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民党主席选举即将在10月18日举行,但近期出现了多人宣布退选的情况,让这场选举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而多人退选的背后推手,正是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候选人之一的谢典林明确表示,是在连胜文的游说下决定退选的,并称未来会听从连胜文的调度支持其指定人选。
国民党主席选举即将在10月18日举行,但近期出现了多人宣布退选的情况,让这场选举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而多人退选的背后推手,正是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候选人之一的谢典林明确表示,是在连胜文的游说下决定退选的,并称未来会听从连胜文的调度支持其指定人选。
连胜文这样做,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国民党主席选举需要庞大资金和人脉,参选人众多可能导致票源分散,不利于推出最强人选。劝退部分参选人有助于整合党内资源,集中支持一位更具共识或更有胜算的候选人。
连胜文和谢典林均强调,新党主席需能促成“蓝白合”,也就是国民党与民众党的合作,赢得2026年县市长选举,并为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胜选奠定基础。若党主席选举内耗严重,将不利于后续选举布局。
谢典林坦言,他最初参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为保护台中市长卢秀燕,使其在市长任内免遭过多政治攻击,为其可能参选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创造更好条件。如果党主席选举过程激烈,卢秀燕作为党内重要人物可能被卷入纷争。劝退参选人可减少党内斗争,为卢秀燕或其他潜在领导人候选人营造更稳定环境。
参选党主席需缴纳一千多万新台币的保证金,且党主席需有募款能力和调度地方的能力,以维持政党运作和应对选战。劝退一些资源或实力稍逊的参选人,也是出于对候选人实际能力的考量。连胜文的劝退行为也反映了国民党内部的一些现状和理念,劝退体现了国民党内部通过协商和权力运作整合派系、减少内耗的模式。连胜文作为副主席,其劝退行为可被视为党内高层协调意志的体现。
连胜文曾在2021年表示,如果当选党主席将专注党务,不参选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意在扮演“造王者”而非“争王者”的角色。此次劝退行动,也符合其希望整合党内力量、为未来“大选”推出最强候选人的思路。
谢典林提到,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交保后,国民党和民众党更需紧密合作,共同对抗执政党。因此,国民党需要一位能有效处理在野合作、团结一切反执政党力量的党主席,而非一个陷入内斗的政党。
9月9日晚,国民党党主席热门候选人之一的郑丽文与台湾地区知名网红“馆长”陈之汉进行了一场备受关注的直播对话。期间,“馆长”向郑丽文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如果郑丽文顺利选上党主席,之后再访问大陆时,要带上自己。
“馆长”发出此邀请,是因为他曾在2025年6月及8月多次到访大陆,并通过直播方式向台湾地区民众展示了大陆的城市面貌、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发展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实况。他亲身体验了包括磁悬浮列车、高铁、无人机表演等,其直播在台湾地区吸引了大量观众,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台湾地区部分民众对大陆的固有认知。因此,“馆长”希望郑丽文也能通过亲身走访,更直观地了解大陆。
这次直播也并非简单的寒暄,馆长一上来就抛出了一个极其尖锐且根本性的问题,他质问郑丽文以及另一位国民党主席参选人罗智强:“你们敢跟大陆谈统一吗?”。馆长在直播中高调亮明了自己 “抗美亲中,为台湾人谋福祉” 的立场。他直言不讳地撕开了国民党长期以来在统独议题上态度暧昧、试图在各方势力间寻找平衡的“遮羞布”,迫使蓝营政治人物直面这个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
面对“馆长”的邀请,郑丽文在直播中并未立即做出明确应允,对两岸关系的基本立场,郑丽文则表示不支持“台独”,认为“台独”是假议题且会带来战争,但同时她也表示不支持统一。她强调自己的目标是“老百姓安居乐业”,希望建立“两岸百年和平的基业”。这一立场被外界概括为“不统不独不战”,与中国国民党内许多当权派人物的立场相似。
但这显然不是馆长想要的答案,馆长明确表示自己支持的蓝营人士必须表达出与他一样的“抗美亲中”态度。馆长在直播中甚至公开抱怨,称自己过去为蓝营直播拉票,结果因此被绿营盯上并面临罚款时,“蓝营没有一个人出来帮他说话”。他因此扬言“以后别指望我再帮蓝营站台”。
不知是不是巧合,直播后不久,郑丽文便对外宣布暂退节目,称要专注于筹措自己的选举费用,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可能是在规避馆长带来的巨大舆论压力和政治风险。馆长的质问让国民党在两岸论述上的模糊与困境暴露无遗。其“抗美亲中”的鲜明立场,与国民党内部分人士试图在中美之间维持平衡的传统策略形成鲜明对比,给蓝营内部带来了巨大压力。
这场直播,远不只是一次普通的网络对谈。它是台湾网红政治影响力的一次凸显,是两岸论述议题对岛内传统政党的又一次冲击,也反映了台湾社会在统独问题上的复杂心态和激烈碰撞。馆长的“震撼弹”能否真正改变蓝营的路线仍有待观察,但它无疑再次表明,两岸关系是台湾任何政治力量都无法回避的终极考题。
来源:慧言史说