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司法部与全国律协关于“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的工作部署,我区湖北观筑律师事务所青年律师易帆主动请缨,于2024年8月跨越千里从湖北武汉奔赴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平溪司法所开展基层法治服务。在一年的服务期内,他扎根基层、履职尽责,以专业法律服务助力西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司法部与全国律协关于“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的工作部署,我区湖北观筑律师事务所青年律师易帆主动请缨,于2024年8月跨越千里从湖北武汉奔赴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平溪司法所开展基层法治服务。在一年的服务期内,他扎根基层、履职尽责,以专业法律服务助力西部法治建设,荣获全国律协通报表扬,是湖北省4名、贵州省6名获此殊荣的青年律师之一,其先进事迹被《贵州法治报》头版专题报道,用实际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法律人的使命担当。
扎根基层一线 筑牢法治根基
初到玉屏侗族自治县,面对语言沟通障碍与地域文化差异,易帆始终坚持“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的工作理念,以平溪司法所为阵地,深入村寨、田间地头开展法律服务。他创新运用“法律宣讲+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法,成功化解平溪街道某村土地流转群体性纠纷等矛盾6起,接待群众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涉及争议金额500余万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务实管用的举措让当地群众感受到“法中有情、理法相融”。
在基层法治实践中,易帆注重总结经验、优化服务。他协助平溪司法所编制社区矫正对象动态管理数据库,规范了工作流程,有效提升了基层法治工作效能。
聚焦急难愁盼 彰显法援温度
“法援工作要真正帮群众跨过‘难坎’”,这是易帆在西部服务期间坚守的工作准则。他始终将农民工、妇女儿童、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放在首位,全年承办法律援助案件26件,代书法律文书20件,用法律武器为弱势群体撑起“保护伞”。
在某工伤劳动者维权案件中,易帆通过反复梳理证据形成证据链、多方协调沟通,最终为当事人争取到86万元工伤赔偿;针对多名农民工被拖欠劳动报酬问题,他主动介入指导收集证据、申请劳动仲裁,成功帮助农民工群体追回欠薪10万余元。此外,他还为1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10次专题教育,链接就业资源帮助有需求的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以“严管厚爱”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各方当事人纷纷向易律师赠送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创新普法形式 播撒法治种子
为提升基层普法实效,易帆加入玉屏侗族自治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法治宣讲团”,创新打造“沉浸式”普法模式。在中小学开展“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等活动10场,覆盖师生3000余人次;参与录制方言普法小短剧23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婚姻家庭、劳动维权等法律问题;利用赶集日、村民大会等契机开展“赶场普法”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同时,易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将湖北律师规范化办案经验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制作《贵州省人损案件计算表》助力提升当地司法工作效率;通过所在律所线上平台为西部律师开展业务培训,实现“送法”与“育法”相结合,让法治种子的在基层生根发芽。
强化专业赋能 助力依法治理
作为基层政府的“法律参谋”,易帆积极参与玉屏县委领导班子法治课讲授,协助开展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从源头上防范法律风险。他代理平溪街道办事处行政诉讼案件2件,协助当地检察院开展认罪认罚律师见证15次,在维护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的同时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推动了基层法治治理水平提升。
如今,易帆已圆满完成西部锻炼任务载誉返鄂,但他在西部留下的法治成果仍在持续发挥作用。他的西部法治服务事迹,不仅是“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的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青年法律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鲜活写照,为推进西部法治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法治活水”。希望更多青年律师以易帆为榜样,学习他扎根基层的坚守、服务群众的热忱、专业创新的担当,主动投身法治实践,为推进西部及本地法治建设注入 “法治活水”!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