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犁“超级棉田”正悄悄掀起一场智慧农业革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0 16:35 1

摘要:9月9日,“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记者团走进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实地探访中国首个无人化棉花农场,见证智能科技如何重塑传统棉作模式,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智慧样本。2021年启动的极飞超级棉田项目,首次实现了仅依靠两名技术

中国网9月10日讯(记者 高霈宁)9月9日,“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记者团走进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实地探访中国首个无人化棉花农场,见证智能科技如何重塑传统棉作模式,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智慧样本。2021年启动的极飞超级棉田项目,首次实现了仅依靠两名技术人员管理3000亩高标准棉田的突破。该项目通过土壤监测仪精准判定播种时机,并借助搭载自驾仪的拖拉机实施标准化作业,使播种精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利用智能灌溉系统实现远程控制水肥一体化供给;通过遥感无人机高频巡田并结合AI分析,实现病虫害精准防治,彻底告别粗放式施药的历史。

无人机正在为超级棉田喷洒农药。中国网记者 高霈宁 摄

2023年的产季数据印证了科技的巨大潜力:超级棉田亩产达420.9公斤,较周边传统棉田增产20%,同时用水成本降低52%,肥料与农药成本分别下降17%和30%。这不仅证明了无人化模式在棉花大规模种植中的可行性,更揭示了科技对农业降本增效的核心价值。

超级棉田所在的尉犁县具备独特的暖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这为高品质棉花的生长提供了光热水土的“黄金组合”。但是,由于传统种植模式过于依赖人工劳动,导致过去棉花的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不足。如今,科技成为突破瓶颈的关键钥匙:全县100万亩棉田全程机械化率达98.7%,40.8万亩高标准农田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数据网络。

进入吐絮期待采摘的棉桃。中国网记者 高霈宁 摄

科技赋能不仅限于田间地头,更驱动全产业链升级。尉犁县集聚17家纺织服装企业,打造优质棉纱生产基地。2024年,全县产出高端棉纱2万吨、织布1.5亿米,实现皮棉就地转化率提升和产业链延伸。从育种制种到生产加工、商贸流通的一体化发展模式,使尉犁成为辐射中亚的棉花产业创新高地。

尉犁县农业农村局表示,未来将继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构建“立足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的棉花产业体系。极飞超级棉田的成功实践,不仅为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更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尉犁方案。

编审:申罡 张艳玲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