三史三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任过左拾遗检工部员外郎,李林甫,杨国忠当权,杜甫不仅实现不了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过着:“朝扣富儿门,曾随肥马尘。”的屈辱生
作者:张晴
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人,生于河南巩县。代表作“三史三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任过左拾遗检工部员外郎,李林甫,杨国忠当权,杜甫不仅实现不了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过着:“朝扣富儿门,曾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晚年漂泊,公元770年病世于湘江孤舟中。享年59岁。
唐代 岑参,公元(718年?至769年),祖籍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后迁居荆州(今湖北江陵县)。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出生一个官僚家庭,岑参出生之前近百年,岑家先后出过三位宰相,父亲也两任刺史,到岑参,家道中衰。岑参幼年父去世。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公元744年,进士及第,三年后,获授官右内率府兵曹参军,两次从军边塞,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与王维同朝为官,后在天宝末年任西安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因“频上封章,指斥权侫”,他刚正不阿,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得罪了权贵。被贬谪到蜀地嘉州,今四川乐山市任刺使。故称“岑嘉州”。 后被贬为起居舍人,最终罢官。约公元768年因罢官自嘉州东归,到达戎州(今宜宾市)受亡命之徒所阻,无法继续沿水路东归,滞留沪口,后自陆路北归成都,满怀思归的岑参染病,不久便客死成都客栈,享年52岁。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军中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又诗《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天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小杜甫三岁,天宝十一年秋天(公元752年),从安西回京述职,相邀好友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五人同登慈恩寺塔(大雁塔),吟诗唱和以助兴。后杜甫去朝,飘泊剑南,公元765年9月,到云安养病,得知岑参任嘉州刺使,《寄岑嘉州》“不见故人十年馀,不道故人无素书。愿逢颜色关塞远,岂意出守江城居。外接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日疏。谢脁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嘘。泊船秋夜经春草,伏枕青枫限玉除。眼前所寄选何物,赠子云安双鲤鱼。”岑参两次在边塞度过,两人疏于联系了,杜岑二十几年来未通消息。杜甫梦李白的同时,也为岑参消瘦啊。两首互赠诗看出杜甫与岑参的真挚友谊。《九日寄岑参》“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曽。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 采釆黄金菊,何由满衣袖。”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诗人每日所作的不过是跟着天子仪仗看似华贵地迹入皇宫,到了傍晚退朝时只身上沾染了一些皇宫里御香的气息而已。感到人生苦短。
杜甫《奉答岑参补阙见赠》“窈窕清禁闼,罢朝归不同。君随丞相后,我往日华东。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
岑参接杜甫诗后,两人又联系上,常把诗寄与杜甫,后岑参被罢官,乘舟东下,沿杜甫经历路线去找杜甫,恰巧,杜甫不在山峡。岑参《东归发犍为,至泥谿舟中作》“前日解侯印,泛舟归山东。平旦发犍为,逍遥信回风。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复有峨眉僧,诵经在舟中。……忆昨在西掖,复曾入南宫。日出朝圣人,端笏陪群公。不意今弃置,何由豁出胸。吾当海上去,且学乘桴翁。”两人未见面,不得已改道北上成都,公元769年因盗匪阻路、病重难愈,最终客死成都客栈。后唐代宗大历五年秋天(公元770年)杜甫也离开了人间。
杜甫与岑参两人为患难之交,均经历仕途坎坷,同在长安共事,如《寄左省杜拾遗》反映的短暂的辉煌时期。情真意切,惺惺相惜。
来源: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