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栏语:为生动展现新时代宁夏检察机关的履职担当,深入挖掘基层一线检察故事,持续传播法治正能量,宁夏检察推出《检・阅一线》专栏,聚焦高质效履职办案鲜活实践,通过伴随式采访,以真实、立体、全面的视角,用镜头定格检察人员恪尽职守、司法为民的动人瞬间,阅见法治实践的温
开栏语:为生动展现新时代宁夏检察机关的履职担当,深入挖掘基层一线检察故事,持续传播法治正能量,宁夏检察推出《检・阅一线》专栏,聚焦高质效履职办案鲜活实践,通过伴随式采访,以真实、立体、全面的视角,用镜头定格检察人员恪尽职守、司法为民的动人瞬间,阅见法治实践的温度与深度。
本期看点:本期视频将走进全国检察机关个人一等功、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获得者、中卫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刘雪梅的工作与生活,探寻如何从基层检察官的奋斗身影里,读懂新时代司法理念的实践密码,如何让优秀办案经验的“火种”持续传递,让“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主持人:最高检党组提出,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这既是工作理念也是目标任务。在您看来,一名检察官要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深层次的内涵和关键能力是什么?
刘雪梅:什么样的案件才可以称之为高质效的案件?最高检党组在提出这一核心要求时就明确,要在实体上确保实现公平正义,在程序上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在效果上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这里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公平正义,而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直接感受来自具体案件的办理。“高质效”中的“质”与“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质”是根基,是第一位的要求,案件事实认定精准,法律适用正确,这些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要体现高质,就必须做到更高标准,要让检察履职的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质”的检验;其次“效”是价值,就是尽可能的优化办案流程,节约办案时间,但最终要落在案件办理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有机统一上。
主持人:能否具体结合您近年来办理的典型案件,谈谈办案中的难点,最终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刘雪梅:近年来办理的案件,我感受最深的是一起恶势力案件。这起案件难点多、挑战大。一是该案件涉及人数众多,加起来40余人;二是人员结构复杂,犯罪嫌疑人中既有未成年人,也有黑社会性质前科的累犯和一般累犯,还有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加害人;三是案件事实认定复杂,案件涉及10个罪名16起犯罪事实,既有个人犯罪也有恶势力团伙犯罪;四是法律适用疑难,如何准确定性犯罪,如何在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和依法严厉打击恶势力犯罪团伙中准确把握法律适用标准,这些现在想来仍记忆犹新。
该案件在办理过程中,从引导侦查机关围绕案件事实补充侦查,到根据查明证据依法认定犯罪事实,我们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一切让证据说话。充分引导侦查,在移送审查逮捕前,深挖犯罪嫌疑人9人,犯罪事实5起。充分落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政策,包括指定辩护、亲情会见、开展司法救助、为被害人联系办理转学等。针对该案反映出的社会治理问题,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5份,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2份,针对涉案人员行政处罚问题,制发《检察意见书》1份,实现刑行反向衔接。
主持人:通过这个案件的办理,是否加深了您对“三个善于”的理解?另外,您是如何在具体案件办理中准确把握和落实“三个善于”的?
刘雪梅: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是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三个善于”就是一个具体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能够直接的指导我们对具体案件的办理。司法实践中,很多案件的事实、证据都是扑朔迷离的,首先需要厘清的就是案件的真相是什么,其对应的是什么样的法律关系,应当适用什么样的法律条文,在适用法律条文时也不能机械套用,而是需要考虑法律条文背后蕴藏的法治精神,在深刻领悟法治精神的基础上要做出符合法、理、情有机融合的判断,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通过办理具体案件,我更加深刻感受到,“三个善于”非常适合指导实践,“三个善于”的运用是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过程,能够让我们在案件办理时拨云见日,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避免机械司法、就案办案。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您曾经历过一场重大的疾病。现在回头看那段与病痛抗争刻骨铭心的经历,给您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哪些影响?
刘雪梅:我是2021年9月在单位组织的常规体检中检出可能患有恶性肿瘤,在做了穿刺并送病理检验后确诊为恶性肿瘤。知道这个结果后说实话我心里很难受,但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个不可接受的现实,从手术到化疗再到放疗,每个过程我都心怀感恩,感谢家人朋友的支持、鼓励与无微不至的照顾。身边的同事、朋友其实都很关心我,却怕触痛我很少问我关于病情的事,我想说病痛没那么可怕,一定要正确面对疾病。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向上的精神和自律的生活习惯。
我有两个女儿,在家里,我的角色只是妈妈。我们一家人最喜欢晚上闲暇时间坐在一起聊天,话题涉及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检察官如何办案,法医如何通过尸检锁定凶手等等,她们也能听的津津有味。正因为经历过磨难,我非常注重对孩子品性的培养,一个品性优质的人,即便遭遇艰难困苦,内心也是坦荡豁达的,依然能够从生活微小处看到美好,这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无论是精益求精追求“高质效”,深刻践行“三个善于”,还是在经历生命磨难后更加坚韧豁达、平衡好多重角色,您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新时代检察官的担当与智慧。能和我们具体分享一下您的感受吗?
刘雪梅:现在回想这段经历,真的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在我生病期间,亲人、朋友、领导、同事都给予了我很多关怀,我自己也比以前更注重健康,更热爱生活,更乐观从容,工作中也更多了一份热情。治疗结束之后,我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这其中既有我想尽快找回生活节奏、融入日常的渴望,更有对自己工作岗位的热爱和责任,因为责任,所以面对困难不曾退缩,因为热爱,所以再苦再累也甘之如饴。
主持人:您是大家公认的业务骨干和榜样。在您传帮带青年检察官和检察官助理的过程中,您最看重培养他们的哪些品质和能力?您认为他们身上哪种精神特质最希望传承给年轻的检察人?
刘雪梅:我22岁进入检察院,是当时全院年龄最小的。一进院就去了控告申诉检察处,一干就是4年。当时我的副处长贾进负责带我,从审查案件、填录案卡、接待当事人到整理档案,甚至怎么把控告申诉接待大厅收拾干净,让来访当事人觉得更舒适,都是她事无巨细、手把手的教我。后来我调岗到公诉处,讨论案件时,分管领导总爱问我这样或者那样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督促我更加主动认真的审查案件,做足充分准备。正是在前辈们的帮带下,我才养成了如今细致严谨的工作习惯。所以当我成为一名检察官后,我也想把这份宝贵经验继续传承下去,使之成为我们共同坚守的价值追求。
要说传承给年轻人最重要的精神特质,我觉得还是坚韧不拔的精神吧,没有人的一生能够一帆风顺,必须要做一个内心充满力量的人,无论是工作的压力还是生活的风暴,都不能击垮你;要做一个内心坚定的人,在强化法律监督的道路上,只有永葆初心才能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主持人:从初出茅庐的法学生到满载荣誉的检察官,历经淬炼,初心不改。如果让您对刚踏入检察院大门时那个年轻的自己说一句话,您最想说什么?如果请您对所有正在为法治中国建设默默奋斗的同仁们说一句话,又会是什么?
刘雪梅:我想对那个年轻的自己说,别担心犯错,勇敢去做,对法治的信仰会成为你往后的每一次抉择的定海神针;我想对投身法治中国建设的同仁们说,那些卷宗里的斟酌、庭审中的坚守、“如我在诉”的情怀,是我们奔赴公平正义的力量,是对未来最美的期许!
主持人:刘雪梅检察官不仅是办案的能手,更是传承的火炬,衷心地祝愿她在守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步履不停,也期待更多年轻的干警在她的带领下熠熠生辉!检阅风采,阅见真实!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来源:宁夏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