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之后,中美进入谈判阶段,双方就进入了打打停停的状态,为避免大规模战斗,双方展开了阵地防御战。万岁军三十八军战斗力尤为突出,尤其在第二次战役中,三十八军创造多个军事纪录,成为当之无愧的英雄部队。这样一支堪称英雄的部队,却在1952年的秋季反击作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之后,中美进入谈判阶段,双方就进入了打打停停的状态,为避免大规模战斗,双方展开了阵地防御战。万岁军三十八军战斗力尤为突出,尤其在第二次战役中,三十八军创造多个军事纪录,成为当之无愧的英雄部队。这样一支堪称英雄的部队,却在1952年的秋季反击作战中,惜败于韩国军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1951年底,由联合国军率先打响的秋季作战结束,此战中我军伤亡九万人,联合国军伤亡二十余万人。这一结果证明了副司令邓华提议阵地战是正确的,至此联合国军不敢轻易北进,我军因为上一战消耗太大,也不敢向南出击,于是双方形成对峙局面。此战之后,我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主动发起过大规模攻势。
在这段时间里,美军也掌握了我军在军事上的短缺,存在两个重要弱点,其一缺乏补给,无法进行长时间的进攻战。其二则紧缺重火力,难以突破联合国军的环形防御。美军完全可以采取磁性战术,如果志愿军不上钩,而是围住了一些部队,他们也可以采取环形防御固守待援,前提是部队必须携带重武装备。因此美军大手笔的给一些先头部队也配备了几辆坦克,毕竟两支军队装备火力的差距一直存在。战士们很清楚美军的意图,但对此却无可奈何,敌人可以不计其数地倾泻弹药,但我们不行,即便如此,步枪时常打光子弹,战士们只能用石头、刺刀作战。这段时间也是我军士气最低落的时期,面临气焰嚣张的敌人,我军只能装作视而不见。
在1952年一月之前,我军一直秉承敌军不进攻,我军就不打一枪的原则。直到1952年一月二十九日,志司下令针对敌少量目标进行射击,或组织特等射手,寻求射击目标,给予敌人重大杀伤。这需要依托防空洞、战壕完成,因此志愿军日夜不停地建造工事,交通壕、主干道、分干道等设施已经俱全。据统计志愿军挖的坑道长达1250多公里,各种战壕长达6240公里。随着局势的推进,大批苏联大炮、枪械运输到朝鲜战场,美军的空中火力立即被我军压制。有了这些补给,战士们就不用每天担心后勤问题,专注打击敌人。1952年四月,彭老总回国治疗,邓华接替他的职务,不久之后,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也离开了,换成了克拉克。
六月,中美谈判团重新回到谈判桌上,但双方因为俘虏问题而陷入僵局,新上任的总司令克拉克决心要给我军一个下马威。从六月十七日开始,美军开始对朝鲜北部很重要的水电厂进行大规模轰炸,逐步增加飞机数量。美军这种行为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国际反响,就连英国政府都看不下去了,对于各国的质问、指责,美国政府完全不予理睬。七月十一日,美军加强了轰炸后力度,对平壤地区实施了朝鲜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炮轰,造成7000多人伤亡,有1500座建筑被摧毁。克拉克对此效果十分满意,并有了更大的野心,想直接轰炸我国东北地区,主席怎会不知他的心思,从抗美援朝打响第一枪起,主席就命东北军区加强了防空。
1951年志司调遣邓华、韩先楚在西海岸做了防御部署,美军飞机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就会遭到高射炮的攻击。同时中苏空军在空中时刻保持战斗准备,因此敌这一目标始终没实现。八月,志司命三十八军对白马山发起反击,以打击敌人。白马山位于朝鲜中部,在平康、金华和铁原三角地带之中,背靠三条铁路,是敌军东西集团连接的交通枢纽。双方都把目光放在了这里,原本志司计划四十二军去攻打白马山,经商议换成了三十八军,由此可见白马山的重要性。此时守军为韩九师,但其两侧有美二师、美三师,并且美国第五航空队予以支援。
三十八军对这个任务十分重视,为此准备了一个多月。就在大家准备摩拳擦掌打一个漂亮的攻坚战时,却发生了一件让敌我双方都震惊的一件事。十月二日,战斗即将打响,三十八军突击队干部谷中蛟竟然叛变投敌,将我军此次计划和盘托出,他的叛变直接影响了整个战局走向。谷中蛟原是国民党的一名军官,因为拥有一定的文化被编入解放军队伍中,我军一直以来对俘虏的政策十分宽厚,且加上队伍中基层干部缺乏有文化的人,因此我军不仅给予了他最好的待遇,并且还把他安排在了后方部门,他的工作就是负责撰写材料等,最开始谷中蛟表现的确不错,因此上级把他编入了三十八军114师第三营七连担任文职,日常也就是写写材料、做思想动员工作。
他是非战斗人员,完全不用上前线。汉江阻击战中,七连最后战斗仅剩十几人,即便如此,上级也没有下令让谷中蛟顶上去,但谁也没有想到,此次他竟然主动请战,要求到前线。团部领导考虑到不打击战士的作战积极性,于是将其编入一线部队三营。谷中蛟最初考虑的是,反正他一直都是干文职的活,到一线部队也有理由不上战场,还能趁机评个几等功。114师接管阵地时白马山一带已经进入冬季,志司本就计划优先给114师发放棉衣,但没想到运输线被美军炸毁了,美军火力十分强大,导致物资根本送不上去。师部商议后,下令等打完这一仗再发放棉衣,这样一来战士们就能直接穿上完好的棉衣。但这道命令在谷中蛟听来,就是另一种意思了。
他一想到自己要忍冬受冷,说不定在前线还会流血甚至牺牲,他感到十分害怕。越琢磨他越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卖命,这种想法就跟野草似的疯狂在他脑海中生长。于是当天深夜他悄悄摸到韩军阵地那边投降了。虽说他没完全掌握整个计划,但大半内容他心里是有数的,且他参与了一个多月的训练,对我军的兵力、火力十分清楚。美韩军迅速加强了防御,且调动飞机精准轰炸了埋伏多日的我军。无奈114师被迫在正面攻击,这场战斗持续了足足八天,虽然歼敌万余人,但未达成占领白马山的目的。谷中蛟以为他提供了这么有价值的信息,一定会得到重用,没想到被丢进了战俘营。在中美交换俘虏之时,他担心回国会收到惩罚,于是叛逃至台湾。
来源:老战士的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