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蓝汽车正式官宣姜海荣出任总裁,标志着这家长安汽车旗下的新能源品牌进入技术+营销双轮驱动的新阶段。此次人事调整既是对深蓝理工男基因的战略补位,也是长安汽车应对新能源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关键落子。以下从背景、战略、影响三个维度展开深度阐述:
深蓝汽车正式官宣姜海荣出任总裁,标志着这家长安汽车旗下的新能源品牌进入技术+营销双轮驱动的新阶段。此次人事调整既是对深蓝理工男基因的战略补位,也是长安汽车应对新能源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关键落子。以下从背景、战略、影响三个维度展开深度阐述:
一、人事变动的背景与战略意图
(一)深蓝的甜蜜烦恼与组织短板
作为长安新能源转型的核心品牌,深蓝汽车凭借「超级增程」技术实现快速崛起:2024年交付超24万辆,2025年1-8月销量19.86万辆(同比增长64.6%)。但其发展面临两大瓶颈:
品牌传播效能不足:研发人员占比超85%的理工男团队,导致有好产品讲不出故事。例如,深蓝S09预售订单超2.1万辆,但8月交付仅千辆,订单转化效率引发质疑。
内部竞争压力加剧:长安启源、阿维塔等品牌增速更快(启源8月销量3.73万辆,同比增长98%),深蓝在集团内部资源争夺中渐显被动。
(二)姜海荣的空降逻辑
姜海荣的加盟被定位为破局者,其20年ICT行业经验具备三大战略价值:
品牌营销能力:在荣耀担任中国区 CMO期间,打造X系列爆款矩阵(如X50销量破千万台),首创摔手机验抗摔等现象级营销事件,擅长将技术参数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
全球化视野:主导荣耀海外市场拓展,推动品牌在俄罗斯、西欧等地进入Top5,熟悉跨文化营销与本地化运营。
生态协同潜力:华为系资源背景(曾任职华为16年)可强化深蓝与华为在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的合作,例如深蓝 S07 已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系统。
二、双轮驱动的战略重构
(一)邓承浩+姜海荣的黄金搭档
分工协同:邓承浩:升任董事长后,聚焦长期技术规划(如固态电池、氢燃料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匈牙利电池工厂建设及集团资源协调,确保超级增程 2.0等核心技术路线的延续性。
姜海荣:全面接管市场、营销、用户运营,目标在12个月内实现品牌声量翻倍,重点突破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组织架构调整:
营销体系升级:引入荣耀的用户社群管理模式,计划2025年底前将深蓝APP 用户活跃度提升50%,并在全国建立50个深蓝星舰体验中心。
决策流程优化:建立产品定义-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的跨部门协作机制,例如姜海荣主导的产品 GTM(上市管理)团队将直接参与新车开发全周期。
(二)战术落地的三大突破口
品牌年轻化破圈:内容营销创新:借鉴荣耀场景化营销经验,例如将深蓝S09 的自适应智慧底盘与户外露营场景绑定,通过KOL深度体验视频强化科技+ 生活方式标签。
社交媒体战役:启动深蓝青年计划,联合B站、抖音等平台发起智驾挑战赛,目标吸引百万级年轻用户互动。
渠道效率革命:线上线下融合:打通深蓝APP与华为门店销售体系,计划2025 年通过华为渠道实现15% 的销量贡献(当前为5%)。
海外市场提速:依托姜海荣在荣耀的欧洲资源,2025年底前在德国、泰国等市场建立20个直营网点,同步推出右舵版车型覆盖英国、澳大利亚。
用户运营深化:
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利用荣耀的用户画像系统,对潜在用户进行分层运营(如针对家庭用户推送S09的空间体验内容,针对科技爱好者推送智驾技术解析)。
社群价值挖掘:借鉴荣耀「花粉俱乐部」模式,建立「深蓝星舰俱乐部」,通过积分体系激励用户参与产品共创(如智能座舱功能投票)。
三、影响与挑战
(一)对深蓝的短期与长期价值
销量提振:姜海荣的营销经验有望推动深蓝S07、L07等主力车型销量突破瓶颈。行业预测,2025年Q4销量可能环比增长30%,全年目标完成率从当前39.7% 提升至60%以上。
品牌溢价提升:通过高端化营销(如慕尼黑车展发布全球战略车型),深蓝在 15-30万元市场的品牌认知度有望从当前 28% 提升至 45%,缩小与比亚迪、特斯拉的差距。
全球化提速:姜海荣主导的海外团队计划2025年实现出口5万辆,重点突破欧洲(占比40%)和东南亚(占比30%)市场,规避国内价格战压力。
(二)潜在风险与应对
文化融合挑战:
研发与市场的博弈:深蓝团队85%为技术背景人员,可能对营销导向的决策产生抵触。解决方案是建立双轨制KPI体系,研发部门考核技术专利数量,营销部门考核用户满意度与销量。
ICT与汽车行业差异:姜海荣需避免将手机行业的「快速迭代」思维简单移植到汽车领域,例如在智驾功能开发中需平衡创新速度与法规合规性。
外部竞争压力:
新势力的围剿:小米SU7、问界M9等车型在智能化、营销声量上形成直接威胁。深蓝的应对策略是强化超级增程+华为智驾的差异化组合,例如推出「纯电续航310km+高阶智驾全系标配的S09长续航版。
传统车企的反击:吉利银河、广汽埃安等品牌加速新能源布局。深蓝需依托长安集团的供应链优势(如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的麒麟电池),在成本控制上建立壁垒。
(三)行业启示
此次人事变动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三大趋势:
人才跨界流动加速:消费电子、互联网行业的营销、产品人才成为车企争夺焦点(如小米汽车挖角BBA设计总监,华为智选车引入荣耀团队)。
组织敏捷化转型:传统车企通过技术+营销双CEO模式打破部门壁垒,例如比亚迪成立「品牌与市场中心」直接向王传福汇报。
用户运营升维:从单纯卖产品转向经营用户生命周期价值,蔚来的用户社区+换电生态、深蓝的星舰俱乐部均是典型案例。
四、总结
姜海荣出任深蓝汽车总裁,是长安汽车应对新能源市场下半场战争的关键落子。通过引入ICT行业的营销基因与用户运营经验,深蓝有望破解技术强、品牌弱的困局。短期看,2025年Q4的销量数据与品牌声量变化将成为验证此次调整成效的关键指标;长期看,邓承浩与姜海荣的双轮驱动能否真正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化学反应,将决定深蓝能否跻身全球新能源品牌第一梯队。对于行业而言,这一案例为传统车企转型提供了外部输血+内部革新的样本,其成败得失值得持续关注。
来源:农村打工人阿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