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威尼斯电影节82年历史上,华人影后只有三位:巩俐、叶德娴、辛芷蕾。
刚拿威尼斯影后24小时,辛芷蕾就被骂上热搜第一
这剧情比电影还刺激。
奖杯还没捂热,键盘先开炮:德不配位、捡漏周迅、踩前辈上位。
骂声来得太快,很多人甚至没看清她到底演了啥。
先补个课。
威尼斯电影节82年历史上,华人影后只有三位:巩俐、叶德娴、辛芷蕾。
前两位封神时,国内媒体用的是“华语影坛荣光”。
轮到辛芷蕾,画风突变。
为啥?
翻出旧账。
2017年《演员的诞生》里,她和舒畅同台PK,输了比赛,却说了句“她演得没我想象中好”。
这句话被剪成预告反复播,成了她“狂妄”的原罪。
七年过去,节目早凉,这句话还在追杀她。
更离谱的是“捡漏”说法。
网传《日掛中天》原定周迅,因档期换人。
剧组没官宣,网友先判了刑:周迅不要的奖,被她捡了便宜。
可威尼斯评委全票通过的表演,真能靠捡?
看看她怎么走到这一步。
东北下岗职工家庭,父亲瘫痪,19岁当礼仪小姐赚药费。
中戏进修时交不起学费,接拍淘宝模特图,50块一套衣服拍到凌晨。
拍《绣春刀》练刀法,左手小指骨折没停工;《庆余年》里为一句台词练到凌晨四点,把东北口音磨平。
最狠的是话剧《初步举证》。
112页台词,22个角色,120分钟独角戏。
上海首演结束,观众鼓掌12分钟,她膝盖淤青半个月。
白玉兰戏剧奖评委说:这表演够电影学院当教材。
国际品牌眼睛很尖。
香奈儿第一时间发祝贺,不是人情,是数据。
她代言的香水线,去年亚太区销量涨37%,品牌调研显示,消费者最吃她“苦过来的高级感”。
国内杂志却让她坐地上拍合影。
粉丝炸了,杂志解释“构图需要”。
同场另一位流量男星坐C位沙发。
网友扒出,该男星主演的古偶剧,豆瓣评分4.1。
骂声背后藏着真问题。
85花集体转型尴尬期,有人还在古偶里打转,有人嫁豪门半退圈。
突然出现一个威尼斯影后,像照妖镜。
不是她跑太快,是有人原地踏步太久。
周迅粉丝也参战。
其实两人合作过《如懿传》,辛芷蕾演嘉贵妃,周迅手把手教她宫廷礼仪。
片场花絮里,周迅说:这姑娘眼里有股狠劲,能成事。
流量时代,狠劲成了原罪。
她太清楚自己要什么,从不掩饰。
上综艺被问野心,直接答:想红,想赚钱给爸妈换电梯房。
这种真话,在滤镜娱乐圈显得刺耳。
但数据不会撒谎。
她主演的电影,《绣春刀》票房5.4亿,《庆余年》播放量破百亿,话剧巡演30场场场售罄。
观众用钱包投票,比键盘诚实。
接下来三部片约,全是国际制作。
Netflix悬疑剧演女杀手,好莱坞文艺片搭档奥斯卡影帝,还有部韩国导演的黑帮片。
国内还在撕番位,她已经去海外卷了。
那些骂声最终会流向哪里?
参考当年章子怡“诈捐门”,全网黑三个月后,《一代宗师》拿12座奖杯。
现在提起,只记得宫二先生。
好演员的宿命,作品会替他们说话。
最后说个细节。
威尼斯颁奖礼结束后,有留学生拍到她蹲在后台,把奖杯塞进背包,拉链拉不上,干脆抱着走。
那天她穿的是2018年买的旧西装,袖口磨得起球。
这画面比任何公关稿都管用。
一个吃过苦的人,知道机会来得有多难。
下次再有人骂她德不配位,建议先看看《初步举证》的112页台词。
来源:海草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