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新势力品牌“蔚小理”,小米,问界等品牌只用几年就占领了中高端汽车市场,特别是问界直接长期占领40/50万以上高端车型销量榜第一,打得奥迪奔驰宝马大降价。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传统燃油车自主品牌用了几十年才开始与合资车“分庭抗礼”。
而新势力品牌“蔚小理”,小米,问界等品牌只用几年就占领了中高端汽车市场,特别是问界直接长期占领40/50万以上高端车型销量榜第一,打得奥迪奔驰宝马大降价。
难道现在造车这么容易吗?燃油车吹嘘几百年技术积累是假的?
答案是肯定的!
现在新能源电车造车就是这么容易。
传统燃油车主要分为四大系统: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
人们谈论车辆的好坏主要集中在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
而燃油车汽车品牌都有各自的发动机。
合资品牌:本田地球梦发动机,丰田混动发动机,奔驰M1774.0T V8双涡轮发动机,沃尔沃的DRIVE-E系列发动机等等
地球梦发动机
国产品牌:奇瑞的鲲鹏发动机,长安的蓝鲸发动机等。
变速箱:日本爱信8AT,德国采埃孚8AT,大众DSG双离合,日本捷特科CVT等等,而且结构原理完全不同,诸如CVT,AT,DCT,MT等等。
燃油车制造的难度就在这里:各种型号的发动机,各种形式的变速箱与底盘匹配,油耗,动力,换挡流畅度,发动机变速箱稳定耐用性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资金来研发实验,正常一台车从立项到上市用时2-4年是很正常的事。
早期国产除了车身及内饰的难题,最大的困难的就是在发动机变速箱研发能力上。
三菱发动机4A91大家都很熟悉吧,曾经多少国产车上用过。当初的国产车毫无竞争力就是这些原因,连发动机,变速箱都需要购买合资车企的。
再看看现在的新能源电车
原来燃油车的“三大件”变成现在的电机,电控,电池了。
而新能源电车新的“三大件”并不像传统车企那样,各自研发。
如动力电池:大家所熟知的宁德时代(特斯拉,奥迪,问界),比亚迪,LG新能源(通用,现代),松下(特斯拉)国内还有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等。
电机也是同样的道理:主要厂家有大洋电机,精进电动,联合电子,福迪动力(比亚迪)等等。
一、随着国内工业能力的进步,车身,电器,内饰这些早已不是什么难题,早期国产车辆容易生锈,车身间隙大,内饰匹配不齐,早就已经解决。
二、而传统燃油车的最大难题“三大件”的研发,在新能源汽车身上却根本不存在。
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供应商承担了更大的研发责任。
三、随着国内强大供应链的存在,供应商甚至把生产车间直接搬进汽车制造厂内。
新势力车企几乎只要像生产手机一样,把各种零部件组装起来就行了,研发时间大大缩短,通常只需要1-2年就可以面市。
再来看看另外两则技术消息:
宁德时代磐石底盘发布:
该设计将底盘平台(含三电系统、悬架、制动和转向等)与上车体(造型、空间、内饰)分离。
华为ADS和鸿蒙座舱发布:
华为和车企合作,提供全套的智驾系统方案和车内娱乐系统构架。
以后的新能源车企甚至只要设计一个车身和内饰就已经足够了,新能源电车制造难度比燃油车汽车低太多了。
来源:一个汽车老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