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世纪初以来,科学家们就知道宇宙在膨胀。可是,关于宇宙膨胀的速度,科学家们仍然存在争议。理论模型给出的结果表明,宇宙膨胀的速度比我们从观测中得到的结果要慢约8%。这种被称为“哈勃张力”的现象,成为了物理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自20世纪初以来,科学家们就知道宇宙在膨胀。可是,关于宇宙膨胀的速度,科学家们仍然存在争议。理论模型给出的结果表明,宇宙膨胀的速度比我们从观测中得到的结果要慢约8%。这种被称为“哈勃张力”的现象,成为了物理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最简单的解释是,我们的测量可能存在误差。但最近,哈勃太空望远镜与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数据进行了交叉验证,结果表明,现有的观测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进一步证实了这些测量的准确性。
哈勃常数(通常用H0表示)是描述宇宙膨胀速度的一个关键数值。宇宙膨胀的一个特点是:物体离我们越远,远离我们的速度就越快。为了衡量这一现象,哈勃常数的单位通常是“每百万秒差距每秒的公里数”(km/s/Mpc)。其中,1百万秒差距大约等于300,000光年。
目前最被接受的宇宙学模型——ΛCDM(Lambda/冷暗物质模型)预测哈勃常数的值大约在67到68 km/s/Mpc之间。然而,观测数据则显示哈勃常数大约为73 km/s/Mpc。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要理解这一点,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如何测量哈勃常数。科学家们通过观测遥远天体(如恒星、星系和超新星)来确定它们的距离和远离我们的速度。
测量遥远天体的距离是理解宇宙膨胀速度的第一步,这并非易事。李思扬(Siyang Li)博士提到:“我们的大部分工作都涉及到测量星系的距离,而这在天文学中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天文学家通常使用一个叫做“宇宙距离阶梯”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距离地球约1000秒差距的天体开始,我们可以通过三角测量法计算出它们的距离。而对于更遥远的天体,李思扬解释道:“我们需要两条关键的信息。第一条是物体的视亮度:它在地球上看起来有多亮?第二条是物体的真实亮度:它实际有多亮?”
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和物体的距离有关:物体距离我们越远,亮度就越暗淡。可以想象,一盏灯发出的光线在空间中扩散。如果你离灯越近,你就能看到更多的光;而如果你远离灯光,光线会错过你更多。通过这两个信息,天文学家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实际距离。
这种方法非常有用,因为某些天体(例如造父变星和1a型超新星)的真实亮度是已知的。天文学家通过标定这些“标准烛光”的亮度,就能进一步推算出遥远天体的距离。
一旦知道了天体的距离和远离我们的速度,我们就可以使用公式v = H0 * d来计算哈勃常数,其中v是物体的远离速度,d是物体的距离,H0则是哈勃常数。
通过测量多个遥远天体的速度和距离,我们可以更精确地确定哈勃常数。然而,准确的测量至关重要。我们的数据主要来自哈勃太空望远镜,经过多年的观测,积累了大量数据。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发射为进一步验证这些数据提供了宝贵机会。
正如亚当·里斯(Adam Riess)教授所说:“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在近红外波段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而哈勃在紫外和蓝色波段表现更好。虽然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随着数据的积累,JWST可能会在某些方面超越哈勃,甚至在哈勃张力问题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ΛCDM模型的核心概念包括“宇宙学常数”和“冷暗物质”。宇宙学常数代表宇宙的内在能量,而冷暗物质则是我们目前所知的、能够影响星系旋转和宇宙膨胀的物质。尽管它们的具体性质仍不完全明了,但它们在宇宙膨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果我们理解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性质,可能就能解决当前哈勃常数测量的争议。正如里斯所说:“暗物质的存在已经得到了证实,而暗能量的性质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来源:科学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