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持续近两年的战斗显著改变了这一局面。据以色列国家广播公司Kan报道,当前预备役人员的实际到位率较战争初期下降近50%,另有评估认为下降幅度约为30%。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日下令以军进一步加强对加沙城的军事行动,尽管面临国内外愈发强烈的谴责。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以军正遭遇越来越明显的兵源危机,预备役士兵响应征召的意愿显著降低,可能直接影响以军在加沙及其他战线持续作战的能力。
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与以色列战争爆发以来,以方迅速征召了36万名预备役军人,此外还有10万名刚高中毕业的现役士兵入伍。
此次动员规模为以色列史上最大之一,初期响应率甚至高达120%,许多超龄或免役公民也自愿参军,展现出空前团结。
然而,持续近两年的战斗显著改变了这一局面。据以色列国家广播公司Kan报道,当前预备役人员的实际到位率较战争初期下降近50%,另有评估认为下降幅度约为30%。
据以色列左翼独立媒体统计显示,在2023年10月至2025年4月间拒服兵役者中,仅约1.5%是出于反战或反抗占领的信念,但越来越多预备役军人因身心疲惫、对战争目标实现无望、以及人质问题久拖不决而选择退出。
这种“拒绝服役”的现象在以色列并非首次出现。第一波大规模预备役抗命发生在1982年第一次黎巴嫩战争期间,当时近3000名士兵签署请愿书拒绝参与“通过战争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其中约160人因此入狱。
此后,在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和第二次起义期间,都出现了由“有限度”等组织推动的选择性拒服运动。拒绝者试图区分“保卫以色列”的合法职责与“在被占领土执行任务”之间的道德界限。
2023年夏季,当内塔尼亚胡政府推动司法改革引发大规模抗议时,也曾出现上千名空军飞行员以拒服预备役为要挟,成功迫使政府让步。如今,拒绝再次成为部分以色列人表达对政府政策不满的方式。
尽管拒服预备役者在以色列主流社会中仍不被广泛认同,但由于他们已完成基本国防义务,其诉求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同情。
一名拒绝者在外媒发文称,“拒绝不是背叛,而是拯救国家的唯一途径”。
专家分析指出,无论拒服预备役的实际规模如何,这一趋势已对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军事战略构成实质挑战。
没有足够的兵力,以军难以维持在加沙的高强度行动,更无法应对多条战线可能出现的冲突升级。然而从过去两年的情况看,内塔尼亚胡并未因国内或国际压力而改变路线,当前他调整政策的可能性依然较低。
来源:社会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