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老家住满三个月才明白,村里这两年真不是闹着玩的。水泥路直接通到我家土院门口,晚上路灯亮得跟城里的小区似的,连村口祠堂都翻新成养老站,电视墙摆得比镇上卫生院还气派。我妈总嘀咕:“这哪是修路,简直要把天上星星都给你接回来。”
回老家住满三个月才明白,村里这两年真不是闹着玩的。水泥路直接通到我家土院门口,晚上路灯亮得跟城里的小区似的,连村口祠堂都翻新成养老站,电视墙摆得比镇上卫生院还气派。我妈总嘀咕:“这哪是修路,简直要把天上星星都给你接回来。”
我在工地边上见过最硬核的场面。吴忠那个村的施工队跟挖土机较上劲了,光污水管就埋了三层。老支书举着喇叭喊:“这底下走水的走电的走网线,将来连你家羊羔拉肚子都能用5G报给兽医。”结果第二天真有大爷把手机怼到猪圈里拍视频,说要直播猪崽吃食。村会计算账时手直哆嗦,14公里管道加四个泵站,光材料费就抵上过去十年全村种玉米的收入。
最让我意外的是养老院。济源那边的示范站装修得跟酒店大堂似的,按摩椅旁边立着血压仪,连打牌的桌子都带USB充电口。七十多岁的王婶抱着智能手环直犯憷:“这玩意比孙子还黏人,半夜心跳快两下它就报警。”可转头又跟人显摆:“前天医生在楼上看屏幕说我血糖高,比自己媳妇还上心。”隔壁村倒是闹了笑话,养老站刚建好就赶上暴雨,屋顶光伏板漏雨把电视泡汤了,老人们吵着要退钱。
咱们村道拓宽时挖到古渠,施工队和文物局吵了半个月。最后折中方案是半边修路半边盖玻璃罩,现在路过能看见底下躺着的青石板。开小卖部的老李头天天在那儿摆摊,说等游客来拍照就卖凉茶。但更火的还是快递站,自从装了冷库,卖桃子的王叔凌晨不用再骑三轮车往县城送,光冷链费就省了三百块。
村里东头地头还是没5G,我帮老爹直播卖玉米,画面卡得跟放幻灯片似的。通信公司的人推脱说:“基站要等全镇都覆盖才能建。”结果西边养鸡场倒先装上了监控,老板说能看清鸡下蛋。倒是有个怪现象,新修的公厕墙上贴满二维码,扫了全是卖马桶的广告,找半天才在角落发现“报修热线”。
广场舞大妈踩着LED地灯跳,健身器材区装的太阳能灯比路灯还亮。但奇怪的是,那些说好要来的电商培训一直没影儿,倒是冒出好几个卖净水器的推销员。村主任在喇叭里喊:“别乱买,政府给的水处理系统快好了。”话音刚落,就听见老张头在骂街:“新修的排水管又堵了,粪水顺着我家台阶淌下来!”
这些天总听见村头开碰头会,说要搞“智慧农场”。支书举着平板给大家看无人机照片,说以后种地不用下田了。可我爸摸着锄头直摇头:“机器能辨得出哪块地该撒草木灰?”不过他偷偷告诉我,政府给办的意外险到账了,要是真赶上机器砸了庄稼,赔钱也有着落。
看着新装的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突然想起小时候追着拖拉机跑的日子。现在村里连垃圾箱都带编号,扫个码就能找保洁。但最让我好奇的是,那些白墙上画的“乡村振兴”标语下面,埋着多少看不见的管线,又通向哪个说不清的未来。
来源:金牛村有个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