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提到二婚,总觉得会带着过去的遗憾难有圆满,可春妮的经历却打破了这种偏见,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曾经在婚姻里尝到的遗憾,会在和刚强的二婚里被一一弥补。
文| 东方芙昕
编辑 | 东方芙昕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很多人提到二婚,总觉得会带着过去的遗憾难有圆满,可春妮的经历却打破了这种偏见,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曾经在婚姻里尝到的遗憾,会在和刚强的二婚里被一一弥补。
丈夫刚在九三大阅兵上凭解说圈粉,6岁的儿子又在亲子节目里露脸争光。
她曾在第一段婚姻里遗憾收场,那时的她怎会想到二婚能遇到愿意尊重她、陪伴她的刚强?而这份 “丈夫争光在前,儿子出彩在后” 的双重惊喜,又何尝是她当初能预料到的圆满?
殊途同归逐主持梦刚强和徐春妮的成长,像是两条从不同方向流来的河,最后却汇入了同一片名为“主持”的海洋。
刚强生在山西黄土高原,家里三个姐姐都把他当宝贝,就算家境不算富裕,父母也愿意花钱支持他学手风琴、钢琴,那时候他满脑子都是当音乐家的念头。
可谁能想到,高二一场普通的普通话大赛,让评委看中了他的声音条件,劝他试试播音。
他没犹豫,转了方向,最后考上中国传媒大学,这一路的选择,藏着他对“适合”的清醒判断。
再看徐春妮,作为上海独生女,父母把所有期待都放在她身上。
从小学当班长、大队长,到小升初考全校第一,再到高中免试直升、高考成了中传在上海唯一录取的学生,她的成长轨迹就像“别人家的孩子”模板。
更难得的是,她从小就爱主持,文艺活动里总少不了她的身影,这份喜欢,成了她后来走进主持行业的初心。
两个人一个从北方黄土里走出,放弃音乐转投播音;一个在南方都市里长大,顺着学霸路奔向主持。
看似没交集,却都凭着一股韧劲在行业里站稳了脚跟。
刚强成了《新闻联播》的“国脸”,春妮成了北京台的当家花旦,连国庆晚会、奥运开幕式这样的大场合都少不了他们。
刚强两次当上火炬手的经历,更能看出他在行业里的分量。
其实仔细想,他们能走到一起,早有伏笔:都是靠自己打拼过来的人,更懂彼此在专业上的付出,这份共鸣,比什么都重要。
春妮的第一段婚姻,说起来满是“错过”。
那时候她刚毕业,和同校学长蒋虎走到一起,蒋虎一毕业就成了北京台的台柱,俩人都算行业里的新人,卯着劲拼事业,最后干脆决定丁克。
可婚姻里光有事业不行,蒋虎想要孩子,春妮却想先顾工作,谁也不肯让一步,这段婚姻最后只能草草结束。
现在回头看,那段日子里的春妮,其实是没找到“平衡”的秘诀,她以为拼事业就是对生活的负责,却忘了婚姻需要两个人互相让步。
直到2017年,月亮姐姐组织的同学聚会,让她和刚强重逢。
刚强大学时就喜欢春妮,只是那时候春妮有对象,他没敢表白。
这次重逢,在同学的鼓励下,他终于说出了心意。
春妮一开始是犹豫的,她不仅是二婚,还坚持丁克,而刚强是独生子,按说该有传宗接代的压力。
可刚强没纠结这些,只说尊重她的决定,这份包容一下戳中了春妮的心。
真正让春妮改变丁克想法的,是父母生病那回,她没有兄弟姐妹,只能自己扛,可刚强比亲儿子还上心,忙前忙后照顾老人。
看着刚强的样子,春妮突然明白,婚姻里的“依靠”不是嘴上说说,而是有人能和你一起面对难题,也让她开始期待有个孩子,让家里多份热闹。
春妮后来常说,她当初没敢想二婚能这么顺,其实不是运气好,是她遇到了愿意懂她、陪她的人。
刚强没把她的过去当负担,反而把她的顾虑放在心上,这样的感情,才禁得住日子的考验。
刚强在职业上的每一次亮相,都让春妮觉得踏实。
就说今年的九三大阅兵,他当解说员那回,不是简单念稿子就行,得盯着画面报兵种信息,还得调整语气节奏,让观众能感受到阅兵的气势。
刚强没让人失望,声音沉稳又有力量,看完直播的人都夸他“稳”。
其实这“稳”背后是他对专业的较真,他常说“多吃苦,苦中有甜”,这话不是空话,从准备到上场,他肯定花了不少功夫打磨。
还有2021年那回,《新闻联播》时长超70分钟,他一个人扛下了近三分之一的口播,还零失误。
同行都说,播十分钟就紧张得不行,刚强却能做到零差错,这份功底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
春妮看着丈夫在镜头前的样子,心里肯定是骄傲的,因为她自己也是主持人,懂这份专业背后的不易。
他们俩都是那种“对工作不糊弄”的人,这份认真不仅让他们在行业里站稳脚,也让他们的婚姻多了份“互相欣赏”的默契。
后来刚强带儿子去“CCTV电视剧”的活动,发言时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抹红”,这话里藏着他的家国情怀。
春妮坐在台下看着,大概会觉得,自己选的不仅是个丈夫,还是个有担当的人。
一个人对职业有敬畏心,对生活也不会差,刚强就是这样。
在国字号舞台上他是靠谱的主持人,回到家里,他也是靠谱的丈夫和爸爸,这种“双面靠谱”,才是春妮二婚幸福的关键。
春妮41岁决定要孩子的时候,身边肯定有人劝她“高龄生子风险大”,可刚强没让她一个人担着。
从备孕到怀孕,他推了不少工作陪她,去月子中心还跟着学照顾孩子,给孩子取名“刚好”,意思是一切都来得刚刚好。
这个名字里,藏着他们对孩子的珍视,也藏着春妮对这段婚姻的满足。
她当初没敢想,自己还能有个这么贴心的丈夫,和一个盼了好久的孩子。
刚强在镜头前是严肃的“国脸”,可在月子中心里,他就是个“超级奶爸”,冲奶粉、哄孩子,样样都来。
这种反差其实最打动人,一个人在外面再厉害,回到家里愿意放下身段照顾家人,才是真的靠谱。
春妮看着刚强忙前忙后的样子,心里肯定特别暖,因为她知道,这个男人不是只在嘴上说爱她,而是用行动在疼她、疼孩子。
今年儿子刚好6岁,跟着春妮去录亲子共读节目,朗诵老舍的文章时一点不怯场,声音清亮还有感情,网友都说“强将手下无弱兵”。
其实孩子的优秀,都是父母影响的结果。
刚强和春妮平时就爱看书,对工作认真,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也学着踏实、自信。
录节目时,春妮蹲在旁边看着儿子,眼神里全是骄傲,她大概没料到,自己二婚不仅有个靠谱的丈夫,还能有个这么争光的儿子。
现在的春妮,事业没落下,家庭还这么圆满,偶尔晒出的家庭日常里,全是藏不住的幸福。
很多人觉得二婚难,可春妮用自己的日子证明,难的不是二婚,是没遇到对的人。
刚强懂她的过去,支持她的现在,还陪她一起盼未来;儿子刚好的到来,更是给这个家添了不少热闹。
春妮当初要是知道,自己离婚后能遇到这样的日子,大概也不会在第一段婚姻的遗憾里纠结那么久。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错过了错的人,才能遇到对的人,就像春妮和刚强,还有他们的儿子刚好,凑成了“刚好幸福”的样子。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源:
1. 杭州日报
3. 中国网
4. 猫眼娱乐
5. 人民网
6. CCTV电视剧
来源:暮史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